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99563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储液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分离空间;进气管;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隔板,隔板组件设在分离空间内以与分离空间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缓冲腔室;吸气管组,吸气管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管路和两个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下端设在隔板上且与缓冲腔室连通,每个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伸入到分离空间内以与缓冲腔室连通,每个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伸出壳体,缓冲腔室的流通面积大于第一管路的流通面积总和,缓冲腔室的流通面积大于两个第二管路的流通面积总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储液器,使得最大容积效率转速点增大,提高了压缩机在高转速下的容积效率,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吸气阻力。

Liquid storage device, compress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quid storage device, a compressor assembly with the same, and a refrigerating device. Liquid storage device comprises a casing,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separation space; intake pipe; the diaphragm assembly, the diaphragm assembly includes at least one partition between the diaphragm assembly in the separation space and space to separate inner peripheral wall defining a buffer chamber; a suction pipe, a suction tube group comprises at least a first pipeline and two seco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pipeline pipeline, located in the partition and communicated with a buffer chamber, each of the second lines into the first end of the separation spac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buffer chamber, each of the second line second end extends out of the shell, the circulation buffer chamber volume is greater than the first pipeline flow area of the sum, the sum of the flow area of the circulation area is larger than the buffer chamber two second line. According to the liquid storag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maximum volume efficiency and the speed point are increased, and the volume efficiency of the compressor at high rotating speed is improved, and the suction resistance of the compressor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压缩机的储液器在空调系统循环中具有将来自蒸发器的气液进行分离、储存液体、回油等功能。常规储液器中为了保证储液容积,将吸气管的一端设置在储液腔的上部,储液容积由吸气管的长度L决定,吸气管越长,储液容积越大。理论表明压缩机容积效率η随着压缩机转速n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存在拐点,即最大容积效率转速点,吸气管越长,其在高转速下的容积效率越低。相关技术的储液器,为保证具有较大的储液能力,吸气管设计较长,但是导致压缩机在高转速下的容积效率较低,制冷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储液器,提高了压缩机在高转速下的容积效率,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吸气阻力。本技术还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储液器的压缩机组件。本技术又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组件的制冷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液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分离空间;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分离空间连通;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组件设在所述分离空间内以与所述分离空间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缓冲腔室;吸气管组,所述吸气管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管路和两个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下端设在所述隔板上且与所述缓冲腔室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分离空间的上部,所述两个第二管路分别设在所述壳体上,每个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分离空间内以与所述缓冲腔室连通,每个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其中所述缓冲腔室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管路的流通面积总和,所述缓冲腔室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两个第二管路的流通面积总和。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液器,使得最大容积效率转速点增大,即保证了储液器的储液容积,又提高了压缩机在高转速下的容积效率。又由于通过设置缓冲腔室,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吸气阻力。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组件包括一个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分离空间的下部以限定出一个所述缓冲腔室。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管路分别设在所述隔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的底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组件包括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两个第二管路的第一端分别设在位于下方的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一管路设在位于上方的所述隔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组件包括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两个隔板和所述分离空间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两个上下间隔的所述缓冲腔室,所述两个第二管路分别与两个所述缓冲腔室一一对应地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管路分别与两个所述缓冲腔室一一对应地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的流通面积总和为S1,所述两个第二管路的流通面积总和为S2,其中S1≥S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为D1,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3,其中L3≥D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两个气缸;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储液器,所述两个第二管路分别与所述两个气缸的吸气通道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通过设置上述的储液器,从而可以使得最大容积效率转速点增大,即保证了储液器的储液容积,又提高了压缩机在高转速下的容积效率,提高压缩机性能,同时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吸气阻力。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装置,通过设置上述的压缩机组件,保证了储液器的储液容积,又提高了压缩机在高转速下的容积效率,提高压缩机性能,同时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吸气阻力。附图说明图1-图5为根据本技术不同实施例的储液器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示意图;图7为不同吸气管长度L下的压缩机转速与容积效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附图标记:压缩机组件1000、储液器100、压缩机200、壳体1、分离空间10、进气管2、隔板3、缓冲腔室30、吸气管组4、第一管路40、第二管路41、气缸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液器100,其中储液器100可以与压缩机200配合以组成压缩机组件1000,压缩机200包括两个气缸5,两个气缸5的吸气通道与储液器100相连。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液器100,包括:壳体1、进气管2、隔板组件和吸气管组4,壳体1内设有分离空间10。进气管2设在壳体1的顶部且与分离空间10连通。隔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隔板3,隔板组件设在分离空间10内以与分离空间10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缓冲腔室30。吸气管组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管路40和两个第二管路41,第一管路40的下端设在隔板3上且与缓冲腔室30连通,第一管路40的上端延伸至分离空间10的上部,两个第二管路41分别设在壳体1上,每个第二管路41的第一端伸入到分离空间10内以与缓冲腔室30连通,每个第二管路41的第二端伸出壳体1,每个第二管路41的第二端与一个气缸5的吸气通道相连。可选地,第一管路40形成为直管,第二管路41形成为弯管。其中缓冲腔室30的流通面积大于第一管路40的流通面积总和,缓冲腔室30的流通面积大于两个第二管路41的流通面积总和。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第一管路40为一个时,缓冲腔室30的流通面积大于一个第一管路40的流通面积。当第一管路40为多个时,缓冲腔室30的流通面积大于多个第一管路40的流通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分离空间;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分离空间连通;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组件设在所述分离空间内以与所述分离空间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缓冲腔室;吸气管组,所述吸气管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管路和两个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下端设在所述隔板上且与所述缓冲腔室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分离空间的上部,所述两个第二管路分别设在所述壳体上,每个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分离空间内以与所述缓冲腔室连通,每个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其中所述缓冲腔室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管路的流通面积总和,所述缓冲腔室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两个第二管路的流通面积总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分离空间;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分离空间连通;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组件设在所述分离空间内以与所述分离空间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缓冲腔室;吸气管组,所述吸气管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管路和两个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下端设在所述隔板上且与所述缓冲腔室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分离空间的上部,所述两个第二管路分别设在所述壳体上,每个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分离空间内以与所述缓冲腔室连通,每个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其中所述缓冲腔室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管路的流通面积总和,所述缓冲腔室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两个第二管路的流通面积总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包括一个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分离空间的下部以限定出一个所述缓冲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管路分别设在所述隔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的底壁。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杰谭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