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器,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能够均衡散热器不同区域的散热能力,提高组合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所述组合式散热器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分散热器,多个分散热器中的至少两个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待散热件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散热器。
技术介绍
空调室外机在工作时,其内的控制板会产生热量,此时需要散热器对控制板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参考图1所示,通常会给控制板设置一个较大尺寸的散热器01,而控制板中通常包含有多个不同的发热模块,而这些发热模块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不同,这样会导致散热器01上温度分布不均,高温区与低温区的温度差异甚至可以达到30℃,从而导致散热器01的高温区散热能力不足,而距离发热模块较远的低温区或者发热量较小的部分区域,散热能力却有浪费,进而导致整个散热器01的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器,能够均衡散热器不同区域的散热能力,提高组合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器,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分散热器,多个所述分散热器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不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散热器,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分散热器,多个分散热器中的至少两个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不同。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分散热器中的至少两个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不同,从而可以在第一支架上对应发热量较大的发热模块的区域设置散热效率较大的分散热器,在对应发热量较小的发热模块的区域设置散热效率较小的分散热器,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支架上不同区域的分散热器均能充分发挥其散热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组合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散热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散热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散热器与第一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散热器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器,如图2至图6所示,包括:第一支架11,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多个分散热器12,多个分散热器12中的至少两个分散热器12的散热效率不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于分散热器12的具体设置数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参考待散热件中包含的主要的发热模块的数量,来设置对应数量的分散热器12。第一支架11的材质可以有多种,示例的,可以采用铝合金制作,也可以采用耐热值较高的ABS塑料(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plastic)制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参考图2至图6所示,设置多个分散热器12中的至少两个分散热器12的散热效率不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示例的,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分散热器12的散热片122的数量不同、间隙不同、尺寸不同或制作材质的导热率不同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在对应发热量较大的发热模块21的区域设置散热效率较大的分散热器12,具体的,可以设计分散热器12的散热片122的密度更大、尺寸更大或制作材料的导热率更高等;在对应发热量较小的发热模块21的区域设置散热效率较小的分散热器12,具体的,可以设计分散热器12的散热片122的密度较小、尺寸较小或制作材料的导热率较低等。这样可以使得不同区域的分散热器均能充分发挥其散热能力,并且降低组合式散热器的成本;同时,由于分散热器的尺寸一般较小,这样也便于生产加工,降低了生产难度,并且降低了成本。这样一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分散热器中的至少两个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不同,从而可以在第一支架上对应发热量较大的发热模块的区域设置散热效率较大的分散热器,在对应发热量较小的发热模块的区域设置散热效率较小的分散热器,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支架上不同区域的分散热器均能充分发挥其散热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组合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较佳的,可以设置多个分散热器12的散热效率均不同。这样可以在对应不同发热量的发热模块21的区域设置不同散热效率的分散热器12,进一步使得不同区域的分散热器充分发挥其散热能力,从而提高组合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多个分散热器12可以与第一支架11一体成型,也可以与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的,当多个分散热器12与第一支架11一体成型时,可以先将第一支架11加热软化,然后利用较大的力将分散热器12插入到软化的第一支架11中,待冷却后分散热器12的基板121就与第一支架11合为一体了。此种方式中,为了便于加热软化,第一支架11一般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当多个分散热器12与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时,参考图3所示,可以在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111,分散热器12安装在安装槽111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于安装槽111的设置数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实际应用中,安装槽111的设置数量一般与分散热器12的设置数量一致。具体的,参考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分散热器12包括基板121和设置在基板121同一侧上的多个散热片122;安装槽111为矩形通槽,安装槽11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插入安装槽111的分散热器12的基板121的下表面抵接;其中,基板121的下表面为基板121靠近散热片122的表面。这样分散热器12的基板121可以较好的卡接于安装槽111,便于分散热器12与第一支架11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发热模块21产生的热量能够较好的传导到分散热器12上,实际应用时一般会在发热模块21与分散热器12的基板121之间设置硅片22。进一步的,参考图6所示,所述组合式散热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11远离分散热器12的散热片122一侧的第二支架13;第二支架13用于阻挡分散热器12的基板121向远离分散热器12的散热片122的一侧移动。采用这种双层支架结构,可以使得分散热器12的固定更加牢靠。其中,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示例的,可以采用压合方式、胶粘方式或螺栓固定方式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较佳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3采用螺栓固定,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3之间连接更加稳固。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支架13一般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为了更好的传导热量,进一步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3相对的表面贴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散热器,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分散热器,多个分散热器中的至少两个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不同。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分散热器中的至少两个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不同,从而可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分散热器,多个所述分散热器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分散热器,多个所述分散热器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分散热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同一侧上的多个散热片;所述安装槽为矩形通槽,所述安装槽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插入所述安装槽的所述分散热器的基板的下表面抵接;其中,所述基板的下表面为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散热片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福,张凤娇,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