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容器洗脱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02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雷帕霉素容器洗脱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入式医疗装置,可利用该入式医疗装置局部递送一种或多种药物或治疗剂,以治疗多种病症,包括治疗生物有机体对所述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引入的反应。这些治疗剂可在受控和定向条件下从支架释放,使得所述一种或多种治疗剂到达正确的靶区,例如周边组织。

Rapamycin container eluting st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rapamycin container elution stent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can make use of the medical device into the local delivery of one or more drugs or therapeutic agent to treat a variety of disorders, including the treatment of organisms on the implanted medical devices is introduced. These therapeutic agents can be released from the stent under controlled and directional conditions so that the one or more therapeutic agents arrive at the correct target area, such as peripheral tiss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帕霉素容器洗脱支架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0年7月9日,申请号为201010228936.1,专利技术名称为“雷帕霉素容器洗脱支架”。专利技术背景1.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预防和治疗脉管疾病的治疗剂和/或治疗剂组合的局部给药,更具体地讲,涉及用于局部递送治疗剂和/或治疗剂组合的腔内医疗装置。2.相关领域的论述许多个体患有因灌注心脏及其他主要器官的血管逐渐阻塞而引起的循环系统疾病。在这些个体中,更严重的血管阻塞往往会导致高血压、缺血性损伤、中风或心肌梗塞。引起缺血性心脏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这种疾病会限制或阻碍冠状动脉血液流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一种旨在增加动脉血流量的医疗程序。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这种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因为与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相比,其成功率相对较高,并且具有微创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局限性是可能会在术后立即出现的急性血管闭塞和术后逐渐发生的再狭窄。另外,再狭窄是接受过隐静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身上出现的一种慢性疾病。急性闭塞的机理似乎与若干因素有关,并且可由血管回缩引起,进而导致动脉闭塞和/或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沿新打开的血管的受损部分沉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是由血管损伤引起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多种过程均会促进再狭窄过程,其中包括血栓形成、炎症、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释放、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虽然人们尚未完全了解再狭窄的准确机制,但已经知道再狭窄的一般特征。在正常动脉壁内,平滑肌细胞以每天约小于0.1%的速度缓慢增殖。血管壁内的平滑肌细胞以收缩表型存在,收缩表型的特征在于80%至90%的细胞质体积为收缩装置所占据。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游离核糖体极少,并且位于核周区域。细胞外基质包围在平滑肌细胞周围,并且富含据认为负责使平滑肌细胞保持收缩表型状态的类肝素氨基多糖(Campbell和Campbell,1985)。在血管成形术过程中,当冠状动脉内球囊导管受压扩张时,血管壁内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受到损害,引起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由血小板、侵入性巨噬细胞和/或白细胞释放或直接由平滑肌细胞释放的细胞衍生生长因子(例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凝血酶等)会在中膜平滑肌细胞内引起增殖和迁移反应。这些细胞会从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变化,合成表型的特征在于只具有少数收缩丝束以及具有大量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游离核糖体。增殖/迁移通常在伤后一到两天内开始,并且在此后数天达到顶峰(Campbell和Campbell,1987;Clowes和Schwartz,1985)。子细胞迁移到动脉平滑肌内膜层,并继续增殖和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蛋白质。增殖、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合成会持续进行,直到受损内皮层被修复,此时内膜中的增殖减缓,这通常发生在伤后7至14天内。新形成的组织称为新内膜。随后3至6个月内发生的血管进一步狭窄主要是由负性或缩窄型重塑引起的。在发生局部增殖和迁移的同时,炎性细胞附着到血管受损部位。在伤后3至7天内,炎性细胞迁移到血管壁更深层。在采用球囊损伤或支架(stent)植入的动物模型中,炎性细胞可以在血管受损部位停留至少30天(Tanaka等人,1993;Edelman等人,1998)。因此,炎性细胞存在并可能促进急性阶段和慢性阶段的再狭窄。已经检验了多种药剂在再狭窄中的假设抗增殖作用,这些药剂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表现出一定的活性。已经证明,某些药剂可以成功降低动物模型中内膜增生的程度,其中包括肝素和肝素片段(Clowes,A.W.andKarnovskyM.,Nature265:25-26,1977(Clowes,A.W.和KarnovskyM.,《自然》1977年第265期第25-26页);Guyton,J.R.etal.,Circ.Res.,46:625-634,1980(Guyton,J.R.等人,《循环研究》1980年第46期第625-634页);Clowes,A.W.andClowes,M.M.,Lab.Invest.52:611-616,1985(Clowes,A.W.和Clowes,M.M.,《实验室研究》1985年第52期第611-616页);Clowes,A.W.andClowes,M.M.,Circ.Res.58:839-845,1986(Clowes,A.W.和Clowes,M.M.,《循环研究》1986年第58期第839-845页);Majeskyetal.,Circ.Res.61:296-300,1987(Majesky等人,《循环研究》1987年第61期第296-300页);Snowetal.,Am.J.Pathol.137:313-330,1990(Snow等人,《美国病理学杂志》1990年第137期第313-330页);Okada,T.etal.,Neurosurgery25:92-98,1989(Okada,T.等人,《神经外科》1989年第25期第92-98页))、秋水仙素(Currier,J.W.etal.,Circ.80:11-66,1989(Currier,J.W.等人,《循环》1989年第80期第11-66页))、泰素(Sollot,S.J.etal.,J.Clin.Invest.95:1869-1876,1995(Sollot,S.J.等人,《临床研究杂志》1995年第95期第1869-1876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Powell,J.S.etal.,Science,245:186-188,1989(Powell,J.S.等人,《科学》1989年第245期第186-188页))、血管抑肽(Lundergan,C.F.etal.Am.J.Cardiol.17(Suppl.B):132B-136B,1991(Lundergan,C.F.等人,《美国心脏病学杂志》1991年第17期(增刊B)第132B-136B页))、环孢菌素A(Jonasson,L.etal.,Proc.Natl.,Acad.Sci.,85:2303,1988(Jonasson,L.等人,《美国科学院院刊》1988年第85期第2303页))、羊抗兔PDGF抗体(Ferns,G.A.A.,etal.,Science253:1129-1132,1991(Ferns,G.A.A.等人,《自然》1991年第253期第1129-1132页))、特比萘芬(Nemecek,G.M.etal.,J.Pharmacol.Exp.Thera.248:1167-1174,1989(Nemecek,G.M.等人,《药理学和实验治疗学杂志》1989年第248期第1167-1174页))、曲皮地尔(Liu,M.W.etal.,Circ.81:1089-1093,1990(Liu,M.W.等人,《循环》1990年第81期第1089-1093页))、曲尼司特(Fukuyama,J.etal.,Eur.J.Pharmacol.318:327-332,1996(Fukuyama,J.等人,《欧洲病理学杂志》1996年第318期第327-332页))、干扰素-γ(Hansson,G.K.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雷帕霉素容器洗脱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填药容器洗脱植入式医疗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螺旋中段,所述螺旋中段由大致正弦排列的具有交替取向的支柱形成,所述支柱被构造为具有通过可延展的铰合部连接的恒定螺距(pitch),所述螺旋中段包含几何上自对称的重复支柱串;第一和第二环状末端段,所述末端段具大致正弦排列的具有交替取向的支柱,所述支柱通过可延展的铰合部连接;以及第一和第二过渡段区域,其中支柱无重复性或几何自对称性,所述第一和第二过渡区域具有可变螺距并由通过可延展的铰合部连接的大致正弦排列的具有交替取向的支柱形成,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过渡区域在所述螺旋中段和所述第一和第二环状末端段之间形成节距的渐降;所述第一和第二环状末端段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螺旋过渡段连接至所述螺旋中段,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支柱具有至少一个容器;以及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mTOR抑制剂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所述组合物沉积到所述至少一个容器中并被构造成在腔外方向洗脱所述mTOR抑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2009.07.09 US 12/5000431.一种填药容器洗脱植入式医疗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螺旋中段,所述螺旋中段由大致正弦排列的具有交替取向的支柱形成,所述支柱被构造为具有通过可延展的铰合部连接的恒定螺距(pitch),所述螺旋中段包含几何上自对称的重复支柱串;第一和第二环状末端段,所述末端段具大致正弦排列的具有交替取向的支柱,所述支柱通过可延展的铰合部连接;以及第一和第二过渡段区域,其中支柱无重复性或几何自对称性,所述第一和第二过渡区域具有可变螺距并由通过可延展的铰合部连接的大致正弦排列的具有交替取向的支柱形成,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过渡区域在所述螺旋中段和所述第一和第二环状末端段之间形成节距的渐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陆TM阮TL帕克GW斯蒂斯布拉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卡迪纳尔健康五一五瑞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