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ehicle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control device (16) of the target acceleration setting section (28) will be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start acceleration target set for the maximum deceleration required, the turning speed at the end and the target location is set to maximum speed regulation, will be located in the corner the middle place specified target acceleration between the end and the beginning place location at the corner is set to 0, and respectively from the corner of the site is running start distance for Ld point target deceleration D (Ld),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middle place specified the date of travel to La location where the target acceleration A (La) is se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ation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该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对从进入转弯处到驶出该转弯处为止的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加减速度进行控制。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为了当车辆在转弯处行驶时使驾驶员进行的一连串操作(制动、转向、加速、转向回正等)自然且稳定,在转弯时调节车辆的加减速度以调节施加在该车辆的转向轮即前轮上的载荷的装置已为人所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运动控制装置,该车辆运动控制装置按照车辆在转弯处行驶时的转向操作,根据车辆所产生的横向加加速度(急动度)来控制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加减速度,并且在考虑到其在转弯处行驶时的加减速度的情况下决定进入转弯处前的减速度,从而减轻驾驶员的不协调感。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885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过,专利文献1中的车辆运动控制装置只不过是单纯地在转向操作下按照车辆所产生的横向加加速度对在转弯处行驶时的加减速度进行控制,并在考虑到其在转弯处行驶时的加减速度的情况下决定进入转弯处前的减速度而已,并没有考虑到在转弯处行驶过程中车辆所产生的横向加速度的大小、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其对从进入转弯处到驶出该转弯处为止的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加减速度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包括:转弯处形状信息取得部,其取得存在于所述车辆的前方的转弯处的形状信息,该形状信息包括所述转弯处的曲率半径;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其对在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与该转弯处的结束地点之间的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的目标加减速度进行设定;以及加减速度控制部,当所述车辆要从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行驶至该转弯处的结束地点时,所述加减速度控制部按照已由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设定的所述目标加减速度对该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加减速度进行控制,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构成为:将所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0 JP 2014-2280581.一种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其对从进入转弯处到驶出该转弯处为止的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加减速度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包括:转弯处形状信息取得部,其取得存在于所述车辆的前方的转弯处的形状信息,该形状信息包括所述转弯处的曲率半径;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其对在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与该转弯处的结束地点之间的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的目标加减速度进行设定;以及加减速度控制部,当所述车辆要从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行驶至该转弯处的结束地点时,所述加减速度控制部按照已由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设定的所述目标加减速度对该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加减速度进行控制,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构成为:将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处的目标加减速度设定为规定的最大减速度;将所述转弯处的结束地点处的目标加减速度设定为规定的最大加速度;将位于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与该转弯处的结束地点之间的规定的中间地点处的目标加减速度设定为0;当将所述规定的最大减速度设为Dmax,将所述规定的最大加速度设为Amax,将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与所述规定的中间地点之间的行驶距离设为L1,并将所述规定的中间地点与所述转弯处的结束地点之间的行驶距离设为L2时,对在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与所述规定的中间地点之间从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算起的行驶距离为Ld的地点处的目标减速度D(Ld)进行设定,以满足Dmax·(1-Ld/L1)≤D(Ld)≤Dmax·cos(πLd/L1)…(1)并且,对在所述规定的中间地点与所述转弯处的结束地点之间从所述规定的中间地点算起的行驶距离为La的地点处的目标加速度A(La)进行设定,以满足Amax·La/L2≤A(La)≤Amax·sin(πLa/L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将目标加减速度设定为0的所述规定的中间地点是所述转弯处的曲率半径最小的地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将目标加减速度设定为0的所述规定的中间地点是位于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与该转弯处的曲率半径最小的地点之间的地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将目标加减速度设定为0的所述规定的中间地点是位于所述转弯处的结束地点与该转弯处的曲率半径最小的地点之间的地点。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作为所述转弯处的开始地点处的目标加减速度所设定的所述规定的最大减速度是大小与所述车辆在转弯过程中能够产生的最大横向加速度相等的减速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取得关于所述车辆上的乘员的状态的乘员状态取得部,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构成为:在满足所述式(1)的范围内,按照所述乘员状态取得部所取得的关于车辆上的乘员的状态来设定所述目标减速度D(Ld);并且在满足所述式(2)的范围内,按照所述乘员状态取得部所取得的关于车辆上的乘员的状态来设定所述目标加速度A(La)。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状态取得部构成为:作为关于所述车辆上的乘员的状态,取得用以确定所述乘员的身体状况是否良好的信息,根据所取得的该信息确定所述乘员的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构成为:当已由所述乘员状态取得部确定出所述乘员的身体状况良好时,与由所述乘员状态取得部确定出所述乘员的身体状况并不良好时相比,将所述目标减速度D(Ld)设成接近Dmax·cos(πLd/L1)的值,并将所述目标加速度A(La)设成接近Amax·sin(πLa/L2)的值。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状态取得部构成为:作为关于所述车辆上的乘员的状态,取得用以确定所述乘员的驾驶倾向是否为急速倾向的信息,根据所取得的该信息确定所述乘员的驾驶倾向是否为急速倾向,所述目标加减速度设定部构成为:当已由所述乘员状态取得部确定出所述乘员的驾驶倾向为急速倾向时,与由所述乘员状态取得部确定出所述乘员的驾驶倾向不为急速倾向时相比,将所述目标减速度D(Ld)设成接近Dmax·cos(πLd/L1)的值,并将所述目标加速度A(La)设成接近Amax·sin(πLa/L2)的值。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加减速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存储在所述乘员的驾驶操作下所述车辆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存储部,所述乘员状态取得部构成为:取得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在所述乘员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野崇,楠本信平,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