一种钢带放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232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带放卷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架体和转动连接在架体上的转轴,转轴上固接有支撑盘,转轴上固接有位于支撑盘下方的制动盘,支撑盘与制动盘之间设置有固接在转轴上的中间盘,架体上滑动连接有刹车片,刹车片包括沿制动盘轴向设置的上刹片和下刹片,上刹片和下刹片与制动盘之间的竖直距离相等,上刹片和下刹片远离制动盘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驱动上刹片和下刹片同时靠近或者远离制动盘的螺杆,螺杆包括开设有正向螺纹的上驱动段以及开设有反向螺纹的下驱动段,下驱动段与架体转动连接,上刹片和下刹片分别螺纹连接在上驱动段和下驱动段上,架体上设置有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组件,可以对放线机进行制动。

Steel band unwi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l unreeling machin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a frame and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rotatably connected on the frame body and the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disc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rake disc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 disc, fixed on the middle shaft of the rotating disc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wheel and brake disc, the frame body is glidingly connected with a brake pad, brake comprises a brake disc along the axial setting on the brake plate and the brake plate, the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brake plate and equal brake pad and the brake disc, brake pads on the blade and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thread of the brake disc is connected with a screw driver on the brake pads and chip at the same time close to or away from the brake disc, including the opening of screw thread on the driving section is positive and the opening of a reverse screw thread under the driver, driving section and the frame body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on the brake plate and the brake plate respectively in threaded connection A driving assembly which drives the screw rod to rotate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body and can be used for braking the wire releas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带放卷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波纹管制管用放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钢带放卷机。
技术介绍
预应力金属波纹管加工过程为,使用波纹管制管机将钢带挤压成型,加工时成卷的钢带放置在钢卷机上,然后钢带的自由端伸入波纹管制管机内,在波纹管制管机的带动下,放卷架随之转动进行放卷。但是当一根预应力金属波纹管制管结束后,放卷架在惯性的作用下仍会转动而继续放卷,进而导致钢带卷部分散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在放卷架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刹车装置,设置有刹车装置的放卷架可参考申请号为201120220804.4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放线架转速调整和刹车装置,包括放线架,在放线架的底部设有转轴,在转轴外围设有旋转轮,旋转轮上套有环形套;环形套通过连接线与踏板相连,踏板铰接在座体上;连接线和踏板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连接线相连,另一端与踏板相连;调整转速时,操作踏板使得环形套收紧,从而增加环形套与旋转轮之间的摩擦力以降低转速;若需要使放线架停止转动,则继续操作踏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种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制动的钢带放卷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带放卷机,包括架体和转动连接在架体上的转轴,转轴上固接有与转轴同轴设置的支撑盘,转轴上固接有位于支撑盘下方的制动盘,支撑盘与制动盘之间设置有固接在转轴上的中间盘,架体上滑动连接有刹车片,刹车片包括沿制动盘轴向设置的上刹片和下刹片,上刹片和下刹片分别设置在制动盘的上方和下方,上刹片和下刹片与制动盘之间的竖直距离相等,上刹片和下刹片远离制动盘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驱动上刹片和下刹片同时靠近或者远离制动盘的螺杆,螺杆包括开设有正向螺纹的上驱动段以及开设有反向螺纹的下驱动段,下驱动段与架体转动连接,上刹片和下刹片分别螺纹连接在上驱动段和下驱动段上,架体上设置有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卷时,上刹片和下刹片处于与制动盘的分离的状态,将钢带放在支撑盘上,支撑盘以及制动盘均可以随转轴同步转动而进行放卷;需要进行制动时,利用驱动组件驱动螺杆转动,则上刹片与正向螺纹配合,同时下刹片与反向螺纹配合,螺杆可以使得上刹片和下刹片同步向靠近制动盘的方向移动,直至与制动盘抵接,依靠上刹片和下刹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制动,使得制动盘停止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停止转动,支撑盘以及放在支撑盘上的钢带均同步停止转动,完成制动;下一次放卷时,驱动组件带动螺杆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则上刹片和下刹片同步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移动,直至与制动盘脱离,解除对制动盘的限制,转轴可以自由转动继续进行放卷。较佳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接在螺杆外侧并与螺杆同轴设置的蜗轮、驱动蜗轮转动的蜗杆以及与蜗杆一端固接的驱动杆,驱动杆转动连接在架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转动可以带动蜗杆同步转动,蜗杆驱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螺杆转动,实现了驱动螺杆转动。较佳的,所述刹车片沿制动盘的径向对称设置有两组,蜗轮与蜗杆一一对应,两侧的蜗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蜗杆固接并且与两侧的蜗杆均同轴设置,连接杆与架体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刹车盘设置有沿制动盘径向对称设置的两组,可以同时对制动盘的两侧同时进行制动,增加了刹车片与制动盘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制动效果;同时,两组刹车片的蜗杆由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则两侧的刹车片可以同步运动,提高了两侧刹车片的同步性,进一步提高了制动效果。较佳的,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定位套,同一个螺杆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套,并分别位于上刹片和下刹片相互远离的一侧,上刹片和下刹片与定位套抵接时,上刹片和下刹片与制动盘分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继续放卷时,螺杆转动带动上刹片和下刹片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移动,使得上刹片和下刹片与定位套抵接,则证明上刹片和下刹片与制动盘分离,则不再继续转动螺,便于工作人员判定上刹片和下刹片是否与制动盘分离。较佳的,所述上刹片包括与制动盘抵接的抵接块以及与架体滑动连接的连接块,抵接块的截面呈弧形,连接块与螺杆螺纹连接,定位套与连接块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的截面呈弧形,并与制动盘抵接,则弧形的抵接块与制动盘更加适配,进而可以提高制动的效果;连接块与螺杆连接,两端与架体滑动连接,实现了刹车片整体沿螺杆移动。较佳的,所述抵接块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架体上开设有滑轮适配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抵接块的两侧设置有滑轮,可以减小抵接块与架体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刹车片沿架体滑动,减小刹车片的磨损,进而提高刹车片的使用寿命。较佳的,所述驱动杆包括与架体转动连接的转动段以及垂直固接在转动段端部的把持段,蜗杆与转动段远离把持段的一端连接,架体上焊接有立柱,立柱与把持段之间钩挂有定位弹簧,立柱和把持段上均固接有多个供定位弹簧钩挂的固定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弹簧设置在把持段与立柱之间,则在为进行制动时,可以使得把持段保持在工作人员可以触及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弹簧即可使得把持段保持在不同的高度范围内,便于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进行把持;固定环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把持段的停留位置。较佳的,支撑盘包括多个沿支撑盘周向设置的下支撑杆以及与下支撑杆另一端固接的下环,下支撑杆远离下环的一端固接在转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支撑杆沿转轴的周向分布可以对钢带进行支撑,相对于将制动盘设置为实心的板体,质量较轻,有助于制动的进行;同时,可以减小了钢带与制动盘的接触面积,减少了钢带边缘的磨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驱动组件驱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上刹片和下刹片同步靠近制动盘,直至与制动盘抵接从而实现了制动;定位套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刹车片是否与制动盘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钢带放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钢带放卷机的局部爆炸图;图3是一种钢带放卷机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体现上刹片和下刹片与制动盘分离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架体;11、固定箍;12、转轴;121、制动盘;13、立柱;131、固定环;14、滑槽;2、蜗杆;21、蜗轮;22、连接杆;23、驱动杆;231、把持段;232、转动段;231、橡胶套;3、螺杆;31、下驱动段;32、上驱动段;321、定位套;4、刹车片;41、下刹片;42、上刹片;421、连接块;4211、滑轮;422、抵接块;5、限位盘;51、压持杆;52、套筒;53、上环;521、提拉环;6、中间盘;61、限位杆;611、引导段;612、限位段;613、连接段;62、螺纹孔;621、上孔;622、下孔;7、支撑盘;71、钢带;72、下支撑杆;73、下环;8、定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钢带放卷机,如图1所示,包括架体1和转动连接在架体1上的转轴12,转轴12上固接有供钢带71放置的支撑盘7,支撑盘7的下方设置有直径小于支撑盘7的制动盘121,制动盘121固接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带放卷机,包括架体(1)和转动连接在架体(1)上的转轴(12),转轴(12)上固接有与转轴(12)同轴设置的支撑盘(7),转轴(12)上固接有位于支撑盘(7)下方的制动盘(121),支撑盘(7)与制动盘(121)之间设置有固接在转轴(12)上的中间盘(6),其特征在于:架体(1)上滑动连接有刹车片(4),刹车片(4)包括沿制动盘(121)轴向设置的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分别设置在制动盘(121)的上方和下方,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与制动盘(121)之间的竖直距离相等,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远离制动盘(1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驱动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同时靠近或者远离制动盘(121)的螺杆(3),螺杆(3)包括开设有正向螺纹的上驱动段(32)以及开设有反向螺纹的下驱动段(31),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分别螺纹连接在上驱动段(32)和下驱动段(31)上,下驱动段(31)与架体(1)转动连接,架体(1)上设置有驱动螺杆(3)转动的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放卷机,包括架体(1)和转动连接在架体(1)上的转轴(12),转轴(12)上固接有与转轴(12)同轴设置的支撑盘(7),转轴(12)上固接有位于支撑盘(7)下方的制动盘(121),支撑盘(7)与制动盘(121)之间设置有固接在转轴(12)上的中间盘(6),其特征在于:架体(1)上滑动连接有刹车片(4),刹车片(4)包括沿制动盘(121)轴向设置的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分别设置在制动盘(121)的上方和下方,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与制动盘(121)之间的竖直距离相等,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远离制动盘(1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驱动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同时靠近或者远离制动盘(121)的螺杆(3),螺杆(3)包括开设有正向螺纹的上驱动段(32)以及开设有反向螺纹的下驱动段(31),上刹片(42)和下刹片(41)分别螺纹连接在上驱动段(32)和下驱动段(31)上,下驱动段(31)与架体(1)转动连接,架体(1)上设置有驱动螺杆(3)转动的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放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接在螺杆(3)外侧并与螺杆(3)同轴设置的蜗轮(21)、驱动蜗轮(21)转动的蜗杆(2)以及与蜗杆(2)一端固接的驱动杆(23),驱动杆(23)转动连接在架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带放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4)沿制动盘(121)的径向对称设置有两组,蜗轮(21)与蜗杆(2)一一对应,两侧的蜗杆(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蜗杆(2)固接并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银燕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