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8287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其包括定模和动模,动模包括动模板、设置在动模板中心区域的动模仁以及位于动模仁周侧的且具有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滑块面向动模仁的一端均固定有侧模仁;定模包括定模板、设置在定模板中心区域的定模仁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两种滑块抽芯的驱动部件;当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动模仁、侧模仁和定模仁围成型腔;当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单个驱动部件同时驱动至少两种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抽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单一驱动部件同时实现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的抽芯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安装更为便捷且简化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进一步,将驱动部件设计为斜导柱,进一步简化了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

Die casting die with side core pull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de core pulling casting mould, which comprises the fixed mold and the movable mold dynamic model including dynamic template, dynamic template set in the regional center of the moving mold and a movable mould cavity located in the peripheral side of the slider and has different angle core pulling slider; for mold is fixed to the end side of the mold benevolence; the fixed mould comprises a fixed template, set in the fixed mold and for driving at least two part drives the slide block core pulling fixed template center area; when the side core pulling mould in clamping state, a movable mould cavity, the side mold mold cavity forming around the Renhe set; when the side core pulling mould at open state, single drive components while driv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angle core pulling slider core pull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a single drive component while achieving the core action of different slider core pulling angl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make the production installation more convenient and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further, the driving part for the design of inclined guide pillar, further simplify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向抽芯压铸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领域,尤其是一种侧向抽芯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压铸模具的发展,制造厂商对压铸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把控越来越严,在现有的产品中,对一个同一侧面有两个甚至多个不同角度的抽芯需要的产品而言,其生产投入的时间和成本相对于不需要抽芯的产品而言是更高的。那么生产需要至少两个角度抽芯的压铸产品,便需要至少两个角度抽芯的压铸模具来实现生产。在现有的压铸模具中,对应不同角度的抽芯便设置不同角度的滑块。在传统的方法中,不同角度的滑块是各自利用油缸来带动滑块从而实现抽芯的动作,但是这样的设置导致模具结构相对复杂、生产安装困难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侧向抽芯压铸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安装便捷以及生产效率高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以解决现有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结构相对复杂、生产安装困难以及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高了一种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板、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中心区域的动模仁以及位于所述动模仁周侧的且具有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所述滑块面向所述动模仁的一端均固定有侧模仁;所述定模包括定模板、设置在所述定模板中心区域的定模仁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两种所述滑块抽芯的驱动部件;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动模仁、侧模仁和定模仁围成型腔;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单个所述驱动部件同时驱动至少两种所述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抽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设置有两种,分别为沿着所述动模板所在平面的平行方向滑动抽芯的第一滑块和沿着所述动模板所在平面的非平行方向滑动抽芯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通过一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的上方;其中,所述驱动部件为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模板上,另一端朝向所述动模仁的外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和所述斜导柱配合的第一斜导孔,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和所述斜导柱配合的第二斜导孔。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轨,所述动模板内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滑动通道,所述第一滑动通道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且和所述第一凸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凸轨;所述动模板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二滑动通道,所述第二滑动通道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且和所述第二凸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沿着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斜导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背向所述型腔,所述第一角度为钝角;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斜导柱伸入所述第一斜导孔,所述第一滑块到所述型腔的距离最近;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所述斜导柱脱离所述第一斜导孔,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抽芯,所述第一滑块到所述型腔的距离变大。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斜导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背向所述型腔,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斜导柱伸穿过所述第二斜导孔,所述第二滑块到所述型腔的距离最近;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所述斜导柱脱离所述第二斜导孔,所述第二滑块沿着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抽芯,所述第二滑块到所述型腔的距离变大。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抽芯压铸模具包括一限制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行位的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后方的第一限位块、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块的螺杆、套设于所述螺杆的第一弹簧、螺接于所述螺杆的螺母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保护套;其中,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后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螺接有所述螺母,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螺母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第一弹性位;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第二弹性位;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位的弹性势能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位的弹性势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抽芯压铸模具还包括一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行位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背面的第二限位块、以及设置所述底座两侧壁的用于卡位所述第二滑块的卡位单元;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设置有和所述卡位单元配合的卡位槽;所述底座两侧壁内设置一容纳空间,所述卡位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卡位单元包括一用于和所述卡位槽配合的卡位件、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卡位件和盖板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卡位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前端,所述卡位件的一部分伸出所述容纳空间并超出所述侧壁,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中端,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后端。所述卡位件通过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盖板弹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卡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基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板正面并伸出所述容纳空间的卡位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板背面的支撑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并抵住所述基板的背面,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住所述盖板;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侧壁。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卡位部的端头截面为V字形,所述卡位槽的截面也为V字形,所述基板的截面为优弧状,所述支撑杆为圆柱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通过单一驱动部件同时实现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的抽芯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安装更为便捷且简化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进一步,将驱动部件设计为斜导柱,进一步简化了专利技术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结构相对复杂、生产安装困难以及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优选实施例的合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优选实施例的开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优选实施例的定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优选实施例的动模和限位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优选实施例的斜导柱、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和底座的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滑块、底座和第二限位组件的组合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优选实施例的限位单元和第二滑块配合的截面图;图8为图6中的限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优选实施例的合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的优选实施例的开模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包括动模10、定模20、型腔、第一限位组件30和第二限位组件40。动模10包括动模板11、设置在动模板11中心区域的动模仁12以及位于动模仁12周侧的且具有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滑块面向动模仁12的一端均固定有侧模仁;定模20包括定模板21、设置在定模板21中心区域的定模仁22以及用于驱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侧向抽芯压铸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板、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中心区域的动模仁以及位于所述动模仁周侧的且具有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所述滑块面向所述动模仁的一端均固定有侧模仁;所述定模包括定模板、设置在所述定模板中心区域的定模仁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两种所述滑块抽芯的驱动部件;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动模仁、侧模仁和定模仁围成型腔;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单个所述驱动部件同时驱动至少两种所述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抽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板、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中心区域的动模仁以及位于所述动模仁周侧的且具有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所述滑块面向所述动模仁的一端均固定有侧模仁;所述定模包括定模板、设置在所述定模板中心区域的定模仁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两种所述滑块抽芯的驱动部件;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动模仁、侧模仁和定模仁围成型腔;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单个所述驱动部件同时驱动至少两种所述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抽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抽芯角度的滑块设置有两种,分别为沿着所述动模板所在平面的平行方向滑动抽芯的第一滑块和沿着所述动模板所在平面的非平行方向滑动抽芯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通过一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的上方;其中,所述驱动部件为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模板上,另一端朝向所述动模仁的外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和所述斜导柱配合的第一斜导孔,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和所述斜导柱配合的第二斜导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轨,所述动模板内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滑动通道,所述第一滑动通道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且和所述第一凸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凸轨;所述动模板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二滑动通道,所述第二滑动通道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且和所述第二凸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沿着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背向所述型腔,所述第一角度为钝角;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斜导柱伸入所述第一斜导孔,所述第一滑块到所述型腔的距离最近;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所述斜导柱脱离所述第一斜导孔,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抽芯,所述第一滑块到所述型腔的距离变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向抽芯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背向所述型腔,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当所述侧向抽芯压铸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锡季赵光振黄永炎胡电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品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