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部件以及钟表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1897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4:14
通过构成如下钟表部件,从而能够实现高制造精度且轻量化,并且,即使在使用硅那样的脆性材料来形成了母材(11a~11d)的情况下,在从外部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也难以损坏并能够发挥高强度,所述钟表部件具备在以非导电性的第1材料为主要成分而形成的母材(11a~11d)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的中间膜(51a~51d)、和层叠于中间膜(51a~51d)并且以粘韧性比第1材料高的第2材料为主要成分的缓冲膜(21a~21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钟表部件以及钟表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成钟表中的机械部件的钟表部件以及钟表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机械式钟表中,使用了调速器(摆轮游丝机构),调速器由游丝和摆轮(带摆轴)构成,使驱动机构(机芯)有规律地保持固定速度来进行动作。摆轮通过有规律地保持固定速度的、具有所谓等时性的游丝的伸缩,从而有规律地进行往复旋转运动。摆轮游丝机构与由擒纵轮和擒纵叉构成的擒纵机构连结,通过传递来自游丝的能量,从而持续进行动作(振动)。一般,关于游丝,已知通过加工金属而形成的游丝。通过加工金属而形成的游丝由于加工精度的偏差、金属具有的内部应力的影响等,存在无法得到与设计一致的形状的情况。在需要使摆轮游丝机构有规律地振动的游丝无法得到与设计一致的形状的情况下,摆轮也不能实现具有等时性的运动。在该情况下,表示平均每一天的钟表的快或慢的程度的所谓钟表的快慢差率会产生偏差。近年来,正在进行通过对硅基板进行蚀刻加工来制造钟表部件的尝试。通过对硅基板进行蚀刻加工而形成的钟表部件与现有的使用金属部件形成的钟表部件相比,能够轻量化。此外,通过对硅基板进行蚀刻加工而形成的钟表部件能够高精度地大量生产。因此,通过使用通过对硅基板进行蚀刻加工而形成的钟表部件,从而小型且轻量的钟表的制造备受期待。在硅基板的蚀刻时,能够使用作为干蚀刻技术的反应性离子蚀刻(ReactiveIonEtching:RIE)技术。该RIE技术在近年来不断进步,RIE技术当中深层RIE(DeepRIE)技术被开发,能够进行高纵横比的蚀刻。通过使用RIE技术对硅基板进行蚀刻,从而蚀刻不会迂回到由光致抗蚀剂等遮蔽的部分的下方而在垂直深度方向上能够忠实地重现掩模图案,能够按设计原样的形状高精度地制造钟表部件。使用硅形成的钟表部件与金属相比,温度特性良好,与使用金属形成的现有的游丝相比对于环境温度不易变形。因此,可以考虑对构成钟表的调速机构的钟表部件应用RIE技术等干蚀刻技术。另一方面,由于硅是脆性材料,因此使用硅形成的钟表部件在钟表受到较大的冲击时有可能会发生损坏。为了消除这样的不良状况,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例如,通过在作为对游丝进行俯视时的一平面的发条部的上表面设置开口部来减少游丝的质量,从而维持与无开口部的游丝同等的刚性并且使得难以受到冲击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219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由于设置开口部从而开口部的部分变薄,因此开口部周边的强度不足,在较大的冲击施加于钟表的情况下,存在有时游丝发生损坏这样的问题。具体地,例如,游丝的大小根据组装该游丝的钟表的尺寸等而不同,在一般的手表的情况下,使用直径为5mm~8mm左右的游丝。在这样的直径的游丝中,构成发条部的部分的上表面的宽度为几十μm,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由于这样在较薄的部分设置开口部,因此存在发条部反而容易发生损坏这样的问题。具体而言,例如,在较大的冲击施加于钟表的情况下,由于相邻的线圈形状的发条部接触从而会发生这样的游丝的损坏。此外,对于使用硅那样的脆性材料而形成的游丝来说,在施加了某些冲击的情况下,应力会集中于该游丝的角部。因此,在较大的冲击施加于钟表的情况下,由于该冲击的影响,在游丝的角部会产生缺损或裂纹。若游丝损坏或者一部分缺损,则摆轮不能有规律地进行往复旋转运动,变得不再作为钟表而发挥功能。此外,在损坏的游丝的碎片飞散而进入到驱动机构的情况下,存在有可能会导致钟表本身发生致命性故障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消除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制造精度且轻量化,并且即使在从外部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也难以损坏并能够发挥高强度的钟表部件以及钟表部件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部件是构成钟表的钟表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以非导电性的第1材料为主要成分而形成的母材;在所述母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的中间膜;和层叠在所述中间膜上,以粘韧性比所述第1材料高的第2材料为主要成分的缓冲膜。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部件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第1材料是硅。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部件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第2材料是树脂。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部件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母材在外表面具备台阶部,所述中间膜至少设置在覆盖所述台阶部的位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部件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所述钟表部件是构成机械式钟表的驱动部的调速机构的游丝。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部件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所述钟表部件是构成钟表的驱动部且具有嵌合其他构件的孔的齿轮、擒纵叉或摆轮。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对以非导电性的第1材料为主要成分而形成的基板进行蚀刻来形成呈现钟表部件的形状的母材的工序;在所述母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中间膜的工序;和在所述中间膜上,层叠以粘韧性比所述第1材料高的第2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来形成缓冲膜的工序。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包含在所述母材的表面形成台阶部的工序,形成所述中间膜的工序在形成所述台阶部的工序之后进行。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在形成所述缓冲膜的工序中,将形成了所述中间膜的所述母材浸渍在规定的电沉积液中后,对该中间膜施加规定电压来形成所述缓冲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部件以及钟表部件的制造方法,能够取得如下效果:能够实现高制造精度且轻量化,并且,即使在从外部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也难以损坏并能够发挥高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机械式钟表的驱动机构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游丝的结构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图2中的A-A’剖面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1)。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2)。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3)。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4)。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5)。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6)。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2的游丝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图10中的B-B’剖面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2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1)。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2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2)。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3的游丝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图14中的C-C’剖面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3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1)。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3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2)。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3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3)。图1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3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4)。图2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3的游丝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钟表部件以及钟表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钟表部件,其构成钟表,所述钟表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母材,其以非导电性的第1材料为主要成分而形成;中间膜,其设置于所述母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缓冲膜,其层叠在所述中间膜上,并以粘韧性比所述第1材料高的第2材料为主要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2 JP 2014-2518631.一种钟表部件,其构成钟表,所述钟表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母材,其以非导电性的第1材料为主要成分而形成;中间膜,其设置于所述母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缓冲膜,其层叠在所述中间膜上,并以粘韧性比所述第1材料高的第2材料为主要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材料是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钟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材料是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材在外表面具备台阶部,所述中间膜至少设置在覆盖所述台阶部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钟表部件是构成机械式钟表的驱动部的调速机构的游丝。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智夫
申请(专利权)人: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