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658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板一和金属板二,金属板一位移金属板二的一端,所述金属板一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该第一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该第一凸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金属板一上的第一放置槽、第一卡槽、第一凸块、第二卡槽、第二凸块和第一放置板与金属板二、第二放置槽、第三卡槽、第三凸块、第四卡槽、第四凸块和第二放置板,达到了增加金属板一和金属板二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进而保证了异种金属板之间连接牢固可靠性,同时保证异种金属之间连接强度的优点。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dissimilar metal she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similar metal plate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metal plate and a metal plate two, one end of a metal plate displacement of metal plate two, the metal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placing groove, one side of the firs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mping groove, one side of the first card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vex block, the side of the first convex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second slot, second slo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onvex blocks, the first set of the second plates are plac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vex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metal plate on the first placing groove, a first groove, a first convex block, second slots and second convex blocks and the first placing plate and the metal plate two and second placed groove, a third groove, third lugs, fourth slots and fourth convex blocks and second placed in to the increase of a metal plate and a metal plat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two strong, and ensures the firm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liability of dissimilar metal plate, and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of the advantages between dissimilar met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薄板连接
,具体为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不同工程机械构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单一金属材料性能的局限性,比如单一金属本身不具备应用所需的所有物理、化学和机械方面的性能,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如果把两种物理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的金属薄板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材料的固有性能,既可以满足构件的使用性能要求,还可以节省费用、节约能源,这就使得异种金属的连接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技术在连接异种金属薄板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焊接、螺栓连接和铆接,如果待连接的异种金属薄板,且材板厚度均较薄,并且对连接强度、密封性、表面质量(平整、光滑)、承载形式等有特殊要求的话,传统的螺栓连接或铆接等常用的连接方法很可能无法单独满足要求。焊接连接的强度最高,而对于异种金属焊接,如果二者熔点相差较大,传统焊接技术很难实现,即便改进工艺,仍存在强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具备连接强度高、密封性强、表面质量高,且异种金属薄板之间固定可靠性高和稳定强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技术在连接异种金属薄板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焊接、螺栓连接和铆接,如果待连接的异种金属薄板,且材板厚度均较薄,并且对连接强度、密封性、表面质量(平整、光滑)、承载形式等有特殊要求的话,传统的螺栓连接或铆接等常用的连接方法很可能无法单独满足要求。焊接连接的强度最高,而对于异种金属焊接,如果二者熔点相差较大,传统焊接技术很难实现,即便改进工艺,仍存在强度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板一和金属板二,金属板一位移金属板二的一端,所述金属板一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该第一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该第一凸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板,所述金属板二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槽,该第二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块,该第三凸块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块,该第四凸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中部通过第四铆钉与第二放置槽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中部通过第一铆钉与第一放置槽连接,所述第二凸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铆钉,且第三铆钉的一端贯穿第二凸块和第三卡槽与金属板二连接,所述第四凸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铆钉,且第二铆钉的一端贯穿第四凸块和第三卡槽与金属板一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板位于第二放置槽的内部,第一放置板的大小与第二放置槽的大小相适配,第二放置板位于第一放置槽的内部,第二放置板与第一放置槽的大小相适配,该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的大小相一致,且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的宽度分别为金属板一和金属板二宽度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位于第四卡槽的内部,第二凸块位于第三卡槽的内部,第三凸块位于第二卡槽的内部,第四凸块位于第一卡槽的内部,且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与第四卡槽、第三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一卡槽之间均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内部设置有密封件。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板与第二放置槽的侧壁之间和第二放置板与第一放置槽的侧壁之间均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内部设置有焊接液。优选的,所述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三铆钉和第四铆钉的大小均相一致,第一铆钉和第三铆钉的材质与金属板一的材质相一致,且第二铆钉和第四铆钉与金属板二的材质相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金属板一上的第一放置槽、第一卡槽、第一凸块、第二卡槽、第二凸块和第一放置板与金属板二、第二放置槽、第三卡槽、第三凸块、第四卡槽、第四凸块和第二放置板,达到了增加金属板一和金属板二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进而保证了异种金属板之间连接牢固可靠性,同时保证异种金属之间连接强度的优点,通过设置密封件与金属板一和金属板二之间,达到了保证了金属板一和金属板二之间连接密封性的优点,通过设置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三铆钉和第四铆钉对金属板一和金属板二进行固定连接,达到了增加金属板一和金属板二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保证了异种金属薄板之间连接稳定性的优点,通过设置焊接液于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板与第二放置槽和第一放置板之间,达到了增加了金属板一和金属板二表面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异种金属薄板连接表面质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金属板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金属板二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板一、2第一放置槽、3第一卡槽、4第一凸块、5第二卡槽、6第二凸块、7第一放置板、8金属板二、9第二放置槽、10第三卡槽、11第三凸块、12第四卡槽、13第四凸块、14第二放置板、15密封件、16第一铆钉、17第二铆钉、18第三铆钉、19第四铆钉、20焊接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板一1和金属板二8,金属板一1位移金属板二8的一端,金属板一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2,该第一放置槽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3,第一卡槽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4,该第一凸块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5,第二卡槽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6,该第二凸块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板7,金属板二8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槽9,该第二放置槽9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槽10,第三卡槽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块11,该第三凸块1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卡槽12,第四卡槽1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块13,该第四凸块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板14,第一凸块4位于第四卡槽12的内部,第二凸块6位于第三卡槽10的内部,第三凸块11位于第二卡槽5的内部,第四凸块13位于第一卡槽3的内部,且第一凸块4、第二凸块6、第三凸块11和第四凸块13与第四卡槽12、第三卡槽10、第二卡槽5和第一卡槽3之间均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内部设置有密封件15,第一放置板7位于第二放置槽9的内部,第一放置板7的大小与第二放置槽9的大小相适配,第二放置板14位于第一放置槽2的内部,第二放置板14与第一放置槽2的大小相适配,该第一放置板7和第二放置板14的大小相一致,且第一放置板7和第二放置板14的宽度分别为金属板一1和金属板二8宽度的二分之一,第一放置板7与第二放置槽9的侧壁之间和第二放置板14与第一放置槽2的侧壁之间均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内部设置有焊接液20,第一放置板7的中部通过第四铆钉19与第二放置槽9连接,第二放置板14的中部通过第一铆钉16与第一放置槽2连接,第二凸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铆钉18,且第三铆钉18的一端贯穿第二凸块6和第三卡槽10与金属板二8连接,第四凸块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铆钉17,且第二铆钉17的一端贯穿第四凸块13和第三卡槽10与金属板一1连接,第一铆钉16、第二铆钉17、第三铆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板一(1)和金属板二(8),金属板一(1)位移金属板二(8)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一(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2),该第一放置槽(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3),所述第一卡槽(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4),该第一凸块(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5),所述第二卡槽(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6),该第二凸块(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板(7),所述金属板二(8)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槽(9),该第二放置槽(9)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槽(10),所述第三卡槽(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块(11),该第三凸块(1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卡槽(12),所述第四卡槽(1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块(13),该第四凸块(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板(14),所述第一放置板(7)的中部通过第四铆钉(19)与第二放置槽(9)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14)的中部通过第一铆钉(16)与第一放置槽(2)连接,所述第二凸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铆钉(18),且第三铆钉(18)的一端贯穿第二凸块(6)和第三卡槽(10)与金属板二(8)连接,所述第四凸块(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铆钉(17),且第二铆钉(17)的一端贯穿第四凸块(13)和第三卡槽(10)与金属板一(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板一(1)和金属板二(8),金属板一(1)位移金属板二(8)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一(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2),该第一放置槽(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3),所述第一卡槽(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4),该第一凸块(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5),所述第二卡槽(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6),该第二凸块(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板(7),所述金属板二(8)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槽(9),该第二放置槽(9)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槽(10),所述第三卡槽(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块(11),该第三凸块(1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卡槽(12),所述第四卡槽(1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块(13),该第四凸块(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放置板(14),所述第一放置板(7)的中部通过第四铆钉(19)与第二放置槽(9)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14)的中部通过第一铆钉(16)与第一放置槽(2)连接,所述第二凸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铆钉(18),且第三铆钉(18)的一端贯穿第二凸块(6)和第三卡槽(10)与金属板二(8)连接,所述第四凸块(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铆钉(17),且第二铆钉(17)的一端贯穿第四凸块(13)和第三卡槽(10)与金属板一(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种金属薄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板(7)位于第二放置槽(9)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