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泽华专利>正文

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361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包括擒纵叉、擒纵轮、摆轮圆盘和冲击圆盘,擒纵叉摆动设置于一芯轴上,设有左锁齿叉瓦、右锁齿叉瓦,右锁齿叉瓦上设有定位杆;擒纵轮设有同轴固定且直径相同的上齿圈和下齿圈,上斜齿和下斜齿在水平投影面内依次交叉排列;摆轮圆盘的外周设有下叉瓦和上叉瓦,摆轮圆盘上设有用于带动定位杆动作的圆盘钉;冲击圆盘的中心轴上设有回位机构,外侧面设有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轮齿圈和下齿圈具有相同尺寸,使得左锁齿叉瓦、右锁齿叉瓦具有相同的冲击距离,走时步伐平稳;擒纵叉的磨损均衡,不会产生某一锁齿叉瓦过度磨损的情况;相同的冲击距离可有效避免斜齿与叉瓦之间发生顶出故障,防止偷停现象发生。

Clock shaft escape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lit shaft impact watch escapement, including escapement fork, escapement wheel, wheel disc and impact disc, escapement fork swing is arranged on a core shaft, a left and right lock lock tooth pallet gear tooth lock fork right tile, tile is provided with the positioning rod; escapement the vertical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coaxial fixed upper circle diameter and the same ring gear, helical gear and helical gear in the upper horizontal plane are arranged crosswise; peripheral wheel disc is provided with a fork fork on the tile and tile, a disk on which is used to drive the positioning rod action disc screw; center shaft impact disc provided with a return mechanism, the out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gear ring and ring gear with the same size, the left and right fork lock teeth tile lock teeth pallet has the same impact distance, walking pace steady; wear leveling lever escapement, does not produce a lock tooth pallet worn; the same impact distance can effectively avoid ejection the fault occurs between the bevel and fork tile, prevent steal phenomenon st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钟表,具体涉及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
技术介绍
现代机械钟表的擒纵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杠杆擒纵器,一种是二十世纪末欧米茄专利技术的同轴擒纵器。同轴擒纵器在理论上比杠杆擒纵器先进,它把杠杆擒纵的摩擦驱动改变为冲击驱动,减少了因摩擦过多地消耗动能,冲击叉瓦不需要或少需要润滑油,工作更加可靠准确。同轴擒纵的上下双层擒纵斜齿直径大小不一,上层的斜齿直径较小,下层斜齿的直径较大,并具有下列缺陷:(1)同轴擒纵的擒纵叉接受上层擒纵斜齿的冲击距离短,接受下层擒纵斜齿冲击的冲击距离较长,走时步伐不均衡;(2)下层擒纵轮因冲击距离长,容易磨损;(3)上层小擒纵轮因冲击距离过近,擒纵轮一旦有稍许“回差”,就容易发生擒纵轮齿与叉瓦之间“顶出”的故障,有少数同轴擒纵手表会发生偷停的现象,多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由此可见,目前的同轴擒纵手表存在走时不均、易磨损和偷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同轴擒纵手表存在走时不均、易磨损和偷停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包括:擒纵叉,摆动设置于一芯轴上,设有左锁齿叉瓦、右锁齿叉瓦,所述擒纵叉的右侧设有定位杆;擒纵轮,设有同轴固定且直径相同的上齿圈和下齿圈,所述上齿圈由圆周排列的多个上斜齿组成,所述下齿圈由圆周排列的多个下斜齿组成,所述上斜齿和所述下斜齿在水平投影面内依次交叉排列,所述左锁齿叉瓦、右锁齿叉瓦与所述下斜齿轮流卡合;摆轮圆盘,其外周设有下叉瓦和上叉瓦,所述摆轮圆盘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杆动作的圆盘钉;冲击圆盘,其中心轴上设有回位机构,外侧面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斜齿和所述下叉瓦之间,随着所述擒纵轮的转动,所述上斜齿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下叉瓦转动,所述上斜齿带动所述上叉瓦反向转动。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冲击叉瓦和传动叉瓦,所述冲击叉瓦与所述下斜齿活动卡合,所述传动叉瓦与所述下叉瓦活动卡合。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为两个,内侧面为凹弧面,所述圆盘钉设置在两所述定位杆之间。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冲击圆盘远离所述擒纵轮的一侧设有尾杆,所述尾杆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侧设有限位桩。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回位机构为复位游丝,所述复位游丝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复位游丝环绕在所述中心轴上且延伸出一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一固定柱连接。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摆轮圆盘设置为上盘和下盘,所述下盘的上表面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上设有弧形卡槽,所述定位杆下侧设有定位桩,所述定位桩的末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弧形卡槽内。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圆盘钉的尺寸适配。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擒纵叉、所述冲击圆盘和所述摆轮圆盘环绕所述擒纵轮依次设置。本专利技术,擒纵叉上的左锁齿叉瓦和右锁齿叉瓦只起到锁齿和擒纵作用,而独立设置的冲击圆盘和摆轮圆盘则起到传动和承受冲击的作用,使得上齿圈和下齿圈得以具有相同的尺寸,利用下齿圈的下斜齿驱动并最终实现擒纵叉上的右锁齿叉瓦的锁齿,利用上齿圈的上斜齿实现左锁齿叉瓦的锁齿,上齿圈和下齿圈具有相同尺寸,能使得左锁齿叉瓦、右锁齿叉瓦具有相同的冲击距离,走时步伐平稳;擒纵叉的磨损均衡,不会产生某一锁齿叉瓦过度磨损的情况;相同的冲击距离可有效避免斜齿与叉瓦之间发生顶出故障,防止偷停现象的发生,因此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两层擒纵轮中的大擒纵轮片因齿距宽,造成冲击距离长、产生齿尖和叉瓦过度磨损的情况;也避免了直径小的擒纵轮片因齿距过窄,在齿轮传动的过程中一旦产生了齿轮的回差,冲击叉瓦与擒纵轮齿尖产生“顶齿”的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擒纵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摆轮圆盘的上盘的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摆轮圆盘的下盘的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摆轮圆盘的上盘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具有相同尺寸的上齿圈和下齿圈,走时步伐平稳;擒纵叉的磨损均衡,不会产生某一锁齿叉瓦过度磨损的情况;相同的冲击距离可有效避免斜齿与叉瓦之间发生顶出故障。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包括擒纵叉11、擒纵轮、冲击圆盘8和摆轮圆盘10。擒纵叉11摆动设置于一芯轴111上,设有左锁齿叉瓦2、右锁齿叉瓦1,擒纵叉11的右侧设有定位杆12。当定位杆12活动时,会带动擒纵叉11绕芯轴11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左锁齿叉瓦2、右锁齿叉瓦1与擒纵轮接触卡合。如图1和图2所示,擒纵轮设有同轴固定且直径相同的上齿圈和下齿圈,上齿圈由圆周排列的多个上斜齿4组成,下齿圈由圆周排列的多个下斜齿3组成,上斜齿4和下斜齿3在水平投影面内依次交叉排列,左锁齿叉瓦2、右锁齿叉瓦1与下斜齿3轮流卡合。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摆轮圆盘10的外周设有下叉瓦63和上叉瓦5,摆轮圆盘10上设有用于带动定位杆12动作的圆盘钉101。冲击圆盘8的中心轴81上设有回位机构,外侧面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设置在下斜齿3和下叉瓦63之间,随着擒纵轮的转动,上斜齿4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下叉瓦63转动,上斜齿4带动上叉瓦5反向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发生原理为:擒纵轮在发条的作用下持续转动,随着擒纵轮的转动,下斜齿3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下叉瓦63带动摆轮圆盘10进行摆动,摆轮圆盘10的圆盘钉101带动定位杆12绕芯轴111转动,直至右锁齿叉瓦1与下斜齿3卡合,擒纵轮暂停;擒纵轮在发条的作用下继续转动,此时传动机构与下斜齿3之间的接触面减小并最终脱开,回位机构带动冲击圆盘8回转复位,摆轮圆盘10不再受传动机构的约束,也复位,右锁齿叉瓦1与下斜齿3脱开,左锁齿叉瓦2靠近下斜齿3;当上斜齿4会与复位后的上叉瓦5卡合,上斜齿4带动摆轮圆盘10反向转动,左锁齿叉瓦2与下斜齿3逐步靠近并卡合,擒纵轮暂停;擒纵轮在发条的作用下继续转动,进行下一轮的擒纵动作。在此过程中,左锁齿叉瓦2或右锁齿叉瓦1与下斜齿3轮流卡合。本专利技术,擒纵叉11上的左锁齿叉瓦2和右锁齿叉瓦1只起到锁齿和擒纵作用,而独立设置的冲击圆盘8和摆轮圆盘10则起到承受冲击和进行传动的作用,使得的上齿圈和下齿圈得以具有相同的尺寸,利用下齿圈的下斜齿3驱动并最终实现擒纵叉11上的右锁齿叉瓦1的锁齿,利用上齿圈的上斜齿4实现左锁齿叉瓦2的锁齿,上齿圈和下齿圈具有相同尺寸,能使得左锁齿叉瓦2、右锁齿叉瓦1具有相同的冲击距离,走时步伐平稳;擒纵叉11的磨损也是均衡的,不会产生某一锁齿叉瓦过度磨损的情况;而且,现有的擒纵轮由于上下两层的尺寸不同,擒纵轮发生轻微的回差就容易导致某一层的擒纵轮齿与叉瓦发生过度顶出,本申请中,相同的冲击距离可有效避免斜齿与叉瓦之间发生顶出故障。传动机构包括冲击叉瓦61和传动叉瓦62,冲击叉瓦61与下斜齿3活动卡合,传动叉瓦62与下叉瓦63活动卡合。利用冲击叉瓦61和传动叉瓦62的组合作用实现动作的传递,结构简单,相比于齿轮等复杂结构,此种结构更易加工,更易调试动作过程,减少了下斜齿3、传动机构和下叉瓦63之间的接触时长,有效减少磨损。如图3所示,定位杆12为两个,内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

【技术保护点】
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擒纵叉,摆动设置于一芯轴上,设有左锁齿叉瓦、右锁齿叉瓦,所述擒纵叉的右侧设有定位杆;擒纵轮,设有同轴固定且直径相同的上齿圈和下齿圈,所述上齿圈由圆周排列的多个上斜齿组成,所述下齿圈由圆周排列的多个下斜齿组成,所述上斜齿和所述下斜齿在水平投影面内依次交叉排列,所述左锁齿叉瓦、右锁齿叉瓦与所述下斜齿轮流卡合;摆轮圆盘,其外周设有下叉瓦和上叉瓦,所述摆轮圆盘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杆动作的圆盘钉;冲击圆盘,其中心轴上设有回位机构,外侧面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斜齿和所述下叉瓦之间,随着所述擒纵轮的转动,所述上斜齿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下叉瓦转动,所述上斜齿带动所述上叉瓦反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擒纵叉,摆动设置于一芯轴上,设有左锁齿叉瓦、右锁齿叉瓦,所述擒纵叉的右侧设有定位杆;擒纵轮,设有同轴固定且直径相同的上齿圈和下齿圈,所述上齿圈由圆周排列的多个上斜齿组成,所述下齿圈由圆周排列的多个下斜齿组成,所述上斜齿和所述下斜齿在水平投影面内依次交叉排列,所述左锁齿叉瓦、右锁齿叉瓦与所述下斜齿轮流卡合;摆轮圆盘,其外周设有下叉瓦和上叉瓦,所述摆轮圆盘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杆动作的圆盘钉;冲击圆盘,其中心轴上设有回位机构,外侧面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斜齿和所述下叉瓦之间,随着所述擒纵轮的转动,所述上斜齿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下叉瓦转动,所述上斜齿带动所述上叉瓦反向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冲击叉瓦和传动叉瓦,所述冲击叉瓦与所述下斜齿活动卡合,所述传动叉瓦与所述下叉瓦活动卡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分轴冲击擒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谭泽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