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限位钢带剪切机,包括机架、液压缸、上切刀装置和下切刀装置,上切刀座通过导套与导柱的配合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上,上切刀座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切刀安装在上切刀座的底部且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限位钢带剪切机,无需配备对中夹持限位装置,利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即可实现对不锈钢带的夹持限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带加工设备
,具体说是一种自限位钢带剪切机。
技术介绍
不锈钢带在热轧或冷轧前,通常需要进行退火和酸洗过程,以提高不锈钢带的加工韧性和去除不锈钢带表面的氧化层。在退火生产线上,为了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当前一卷不锈钢带输送至尾端时,通常需要采用钢带剪切机对前一卷钢带的尾端和后一卷钢带的前端进行剪切然后进行对接焊接,如此在前一卷不锈钢带输送完毕后,后一卷不锈钢带可以继续往前输送。现有的钢带剪切机,为了避免不锈钢带在剪切过程中发生偏移,通常需要配备对中夹持限位装置,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自限位钢带剪切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限位钢带剪切机,包括机架、液压缸、上切刀装置和下切刀装置;所述上切刀装置包括上切刀座和上切刀,所述上切刀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套,所述机架上对应于导套竖直设置有导柱,所述上切刀座通过导套与导柱的配合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液压缸设置在上切刀座上方的机架上并驱动上切刀座垂直升降,所述上切刀座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上切刀安装在上切刀座的底部且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一侧;所述下切刀装置包括下切刀座和两个下切刀,所述下切刀座固定在上切刀座下方的机架上,两个下切刀并排安装在下切刀座的顶部,两个下切刀之间形成切刀槽,所述切刀槽与上切刀平行设置且位于上切刀的正下方。其中,所述上切刀倾斜设置在上切刀座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上切刀座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当上切刀装置在液压缸的驱动下下行剪切不锈钢带时,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会先于上切刀接触到不锈钢带前与下切刀接触并对不锈钢带的左右两端进行限位,然后上切刀座在液压缸的驱动下继续下行并压缩弹簧,使上切刀继续向下与切刀槽配合完成不锈钢带的剪切工作。由于不锈钢带的左右两端在剪切过程中始终受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限制作用而无法左右偏移,因此可以有效避免不锈钢带在剪切过程中受力偏移,确保剪切过程的稳定可靠,提高剪切精度。本技术提供的自限位钢带剪切机,无需配备对中夹持限位装置,利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即可实现对不锈钢带的夹持限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限位钢带剪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限位钢带剪切机的上切刀和下切刀的装配示意图。标号说明:1-机架;2-液压缸;3-上切刀座;4-上切刀;5-弹簧;6-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下切刀座;9-下切刀;10-切刀槽;11-不锈钢带;12-导柱;13-导套。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上切刀座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自限位钢带剪切机,包括机架1、液压缸2、上切刀装置和下切刀装置;所述上切刀装置包括上切刀座3和上切刀4,所述上切刀座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套13,所述机架1上对应于导套13竖直设置有导柱12,所述上切刀座3通过导套13与导柱12的配合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液压缸2设置在上切刀座3上方的机架上并驱动上切刀座3垂直升降,所述上切刀座3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弹簧5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所述上切刀4安装在上切刀座3的底部且位于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的一侧;所述下切刀装置包括下切刀座8和两个下切刀9,所述下切刀座8固定在上切刀座3下方的机架上,两个下切刀9并排安装在下切刀座8的顶部,两个下切刀9之间形成切刀槽10,所述切刀槽10与上切刀4平行设置且位于上切刀4的正下方。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先于上切刀4接触到不锈钢带11前与下切刀9接触,以及确保上切刀4可以继续下行与切刀槽10配合完成不锈钢带11的剪切工作,可以事先对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的高度、弹簧5的长度以及弹力进行设置,使得上切刀4在接触到不锈钢带11前,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先与下切刀9接触,而弹簧5在压缩到最短前,上切刀4可以与切刀槽10配合完成不锈钢带11的剪切工作。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上切刀座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当上切刀装置在液压缸的驱动下下行剪切不锈钢带时,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会先于上切刀接触到不锈钢带前与下切刀接触并对不锈钢带的左右两端进行限位,然后上切刀座在液压缸的驱动下继续下行并压缩弹簧,使上切刀继续向下与切刀槽配合完成不锈钢带的剪切工作。由于不锈钢带的左右两端在剪切过程中始终受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限制作用而无法左右偏移,因此可以有效避免不锈钢带在剪切过程中受力偏移,确保剪切过程的稳定可靠,提高剪切精度。本技术提供的自限位钢带剪切机,无需配备对中夹持限位装置,利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即可实现对不锈钢带的夹持限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进一步的,所述上切刀4倾斜设置在上切刀座3的底部。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上切刀倾斜设置在上切刀座的底部,剪切时,上切刀可以从不锈钢带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剪切,降低所需的剪切力,并且有效防止不锈钢带剪切变形。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自限位钢带剪切机,包括机架1、液压缸2、上切刀装置和下切刀装置;所述上切刀装置包括上切刀座3和上切刀4,所述上切刀座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套13,所述机架1上对应于导套13竖直设置有导柱12,所述上切刀座3通过导套13与导柱12的配合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液压缸2设置在上切刀座3上方的机架上并驱动上切刀座3垂直升降,所述上切刀座3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弹簧5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所述上切刀4安装在上切刀座3的底部且位于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的一侧;所述下切刀装置包括下切刀座8和两个下切刀9,所述下切刀座8固定在上切刀座3下方的机架上,两个下切刀9并排安装在下切刀座8的顶部,两个下切刀9之间形成切刀槽10,所述切刀槽10与上切刀4平行设置且位于上切刀4的正下方。所述上切刀4倾斜设置在上切刀座3的底部。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自限位钢带剪切机,无需配备对中夹持限位装置,利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即可实现对不锈钢带的夹持限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限位钢带剪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液压缸、上切刀装置和下切刀装置;所述上切刀装置包括上切刀座和上切刀,所述上切刀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套,所述机架上对应于导套竖直设置有导柱,所述上切刀座通过导套与导柱的配合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液压缸设置在上切刀座上方的机架上并驱动上切刀座垂直升降,所述上切刀座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上切刀安装在上切刀座的底部且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一侧;所述下切刀装置包括下切刀座和两个下切刀,所述下切刀座固定在上切刀座下方的机架上,两个下切刀并排安装在下切刀座的顶部,两个下切刀之间形成切刀槽,所述切刀槽与上切刀平行设置且位于上切刀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限位钢带剪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液压缸、上切刀装置和下切刀装置;所述上切刀装置包括上切刀座和上切刀,所述上切刀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套,所述机架上对应于导套竖直设置有导柱,所述上切刀座通过导套与导柱的配合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液压缸设置在上切刀座上方的机架上并驱动上切刀座垂直升降,所述上切刀座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第一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秉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鼎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