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se of weight (M), starting point velocity (VI - 1) and slope (theta I) (0, I 1), and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x), based on the short interval (LI) of the vehicle (10) energy changes (E) or vehicle (10) acceleration (a) to count, to the vehicle (10) in a short interval (LI) in the case of end point inertia driving speed at the end point (Pi) (VI), in the end point velocity calculated (VI) in convergence speed range (R1) in the case of the vehicle (10) in a short interval (LI) control of inertial running, by adopting the above structure so as to accurately figure out the vehicle inertia case of driving speed, even if the inertia of the vehicle driving, but also to avoid early from the set speed range, long distance running under the driving inertia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fuel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和车辆的自动行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和车辆的自动行驶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精度良好地算出使车辆惯性行驶的情况下的速度,即使使车辆惯性行驶也避免很早地脱离所设定的速度范围,加长惯性行驶下的行驶距离,从而有效地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和车辆的自动行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车辆进行自动行驶控制(自动巡航控制)时,如果增加惯性行驶的频度,则燃料利用效率提高。因此,例如日本申请的特开2012-219986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提出了如下装置:控制车辆的惯性行驶,使得将车辆的速度收敛在比被设定为慢于预先设定的目标速度的下限速度快、且比被设定得快于目标速度的上限速度慢的速度范围内。在坡度从正变化为负时,即进入了下坡路时,该装置开始惯性行驶。此外,在坡度为正、且坡度变化率为负时,判定为顶上附近,使用预先设定有坡度或坡度变化率等行驶路的形状和当前的车辆的速度以及车辆的重量的关系的映射,来推断使车辆在顶上附近惯性行驶的情况下的速度,在该推断的速度为下限速度以上的情况下也开始惯性行驶。但是,在施加在车辆上的空气阻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其被设置在包括内燃机的车辆中,并进行如下控制:具有比被设定为慢于预先设定的目标速度的下限速度快、并比被设定为快于该目标速度的上限速度慢的速度范围,使上述车辆在上述车辆的前方预先设定了从起点到终点的水平距离的短区间中,将速度维持在上述速度范围内并自动地行驶,上述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终点速度算出部件,其基于上述短区间中的上述车辆的能量的变化或上述车辆的加速度来算出在假定为使上述车辆在上述短区间中惯性行驶的情况下的上述终点处的上述车辆的速度即终点速度;以及速度判定部件,其判定所算出的上述终点速度是否收敛在上述速度范围内;上述车辆的自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27 JP 2014-2404891.一种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其被设置在包括内燃机的车辆中,并进行如下控制:具有比被设定为慢于预先设定的目标速度的下限速度快、并比被设定为快于该目标速度的上限速度慢的速度范围,使上述车辆在上述车辆的前方预先设定了从起点到终点的水平距离的短区间中,将速度维持在上述速度范围内并自动地行驶,上述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终点速度算出部件,其基于上述短区间中的上述车辆的能量的变化或上述车辆的加速度来算出在假定为使上述车辆在上述短区间中惯性行驶的情况下的上述终点处的上述车辆的速度即终点速度;以及速度判定部件,其判定所算出的上述终点速度是否收敛在上述速度范围内;上述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构成为:在上述终点速度收敛在上述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进行使上述车辆在上述短区间中惯性行驶的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其中,将上述终点速度算出部件构成为:根据上述车辆的上述起点处的势能及动能、上述终点处的势能及动能、以及从上述起点到上述终点损失的损失能量的关系,来算出上述终点速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其中,将上述终点速度算出部件构成为:基于从上述起点到上述终点施加于上述车辆的阻力来算出上述车辆的加速度,基于该加速度来算出上述终点速度。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其中,包括:重量取得部件,其取得上述车辆的重量;起点速度取得部件,其取得上述起点处的上述车辆的速度即起点速度;以及坡度取得部件,其取得上述短区间及该短区间的前一短区间的坡度;将上述终点速度算出部件构成为:使用上述重量、上述起点速度、上述坡度、及上述水平距离来算出上述终点速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其中,将上述终点速度算出部件构成为:将上述重量设为M,将上述起点速度设为vi-1,将上述终点速度设为vi,将上述短区间的坡度设为θi,将上述短区间的前一短区间的坡度设为θi-1,将上述水平距离设为Δx,将预先决定的空气阻力系数设为λ,将预先决定的滚动阻力系数设为μ,从而利用下述的数学公式(1)来算出上述终点速度:[数学公式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自动行驶控制装置,其中,将上述终点速度算出部件构成为:将上述重量设为M,将上述起点速度设为vi-1,将上述终点速度设为vi,将上述坡度设为θi,将上述水平距离设为Δx,将预先决定的空气阻力系数设为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角龙,石黑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