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154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焊接装置具有:框体,其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分隔部,其形成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边界。并且,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配置在框体的前表面部的附近。分隔部具有使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相连的开口部,在第一区域内流通的空气与在第二区域内流通的空气经由开口部而相互流通,在第一区域内流通的空气与在第二区域内流通的空气这双方从第一排出口与第二排出口这双方排出。

Welding equipment

A welding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frame body having a first region and a second region; and a dividing portion that forms a boundary between the first region and the second region. Moreover, the first fan and the second fan are arranged near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frame body. The separator has opening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egion and the second region of the circulation in the first region of the air and circulation in the second region of the air through the opening and mutual circulation, circulation in the first region and the air circulation in the second region from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air outlet and the second outlet of the discharge of both si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焊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用于冷却的风扇且产生电弧的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焊接用的电源装置具有半导体元件等电子部件、以及变压器或者电抗器等电气部件。一般情况下,焊接用的电源装置使用大电力,且以高使用率被使用。因此,电源装置的内部的部件较大地发热。为了冷却这些部件,在电源装置设置空气冷却用的风扇。于是,为了实现高效率的冷却而需要适当地配置这些部件。因此,以往提出有为了有效地冷却多个部件而垂直地配置冷却用的风扇与隔壁,且空气的出口为长度方向两端的焊接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以往的焊接装置中,为了冷却电子部件而设置有由散热器等构成的散热单元。散热单元使来自冷却风扇的空气流通,由此进行电子部件的冷却。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17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焊接装置具有框体,该框体具有操作面侧即前表面部、和背面部,且在内部具有第一区域和位于第一区域的下方的第二区域。另外,具有:分隔部,其形成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边界;第一风扇,其配置于第一区域内的前表面部的附近,且使空气从外部流入第一区域;散热单元,其配置在第一区域内,具有空腔部,且利用第一风扇使空气流入空腔部。具有:防尘分区,其配置在第一区域内,且形成于散热单元的外周部;空间区域,其是第一区域的一部分,位于背面部与空腔部之间,且空气从空腔部流入该空间区域;以及第一排出口,其与空间区域邻接,形成于背面部,且将流入空间区域的空气排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焊接装置具有:第二风扇,其配置于第二区域内的前表面部的附近,且使空气从外部流入第二区域;电抗器部,其配置在第二区域内;以及第二排出口,其与第二区域邻接,形成于背面部,且将流入第二区域的空气排出。并且,利用第一风扇使空气在空腔部内流通,由此冷却散热单元,利用第二风扇使空气在第二区域内流通,由此冷却电抗器部。进而,分隔部具有使空间区域与第二区域相连的开口部,在空间区域内流通的空气与在第二区域内流通的空气经由开口部而相互流通,在空间区域内流通的空气与在第二区域内流通的空气这双方从第一排出口与第二排出口这双方排出。附图说明图1A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焊接装置从上表面部侧观察到的内部结构图。图1B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焊接装置从左侧面部侧观察到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焊接装置从右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焊接装置内部的空气的流动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焊接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焊接装置内部的空气的流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对本实施方式的输入操作装置进行说明之前,对专利文献1的输入装置的问题点进行说明。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焊接装置中,冷却风扇配置于侧面侧,由此导致焊接机的框体大型化。另外,在将焊接装置设置于焊接现场的状态下,尤其是在焊接装置由分体的保护罩覆盖的情况下,或者在焊接装置、进给装置层叠等的情况下,难以从焊接装置的操作面侧(前表面部侧)进行冷却风扇的清扫及维护。此外,输出大的焊接装置难以实现小型化且难以提高冷却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焊接装置能够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点,能够容易地从焊接装置的操作面即前表面部侧进行冷却风扇的清扫及维护,能够有效地进行冷却,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A是对本实施方式的焊接装置从上表面部侧观察到的内部结构图。图1B是对本实施方式的焊接装置从左侧面部侧观察到的内部结构图。焊接装置1具有框体1a、以及将框体1a中分隔成多个区域的分隔部。框体1a具有前表面部A以及背面部B。并且,从操作面侧即前表面部A侧观察框体1a,右侧为右侧面部C,左侧为左侧面部D。此外,框体1a的内部由分隔部10a以及分隔部10b上下分隔。在框体1a的内部的被上下分隔而成的区域中,上段侧的区域为功率半导体区域51(第一区域),下段侧的区域为电抗器区域52(第二区域)。与功率半导体区域51相比,在电抗器区域52中产生相对高温的发热。首先,对功率半导体区域51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功率半导体区域51内的前表面部A的附近配置有第一风扇6a。第一风扇6a使空气从焊接装置1的外部流入功率半导体区域51的内部。在功率半导体区域51的内部形成有散热单元5。利用第一风扇6a使空气在散热单元5的空腔部5c内朝向空间区域23流通。通过使空气在该空腔部5c内流通,对散热单元5进行冷却。空腔部5c形成为使从第一风扇6a到空间区域23相连的大致隧道形状。在散热单元5的外周部设置有防尘分区80,所述散热单元5配置在功率半导体部51的内部,且被冷却。此外,防尘分区80设置于散热单元5与右侧面部C或者左侧面部D之间。由此,利用第一风扇6a使空气从外部流入空腔部5c来对散热单元5进行冷却,由此以与散热单元5的外周部相接的方式配置的防尘分区80在防尘的状态下被间接有效地冷却。在背面部B的与功率半导体区域51的空间区域23邻接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排出口22。从散热单元5流入空间区域23的空气从第一排出口22排出。在散热单元5的空腔部5c内设置有一次侧散热片5a、二次侧散热片5b。需要说明的是,一次侧散热片5a、二次侧散热片5b以在其间具有隧道状的空间的方式配置,并且以散热片侧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由此,成为紧凑的散热空间,提高利用第一风扇6a流入散热单元5的空腔部5c内的空气所带来的冷却性。此外,如后述那样,能够提高配置在空腔部5c内的一次侧散热片5a、二次侧散热片5b的清扫性。此外,在防尘分区80内的散热单元5侧设置有由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那样的开关的半导体元件2a、一次侧整流二极管2b、二次侧整流二极管2c构成的功率半导体部2。此外,为了提高焊接装置1的框体1a内的清扫及维护性,如图4所示,第一风扇6a、第二风扇6b能够装卸,且安装于框体1a的前表面部A的附近。第一风扇6a、第二风扇6b是用于使空气流入框体1a内来冷却焊接装置1的内部的冷却风扇。第一风扇6a、第二风扇6b电可以为包括风扇导罩或者安装板在内而能够从框体1a一体地装卸的构造。通过能够装卸第一风扇6a、第二风扇6b,从而第一风扇6a、第二风扇6b的维护变得容易。接着,对电抗器区域52的结构进行说明。在配置于框体1a的下段侧的电抗器区域52设置有第二风扇6b、一次侧平滑电容器3以及电抗器部4。第二风扇6b设置于框体1a的前表面部A的附近,使空气流入焊接装置1。利用第二风扇6b流入的空气在电抗器区域52内流通,对电抗器部进行冷却。电抗器部由相对较重而成为重物的变压器4a、一次侧电抗器4b以及二次侧电抗器4c构成。另外,在框体1a的背面部B设置有第二排出口32。并且,在电抗器部4内流通的空气从第二排出口32排出。此外,在功率半导体区域51的进一步上方通过第3分隔部12形成区域,在该区域设置有由多个基板构成的控制装置7。需要说明的是,由功率半导体区域51的功率半导体部2与电抗器区域52的一次侧平滑电容器3构成的电子部件构成电源电路。此外,将框体1a中分隔成多个区域的分隔部包括第一分隔部(分隔部10a、10b)、第二分隔部(分隔部11a、11b、11c、11d)以及第3分隔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焊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接装置,具备:框体,其具有操作面侧即前表面部、和背面部,且在内部具有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下方的第二区域;分隔部,其形成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边界;第一风扇,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前表面部的附近,且使空气从外部流入所述第一区域;散热单元,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具有空腔部,且利用所述第一风扇使空气流入所述空腔部;防尘分区,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且形成于所述散热单元的外周部;空间区域,其是所述第一区域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背面部与所述空腔部之间,且空气从所述空腔部流入所述空间区域;第一排出口,其与所述空间区域邻接,形成于所述背面部,且将流入所述空间区域的空气排出;第二风扇,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前表面部的附近,且使空气从外部流入所述第二区域;电抗器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内;以及第二排出口,其与所述第二区域邻接,形成于所述背面部,且将流入所述第二区域的空气排出,利用所述第一风扇使空气在所述空腔部内流通,由此冷却所述散热单元,利用所述第二风扇使空气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流通,由此冷却所述电抗器部,所述分隔部具有使所述空间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连的开口部,在所述空间区域内流通的空气与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流通的空气经由所述开口部而相互流通,在所述空间区域内流通的空气与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流通的空气这双方从所述第一排出口与所述第二排出口这双方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1 JP 2014-2288411.一种焊接装置,具备:框体,其具有操作面侧即前表面部、和背面部,且在内部具有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下方的第二区域;分隔部,其形成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边界;第一风扇,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前表面部的附近,且使空气从外部流入所述第一区域;散热单元,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具有空腔部,且利用所述第一风扇使空气流入所述空腔部;防尘分区,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且形成于所述散热单元的外周部;空间区域,其是所述第一区域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背面部与所述空腔部之间,且空气从所述空腔部流入所述空间区域;第一排出口,其与所述空间区域邻接,形成于所述背面部,且将流入所述空间区域的空气排出;第二风扇,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前表面部的附近,且使空气从外部流入所述第二区域;电抗器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内;以及第二排出口,其与所述第二区域邻接,形成于所述背面部,且将流入所述第二区域的空气排出,利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繁之田畑芳行永野元泰岛林信介滨野善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