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机防水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702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钻机防水涌装置,解决了在水土压力较大的地层进行钻孔时发生水涌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前端固定座,前端固定座上设有螺栓孔,前端固定座与固定外壳连接,固定外壳内设有轴承和密封内腔,轴承与密封内腔配合,轴承与固定外壳配合,固定外壳与密封端盖连接,前端固定座与密封内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密封内腔内设有第三密封,第三密封与预紧端盖配合,预紧端盖与密封内腔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钻机进行钻孔时,第三密封能够有效防止带压泥水从钎杆与密封内腔的缝隙中喷出,同时轴承能够有效地支撑密封内腔使其随钎杆一起转动,第一密封能够有效地保护轴承使其不受外界杂质的污染,第二密封、第四密封能够进一步提高钻机的密封效果。

Waterproof surge device for drilling ri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aterproof surge device of a drilling rig,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water gushing when drilling in a stratum with great water and soil pressure.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front fixing seat, front end of the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bolt hole, front end of the fixed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hell,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bearing and seal cavity, bearing with seal cavity is matched with the fixed bearing shell, fixed shell and the sealing end cover is connected, the first sea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ront end of the fixed seat and the sealing cavity, sealing the inne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third seals, third sealing and tightening end cover, preload end cover and the sealed cavity is movably connect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 the drilling rig, the third sea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ressurized slurry ejected from the drill rod and the sealing gap cavity, and the bearing can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sealing cavity rotates with the drill rod, the first seal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bearings from the contamination of impurities, seal, seal fourth seco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ealing effect of the dr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机防水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机施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钻机防水涌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钻机在水土压力较大的地层施工时,由于水土压力的作用,泥水会从钻机中冒出,形成水涌。涌进的泥水将导致机械设备的锈蚀、堵塞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同时清理水涌形成的污水将影响施工工期,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钻机防水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水土压力较大的地层进行钻孔时发生水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钻机防水涌装置,包括前端固定座,前端固定座上设有螺栓孔,前端固定座与固定外壳连接,固定外壳内设有轴承和密封内腔,轴承与密封内腔配合,轴承与固定外壳配合,固定外壳与密封端盖连接,前端固定座与密封内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密封内腔内设有第三密封,第三密封与预紧端盖配合,预紧端盖与密封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的密封内腔包括上内腔和下内腔,下内腔的直径小于上内腔的直径,第三密封位于上内腔,上内腔和下内腔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所述的前端固定座与固定外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固定外壳与密封端盖通过第一螺栓、第一垫片固定连接,预紧端盖与密封内腔通过第二螺栓、螺纹孔活动连接。所述的密封端盖与密封内腔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所述的固定外壳上设有注油杯和通孔,注油杯与通孔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钻机进行钻孔时,第三密封能够有效防止带压泥水从钎杆与密封内腔的缝隙中喷出,同时轴承能够有效地支撑密封内腔使其随钎杆一起转动,第一密封能够有效地保护轴承使其不受外界杂质的污染,第二密封、第四密封能够进一步提高钻机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端固定座、2-固定外壳、3-第一密封、4-注油杯、5-密封内腔、51-上内腔、52-下内腔、6-轴承、7-密封端盖、8-第一螺栓、9-第一垫片、10-预紧端盖、11-第二密封、12-第三密封、15-第二螺栓、16-第四密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钻机防水涌装置,包括前端固定座1,前端固定座1上设有螺栓孔,前端固定座1与固定外壳2连接,固定外壳2内设有轴承6和密封内腔5,轴承6与密封内腔5配合,轴承6与固定外壳2配合,固定外壳2与密封端盖7连接,前端固定座1与密封内腔5之间设有第一密封3,密封内腔5内设有第三密封12,第三密封12与预紧端盖10配合,预紧端盖10与密封内腔5活动连接。所述的密封内腔5包括上内腔51和下内腔52,下内腔52的直径小于上内腔51的直径,第三密封12位于上内腔51,上内腔51和下内腔52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16。所述的前端固定座1与固定外壳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固定外壳2与密封端盖7通过第一螺栓8、第一垫片9固定连接,预紧端盖10与密封内腔5通过第二螺栓15、螺纹孔活动连接。所述的密封端盖7与密封内腔5之间设有第二密封11。所述的固定外壳2上设有注油杯4和通孔,注油杯4与通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前端固定座1与球阀相连,钻杆穿过第三密封12,轴承6支撑密封内腔5使其随钎杆一起转动,通过第三密封12的弹性变形来密封钻杆与外部的缝隙,达到止水的效果。密封内腔5内设有螺纹孔,调节第二螺栓15在螺纹孔内的旋入量,调节预紧端盖10对第三密封12的预紧力,从而调节密封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钻机防水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机防水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固定座(1),前端固定座(1)上设有螺栓孔,前端固定座(1)与固定外壳(2)连接,固定外壳(2)内设有轴承(6)和密封内腔(5),轴承(6)与密封内腔(5)配合,轴承(6)与固定外壳(2)配合,固定外壳(2)与密封端盖(7)连接,前端固定座(1)与密封内腔(5)之间设有第一密封(3),密封内腔(5)内设有第三密封(12),第三密封(12)与预紧端盖(10)配合,预紧端盖(10)与密封内腔(5)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机防水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固定座(1),前端固定座(1)上设有螺栓孔,前端固定座(1)与固定外壳(2)连接,固定外壳(2)内设有轴承(6)和密封内腔(5),轴承(6)与密封内腔(5)配合,轴承(6)与固定外壳(2)配合,固定外壳(2)与密封端盖(7)连接,前端固定座(1)与密封内腔(5)之间设有第一密封(3),密封内腔(5)内设有第三密封(12),第三密封(12)与预紧端盖(10)配合,预紧端盖(10)与密封内腔(5)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防水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内腔(5)包括上内腔(51)和下内腔(52),下内腔(52)的直径小于上内腔(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良贺开伟赵万里周永举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