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198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4:58
电力从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传送到受电装置,所述受电装置包括:铁素体,所述铁素体呈板状设置并且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环形线圈;和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上的遮蔽物,其中所述线圈的外周部相对于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位于内侧,使得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并且所述遮蔽物的外周侧包括设置在离开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位置处的阶梯部,使得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力传送系统中使用的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所述电力传送系统包括以非接触方式从所述送电装置受电的所述受电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使用以非接触方式送电和受电的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的电力传送系统,存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3-154815(JP2013-154815A)、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3-146154(JP2013-146154A)、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3-146148(JP2013-146148A)、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3-110822(JP2013-110822A)、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3-126327(JP2013-126327A)、日本专利No.5592242和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8-120239(JP2008-120239A)等。例如,日本专利No.5592242中公开的受电装置包括向下方开口的开口部、设置在遮蔽物的顶板中的铁素体和配置在铁素体的下表面上的圆形线圈。此外,JP2008-120239A中公开的受电装置包括由铝制成的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铁素体芯和卷绕在铁素体芯周围的线圈,并且采用基板的外周从铁素体芯的外周悬垂的构型。该受电装置中采用的铁素体芯的外周端在俯视图中相对于遮蔽物的外周端位于内侧。即,遮蔽物的外周端相对于铁素体芯的外周端位于外侧。因此,在电力传送系统中的电力传送时,来自线圈的磁通撞击遮蔽物,这可能导致涡电流损失。送电装置可能具有类似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并且提供了一种能在电力传送系统中的电力传送时抑制来自线圈的磁通与线圈自身和遮蔽物的交联并且能减少涡电流损失的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鉴于这种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各自都包括铁素体、线圈和遮蔽物的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所述铁素体呈板状设置并且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上并且呈环状。所述遮蔽物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上。所述线圈的外周部相对于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位于内侧,使得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所述遮蔽物的外周侧包括设置在离开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位置处的阶梯部,使得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根据如上所述的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的构型,在铁素体的外周部侧,在环形线圈的外周部侧设置有铁素体的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和第二主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区域。由此,从线圈产生的磁通容易被诱导从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露出部分返回铁素体。因此,可以减少由于从线圈的内周部侧产生的磁通在线圈的外周部侧与线圈自身和遮蔽物的交联而引起的涡电流损失。特别地,由于阶梯部位于铁素体的第二主表面与遮蔽物之间,所以可以抑制进入第二主表面的磁通撞击遮蔽物。因此,在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的电力传送系统中,在电力传送时抑制了来自线圈的磁通与线圈自身和遮蔽物的交联。因此,这可以减少涡电流损失。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要素,并且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的电力传送系统的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受电装置的构型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送电装置的构型的透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箭头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图4中由V包围的区域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相关技术中的放大截面图,对应于图4中由V包围的区域;图7是沿图3中的箭头VII-VII截取的截面图;以及图8是图7中由VII包围的区域的放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作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谈及个数、量等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必局限于该个数、量等,除非另外指出。对相同构件及与其相当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可能不再重复多余的说明。从一开始就计划适当组合地使用实施方式中的构型。附图未以实际的尺寸比率示出,但它们中的一些以不同比率示出以便于对结构的理解。在以下使用的各图中,其中的箭头F所示的方向表示包括车辆的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的车辆前后方向,并且其中的箭头W所示的方向表示包括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的车辆左右方向的车辆宽度方向。现在参照图1,以下说明用于以非接触方式传送电力的电力传送系统1000。电力传送系统1000包括将要装设在电动车辆100中的受电装置10和设置在诸如停车场的设施侧的送电装置50。电动车辆100包括受电装置10和车体105。受电装置10包括线圈单元200和电气设备110。电气设备110设置在线圈单元200与用作储存由线圈单元200接收的电力的蓄电装置的电池150之间。线圈单元200包括线圈250和平板状的铁素体260。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具有呈大致矩形的环状形态的外观的螺旋线圈作为线圈250。电气设备110包括电容器120、整流器130、DC/DC变换器140等等。图中,线圈250与电容器220串联连接,但它们可彼此并联连接。车体105包括与电气设备110的DC/DC变换器140连接的电池150、电力控制单元160、电动机单元170、通信部180等等。线圈250的绕组数被适当地设定成使得线圈250与后述的线圈450之间的距离、表示线圈250与线圈450之间的共振强度的Q值(例如,Q≥100)、表示其间的联接度的联接系数(κ)等大。线圈250经由电容器220与整流器130连接。整流器130将从线圈单元200供给的交流电流变换为直流电流,并且将它供给到DC/DC变换器140。送电装置50包括线圈单元400和电气设备300。线圈单元400包括线圈450和平板状的铁素体460。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具有呈大致矩形的环状形态的外观的螺旋线圈作为线圈450。电气设备300包括电容器420、高频电力装置310、送电ECU320和通信部322。电气设备300利用塞340等与外部的交流电源330可分离地连接。图中,线圈450与电容器420串联连接,但它们可彼此并联连接。高频电力装置310将从交流电源330接受的电力变换成高频电力,并且将这样变换的高频电力供给到线圈450。线圈450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向线圈单元200的线圈250送电。现在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受电装置10的构型。图2是示出受电装置10的构型的透视图。注意,受电装置10通常设置在车辆的底面上,并且线圈250配置成与线圈450对向(参见图1)。然而,在图2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以上下翻转的方式示出了受电装置10。如上所述,受电装置10包括以非接触方式从送电装置50接收电力的线圈单元200,和与线圈单元200连接的电气设备110,并且线圈单元200和电气设备110收纳在壳体600中。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受电装置10具有线圈单元200与电气设备110一体化的构型。壳体600包括装设壁610、盖部件620和侧壁630。采用螺旋线圈的线圈250具有矩形环状的外形,其中线圈线C2卷绕成包围沿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受电绕组轴线CL2。在壳体600内,电气设备110相对于线圈单元200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图2中,电气设备110配置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个分开的位置,但电气设备110可相对于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电装置,电力从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传送到所述受电装置,所述受电装置包括:呈板状设置的铁素体,所述铁素体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线圈,所述线圈呈环状;和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上的遮蔽物,其中:所述线圈的外周部相对于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位于内侧,使得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并且所述遮蔽物的外周侧包括设置在离开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位置处的阶梯部,使得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28 JP 2014-2417891.一种受电装置,电力从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传送到所述受电装置,所述受电装置包括:呈板状设置的铁素体,所述铁素体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线圈,所述线圈呈环状;和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上的遮蔽物,其中:所述线圈的外周部相对于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位于内侧,使得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并且所述遮蔽物的外周侧包括设置在离开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位置处的阶梯部,使得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所述阶梯部包括沿离开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立壁;并且所述线圈的外周部相对于所述立壁的设置位置位于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所述阶梯部包括沿离开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立壁;并且所述立壁的长度在从所述立壁到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的铁素体露出长度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受电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构造成收纳所述铁素体、所述线圈和所述遮蔽物,所述壳体设置有构造成收纳配置在所述遮蔽物的与所述铁素体相对的侧的设备的收纳部,其中所述立壁的长度在从所述立壁到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的铁素体露出长度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所述铁素体设置有朝第一主表面侧突出的凸部;所述线圈配设成包围所述凸部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周面与所述线圈的内周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在该间隙处露出;并且所述间隙的长度在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浅浩章木佛寺宣博江岛修平堀内学加加美和义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