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447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由4个基本PWM光耦隔离电路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括光耦Q1,电阻R62、R41、R66,电容C25、C26、C40、C42,稳压二极管D1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采用光耦隔离转换,将主控IC产生的4路PWM信号经基本PWM光耦隔离电路转换为大功率H桥IGBT模组所需的正开通电压、负关断电压信号,保证H桥稳定工作。其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性价比高。

An optically isolated high power H bridge PWM driver circuit

High power H PWM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upler isolation driving circuit is composed of 4 basic PWM optocoupler isolation circuit unit, each unit consists of optocoupler Q1, R62, R41, R66 resistor, capacitor C25, C26, C40, C42, D19 zener diode.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adopts optocoupler conversion, 4 PWM signals will be generated by the main control IC conversion PWM optocoupler isolation circuit required for high power H IGBT bridge module is the turn-on voltage and negative turn off voltage signal,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H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ircuit structure, stable performance and high cost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对于H桥磁能加热系统,PWM驱动电路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加热系统显得极其重要。在大功率的工作模式下,PWM信号的不稳定将直接导致炸机,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无法保证加热系统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大功率H桥加热系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因PWM信号不稳而导致H桥IGBT模组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由4个基本PWM光耦隔离电路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括光耦Q1,电阻R62、R41、R66,电容C25、C26、C40、C42,稳压二极管D19;所述电阻R62的一端接第一输入电压,另一端接光耦的第2引脚,PWM信号从光耦第3引脚输入;所述光耦第8引脚接VCC,第5引脚接GND,第6引脚与第7引脚短接作为信号输出端A1;所述电容C25、C26并联后串接在第二输入电压VCC与GND两端;所述电阻R41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电压VCC相连,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2相连;所述电阻R66一端与GND相连,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1相连;所述电容C40、C42与稳压二极管接在信号输出端A2与GND之间。本技术是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同过光耦隔离高压,能够有效保护产生PWM信号的主控IC,使其稳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光耦将PWM信号转换为大功率H桥IGBT模组所需的正开通电压、负关断电压信号,保证H桥能稳定运行。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性价比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基本单元电路图。图2:本技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由4个基本PWM光耦隔离电路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括光耦Q1,电阻R62、R41、R66,电容C25、C26、C40、C42,稳压二极管D19;所述电阻R62的一端接第一输入电压,另一端接光耦的第2引脚,PWM信号从光耦第3引脚输入;所述光耦第8引脚接VCC,第5引脚接GND,第6引脚与第7引脚短接作为信号输出端A1;所述电容C25、C26并联后串接在第二输入电压VCC与GND两端;所述电阻R41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电压VCC相连,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2相连;所述电阻R66一端与GND相连,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1相连;所述电容C40、C42与稳压二极管接在信号输出端A2与GND之间。本技术中,所述电路由4个基本PWM光耦隔离电路单元构成;所述光耦采用高速光耦;所述第二输入电压VCC与GND之间采用C25、C26两个电容滤波;所述第二输入电压VCC经过R41分压后经D19稳压,电容C40与C42滤波后输出;所述电阻R66作为信号输出端A1的下拉电阻。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参见图1单元包括光耦Q1,电阻R62、R41、R66,电容C25、C26、C40、C42,稳压二极管D19;所述电阻R62的一端接第一输入电压,另一端接光耦的第2引脚,PWM信号从光耦第3引脚输入;所述光耦第8引脚接VCC,第5引脚接GND,第6引脚与第7引脚短接作为信号输出端A1;所述电容C25、C26并联后串接在第二输入电压VCC与GND两端;所述电阻R41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电压VCC相连,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2相连;所述电阻R66一端与GND相连,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1相连;所述电容C40、C42与稳压二极管接在信号输出端A2与GND之间。所述基本单元采用光耦隔离,能够输出稳定的PWM信号并且保护PWM信号源不受后级干扰,结构简单,保证加热系统安全运行。所述基本单元的控制信号由光耦第3引脚输入,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光耦关闭,因下拉电阻R66的作用使得A1端电压为零;而对于A2端,VCC经过R41分压、电容C40与C42滤波、D19稳压,使得A2端一直有个稳定的电压;所以此时对于A1A2两端来说正好存在一个负电压,信号输出端A1A2之间输出负关断电压。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光耦打开,A1端电位与VCC相等,因为A2端的稳定电压是VCC通过分压电阻R41分压后稳压得到,所以信号输出端A1A2之间能够输出正开通电压。参见图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主控IC调节输出4路PWM信号,各路信号经光耦转换为驱动所需电压通过滤波电路输出,使得H桥IGBT模组能快速开通关闭稳定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由4个基本PWM光耦隔离电路单元构成;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单元包括光耦Q1,电阻R62、R41、R66,电容C25、C26、C40、C42,稳压二极管D19;所述电阻R62的一端接第一输入电压,另一端接光耦的第2引脚,PWM信号从光耦第3引脚输入;所述光耦第8引脚接VCC,第5引脚接GND,第6引脚与第7引脚短接作为信号输出端A1;所述电容C25、C26并联后串接在第二输入电压VCC与GND两端;所述电阻R41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电压VCC相连,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2相连;所述电阻R66一端与GND相连,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1相连;所述电容C40、C42与稳压二极管接在信号输出端A2与GND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由4个基本PWM光耦隔离电路单元构成;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单元包括光耦Q1,电阻R62、R41、R66,电容C25、C26、C40、C42,稳压二极管D19;所述电阻R62的一端接第一输入电压,另一端接光耦的第2引脚,PWM信号从光耦第3引脚输入;所述光耦第8引脚接VCC,第5引脚接GND,第6引脚与第7引脚短接作为信号输出端A1;所述电容C25、C26并联后串接在第二输入电压VCC与GND两端;所述电阻R41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电压VCC相连,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2相连;所述电阻R66一端与GND相连,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1相连;所述电容C40、C42与稳压二极管接在信号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天熊红权黄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帝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