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541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阻挡台,所述阻挡台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工作台内,所述阻挡台和工作台之间设有用于连接阻挡台和工作台的连接组件。当操作者在工作台上操作时,阻挡台可遮挡住从工作台上方掉落的物品,从而减小了工作台上的工作人员被高空坠物砸伤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安全隐患。

Working platform of elevator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 well working platform, including table, table with the block above the working station, the station stop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projection in the workbench, used to connect the component connection block table and the worktab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able and the table block. When the operator on the bench, stop Taiwan can be shielded from falling above the working table items, thus reduc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work bench staff were injured by falling objects, thereby reducing the security ris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结构的设计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各种临边、洞口的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电梯井在建筑物内部,是施工过程中安全的薄弱环节,导致电梯井道内容易出现高处坠落的事故,因此建筑物的电梯井防护是当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故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用于电梯井的较为安全的操作平台。如公告号为CN105484484A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它包括四个固定钢板、四根支撑钢条以及四根施工钢条,每根支撑钢条均贯穿预设于电梯井壁上的孔洞且一端通过一个固定钢板固定于电梯井外壁上,另一端伸入电梯井内,四根支撑钢条伸入电梯井内的部位共同构成支撑平台,四根施工钢条相互连接共同形成口字型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施工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施工人员的木跳板。该专利的缺点在于:当工作人员在操作平台上工作时,若上方突然有重物掉落,会砸伤到操作平台上的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阻挡台,从而保护工作台上的工作人员,减少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阻挡台,所述阻挡台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工作台内,所述阻挡台和工作台之间设有用于连接阻挡台和工作台的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在工作台上操作时,阻挡台可遮挡住从工作台上方掉落的物品,从而减小了工作台上的工作人员被高空坠物砸伤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安全隐患。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形成外八字形的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所述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均包括底杆和滑动杆,所述底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工作台且另一端套设在滑动杆外,所述滑动杆相对底杆一端滑动连接于底杆,所述滑动杆背对底杆一侧转动连接于阻挡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物体从高空落到阻挡台时,滑动杆会相对底杆滑动杆,即物体对阻挡台的冲击力会转换为滑动杆的动能,即连接组件对阻挡台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减小阻挡台受到的冲击力,延长阻挡台的寿命。也减小了工作台收到的冲击力,从而使工作台更加稳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杆沿轴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杆嵌设与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底面和滑动杆相对底杆一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体落在阻挡台上后,阻挡台失去物体对其的冲击力,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动杆会恢复到物体落在阻挡台之前的高度下方一点。从而使其他物体再次落到阻挡台时,滑动杆有足够的形成移动。且复位弹簧对滑动杆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物体落在阻挡台上时,阻挡台下降更平稳。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两根所述滑动杆之间固设有联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可同时运动,从而使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可同时消耗物体对阻挡台冲击力,减小阻挡台受到的冲击力,延长阻挡台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杆侧壁沿底杆轴向开设有腰型槽,所述滑动杆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底杆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设过腰型槽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取下阻挡台上的物体时,先拧紧固定螺栓,再去取阻挡台上的物体。从而防止在清理阻挡台的过程中,由于将物体拿离阻挡台的过程中,阻挡台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使清扫者有安全隐患。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侧面和底杆侧面均沿其径向开设有踏板槽,所述踏板槽沿所述滑动杆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第一杆组可当作一个梯子,使人可方便的从工作台爬到阻挡台上,方便了阻挡台的清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两块且分别位于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下端,所述安装板上沿连接杆组径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侧壁沿安装槽径向开设有若干通孔,两个相对的通孔内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设过底杆背对滑动杆一端,且转动连接于底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转轴插设在不同的通孔内,可调节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相对工作台的角度,在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使阻挡台相对工作台的高度改变。使电梯井各个高度均可被施工到。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包括光杆部和螺杆部,所述光杆部位于安装槽内,所述螺杆部位于安装槽外,所述转轴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相对安装板一侧抵接于安装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确保了转轴不会相对安装板移动,即确保了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不会相对安装板移动,使阻挡台更稳定,减小了操作者在阻挡台上时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台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平行于工作台,所述侧板设有四块且分别位于底板四侧,所述侧板通过铰链铰接于底板,当所述侧板平行于底板时,所述铰链位于侧板上端面相对底板一边,且所述侧板相对底板一侧抵接于底板,所述侧板与电梯井呈间隙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清理阻挡台上物品或在施工完毕后快速移动工作台时,可折叠起侧板,从而方便了清理主板和工作台移动。同时需站在阻挡台上时,侧板抵接于底板,从而使侧板不会继续转动,防止了人由于侧板向下转动而从阻挡台上掉落的现象出现。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的长度等于该侧板宽度与和其对应的底板侧面长度之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确保阻挡台整体呈矩形,减小侧板之间的间隙,使阻挡台可阻挡住更多的坠落物,减小了安全隐患。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阻挡台来降低操作者在工作台上工作时被落物砸伤的可能性;2、通过使连接组件可转动和伸缩,从而减小阻挡台受到的冲击力,延长阻挡台的寿命,且使工作台不受到由于落物而产生的冲击力,使工台稳定;3、通过设置踏板槽和使侧板可转动,从而方便了对阻挡台进行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安装板);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以体现固定螺栓);图7为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中阻挡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工作台;2、放置台;3、开口;4、挡板;5、阻挡台;5.1、底板;5.2、侧板;5.3、铰链;6、连接组件;6.1、第一杆组;6.1.1、底杆;6.1.1.1、踏板槽;6.1.1.2、腰型槽;6.1.1.3、滑动槽;6.1.2、滑动杆;6.1.2.1、螺纹孔;6.2、第二杆组;6.2.1、联动杆;7、安装板;7.1、安装槽;7.2、通孔;8、转轴;8.1、光杆部;8.2、螺杆部;9、固定螺母;10、固定螺栓;11、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下方设有两个沿工作台1中心呈对称设置的放置台2。放置台2呈箱体设置。工作台1上开设有开口3,开口3位于放置台2沿竖直方向在工作台1上的投影内。开口3上设有挡板4,挡板4转动连接于工作台1。当挡板4平行于工作台1时,挡板4侧壁抵接于开口3侧壁。如图1所示,在需对电梯井进行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有阻挡台(5),所述阻挡台(5)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工作台(1)内,所述阻挡台(5)和工作台(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阻挡台(5)和工作台(1)的连接组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有阻挡台(5),所述阻挡台(5)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工作台(1)内,所述阻挡台(5)和工作台(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阻挡台(5)和工作台(1)的连接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对称设置形成外八字形的第一杆组(6.1)和第二杆组(6.2),所述第一杆组(6.1)和第二杆组(6.2)均包括底杆(6.1.1)和滑动杆(6.1.2),所述底杆(6.1.1)一端转动连接于工作台(1)且另一端套设在滑动杆(6.1.2)外,所述滑动杆(6.1.2)相对底杆(6.1.1)一端滑动连接于底杆(6.1.1),所述滑动杆(6.1.2)背对底杆(6.1.1)一侧转动连接于阻挡台(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底杆(6.1.1)沿轴向开设有滑动槽(6.1.1.3),所述滑动杆(6.1.2)嵌设与滑动槽(6.1.1.3)内,所述滑动槽(6.1.1.3)底面和滑动杆(6.1.2)相对底杆(6.1.1)一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其特征是:两根所述滑动杆(6.1.2)之间固设有联动杆(6.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底杆(6.1.1)侧壁沿底杆(6.1.1)轴向开设有腰型槽(6.1.1.2),所述滑动杆(6.1.2)上设有螺纹孔(6.1.2.1),所述底杆(6.1.1)上设有固定螺栓(10),所述固定螺栓(10)穿设过腰型槽(6.1.1.2)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6.1.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工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滑动杆(6.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楚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铝南方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