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叶苦丁球茶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88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叶苦丁球茶及加工工艺,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杀青和炒制,炒制包括:A、制包装层,在布袋中装入铁粉,将布袋的开口封闭,并在布袋上开通孔;B、制作模体,取第一空心球,在第一空心球内设置第二空心球,在第二空心球与第一空心球之间连接数根通管,将一根通管向第一空心球外侧延伸形成灌注口,在灌注口上设阀门;C、制作载体,由灌注口注水,水将灌注口填满后,关闭阀门,将模体冷冻,水凝结成冰后形成载体,载体包括冰球和针刺部,D、制作茶球,将茶叶包在冰球外,令针刺部穿透茶叶,并将包装层包在茶叶外;E、炒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球茶为空心结构且表面具有若干孔,茶色鲜艳。

Lobular Kudingcha tea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discloses a technique for small leaf Kuding tea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ball, withering, rolling, fermentation, steaming and frying, stir frying, including: A packaging layer, into the bag in the bag will iron, opening, and opened a hole in the bag, B; make the first die body, a hollow ball, second ball in the first set of hollow hollow ball,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e first hollow ball hollow ball connections through pipes, a pipe extends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hollow ball valve is arranged in the formation of perfusion, perfusion port; C, made by the carrier, filling mouth water, water will fill the filling mouth after the closure of the valve, the phantom frozen into ice formation, water carrier, carrier including ice hockey and Acupuncture Department, D, making tea, tea will be wrapped in ice hockey, the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through tea, and The packing layer is wrapped outside the tea; E and fried. The ball tea made by the invention is hollow structure, and the surface has a plurality of holes, and the brown tea is bright colo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叶苦丁球茶及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小叶苦丁球茶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茶叶的制作工艺流程通常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炒制,加工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在对茶叶进行炒制时,由于干燥箱内温度较高,茶叶中的水分不断蒸发,而未能及时处理,使茶叶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造成茶叶中的茶多酚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与空气接触而发生酶促氧化,使茶多酚变成茶黄素、茶红素或者茶褐素,致使茶叶色泽变成黄绿色甚至红褐色,从而造成茶色流失,这个色泽在当今广泛崇尚绿色的消费时代,尚不能令消费者满意,也广被认为是产品档次低端的因子,十分影响茶叶的品质。为此,在确保产品优良特性的基础上,保持干茶的色泽,必将成为茶叶加工领域今后发展的方向,也必将成为茶叶生产者所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小叶苦丁球茶及加工工艺,以保护茶叶的色泽,防止茶色大量流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叶苦丁球茶的加工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杀青和炒制,炒制步骤中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制作包装层,取布袋,在布袋中装入铁粉,将布袋的开口封闭后制成铁粉袋,在铁粉袋上开数个通孔,通孔贯穿铁粉袋,用热轧机将通孔的边沿热封制成包装层;B、制作模体,取第一空心球,第一空心球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左半壳和第一右半壳,在第一空心球的内部设置第二空心球,第二空心球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左半壳和第二右半壳,在第二左半壳与第一左半壳之间、第二右半壳与第一右半壳之间连接数根均匀分布的通管,通管均沿第一空心球的径向延伸,通管均与第二空心球内部连通,通管在第二空心球上均匀分布,将其中一根通管穿过第一空心球的侧壁并向第一空心球的外侧延伸形成灌注口,在灌注口上设置阀门;C、制作载体,打开阀门,由灌注口向第二空心球内注水,水将灌注口填满后,将阀门关闭,然后将模体置于冷冻室内进行冷冻,水凝结成冰后形成载体,载体包括冰球和在冰球上均匀分布的针刺部,将模具拆开,取出载体;D、制作茶球,将杀青后的茶叶包裹在载体上冰球的外部形成茶叶层,令载体的针刺部穿透茶叶层,并将包装层包裹在茶叶层的外部,使针刺部穿过包装层上的通孔制成茶球;E、炒制,将茶球放入炒茶机中进行烘炒。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由灌注口向第二空心球内灌水时,水同时流入第二空心球和数根通管内,当水凝结成冰后,形成具有放射状的多个支角的冰球。将茶叶包裹在载体外部形成茶叶层,并将装有铁粉的包装层包裹在茶叶层的外部形成茶球。将茶球进行烘炒时,包装层中的铁粉主要具有以下作用:1、充当茶球的抗氧化剂,防止茶叶被高度氧化,从而保持茶色鲜艳;2、铁粉将茶叶中散发的水分及时吸收,保持茶球内的干燥程度,从而为茶叶烘炒提供干燥环境,保护茶叶的色泽;3、铁粉本身为金属物质,能够在热传导的作用下聚集热量,从而提升茶球内烘炒的温度,提高茶球的烘炒效率;4、铁粉吸收茶叶散发的水分后,散发大量的热量,从而提升烘炒温度,利于茶叶加工。烘炒时,载体在高温作用下逐渐融化成水,使茶叶形成空心的球茶。由于载体具有针刺部,针刺部是穿过茶叶层的,因此,针刺部融化后,在茶叶层上留下多个孔,一方面利于茶球内的水分向外散发,防止茶叶积水变质;另一方面能够利于球茶内部的茶香散发,达到提香的目的;并且在用球茶泡茶时,水由孔流入球茶中,利于茶叶的充分冲泡,使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大量流出,而便于人体饮用吸收;此外,球茶内部进水后重量加重,而能够沉于水底,从而便于人单独饮用上层的茶水。载体融化后的水一部分被铁粉直接吸收,另一部分由茶球上的孔流向茶球的外部,被炒茶机内的高温蒸发,由此实现水的快速排放,从而保持茶叶处于干燥环境中,而保证茶叶的高质量加工。并且载体在茶叶层的内部形成导热结构,当载体融化成水时,水具有的高温能够对茶叶进行水浴均匀加热,利于茶叶的均匀炒熟,保证茶质的统一。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D中,在载体的外部涂覆蜂蜜,再将茶叶包裹在载体上。蜂蜜一方面能够实现茶叶与茶叶间、茶叶与载体间的有效粘附,保证茶球的成型效果,另一方面当载体融化成水后,蜂蜜被水冲淡和冲散,而粘附于茶球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从而实现茶叶和蜂蜜的混合加工,一方面能够利用蜂蜜干燥后的硬度对茶叶形成支撑限制,防止茶叶大量破碎,提升茶叶的完整度,另一方面能够利用蜂蜜的甜味调节茶叶冲泡时的苦涩感,便于人体饮用,此外,由于蜂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能够提高茶叶的综合营养,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E中,将茶球投入炒茶机中,向炒茶机内通入热风,对茶叶进行气动式烘炒。利用热风吹动茶叶进行气动式自动翻炒,而不是机械式搅动翻炒,能够防止机械式搅拌机构对茶球的外形造成破坏,利于茶球的成型,提升加工质量。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D中,将包装层包裹在茶叶层上时,在包装层相接的首尾两端之间留出缝隙。缝隙一方面利于载体融化后水的快速流出,防止茶球内积水,另一方面能够便于加工后包装层的脱落与分离。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完成步骤E后,用磁铁吸附包装层,将包装层取出。炒制时,载体的针刺部融化后,包装层失去针刺部的阻挡限制而逐渐从茶叶上脱落而与茶叶自动分离。用磁铁吸附包装层,实现包装层的取出,从而便于茶叶的后续处理。一种小叶苦丁球茶,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加工工艺制成,球茶为空心结构且表面具有多孔。一方面能够利于球茶内部的茶香散发,达到提香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用球茶泡茶时,水由孔流入球茶中,利于茶叶的充分冲泡,使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大量流出,而便于人体饮用吸收;此外,球茶内部进水后重量加重,而能够沉于水底,从而便于人单独饮用上层的茶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茶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苦丁球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空心球1、第二空心球2、通管3、灌注口4、阀门5、冰球6、针刺部7、蜂蜜层8、茶叶层9、茶球10、包装层11、球茶12。一种小叶苦丁球茶,如图3所示,球茶12为空心结构且表面具有多孔。这样的结构,一方面利于茶球10内的水分向外散发,防止茶叶在加工时积水而变色变质;另一方面能够利于球茶12内部的茶香散发,达到提香的目的;并且在用球茶12泡茶时,水由孔流入球茶12中,利于茶叶的充分冲泡,使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大量流出,而便于人体饮用吸收;此外,球茶12内部进水后重量加重,而能够沉于水底,从而便于人单独饮用上层的茶水。一种小叶苦丁球茶的加工工艺,包括:1、萎凋,将茶叶平铺于通风的室内进行自然萎凋,避免阳光直射;2、揉捻,用揉捻机进行揉捻;3、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平铺于发酵框内,并将发酵框置于发酵室内进行发酵;4、杀青,将发酵后的茶叶倒入蒸汽杀青机中进行杀青;5、炒制,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制作包装层11,取布袋,在布袋中装入铁粉,将布袋的开口封闭后制成铁粉袋,在铁粉袋上开数个通孔,通孔贯穿铁粉袋,用热轧机将通孔的边沿热封制成包装层11;B、制作模体,如图1所示,取第一空心球1,第一空心球1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左半壳和第一右半壳,在第一空心球1的内部设置第二空心球2,第二空心球2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二左半壳和第二右半壳,在第二左半壳与第一左半壳之间、第二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叶苦丁球茶及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叶苦丁球茶的加工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杀青和炒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步骤中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制作包装层,取布袋,在布袋中装入铁粉,将布袋的开口封闭后制成铁粉袋,在铁粉袋上开数个通孔,通孔贯穿铁粉袋,用热轧机将通孔的边沿热封制成包装层;B、制作模体,取第一空心球,第一空心球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左半壳和第一右半壳,在第一空心球的内部设置第二空心球,第二空心球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左半壳和第二右半壳,在第二左半壳与第一左半壳之间、第二右半壳与第一右半壳之间连接数根均匀分布的通管,通管均沿第一空心球的径向延伸,通管均与第二空心球内部连通,通管在第二空心球上均匀分布,将其中一根通管穿过第一空心球的侧壁并向第一空心球的外侧延伸形成灌注口,在灌注口上设置阀门;C、制作载体,打开阀门,由灌注口向第二空心球内注水,水将灌注口填满后,将阀门关闭,然后将模体置于冷冻室内进行冷冻,水凝结成冰后形成载体,载体包括冰球和在冰球上均匀分布的针刺部,将模具拆开,取出载体;D、制作茶球,将杀青后的茶叶包裹在载体上冰球的外部形成茶叶层,令载体的针刺部穿透茶叶层,并将包装层包裹在茶叶层的外部,使针刺部穿过包装层上的通孔制成茶球;E、炒制,将茶球放入炒茶机中进行烘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叶苦丁球茶的加工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杀青和炒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步骤中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制作包装层,取布袋,在布袋中装入铁粉,将布袋的开口封闭后制成铁粉袋,在铁粉袋上开数个通孔,通孔贯穿铁粉袋,用热轧机将通孔的边沿热封制成包装层;B、制作模体,取第一空心球,第一空心球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左半壳和第一右半壳,在第一空心球的内部设置第二空心球,第二空心球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左半壳和第二右半壳,在第二左半壳与第一左半壳之间、第二右半壳与第一右半壳之间连接数根均匀分布的通管,通管均沿第一空心球的径向延伸,通管均与第二空心球内部连通,通管在第二空心球上均匀分布,将其中一根通管穿过第一空心球的侧壁并向第一空心球的外侧延伸形成灌注口,在灌注口上设置阀门;C、制作载体,打开阀门,由灌注口向第二空心球内注水,水将灌注口填满后,将阀门关闭,然后将模体置于冷冻室内进行冷冻,水凝结成冰后形成载体,载体包括冰球和在冰球上均匀分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长远余吉江刘显明
申请(专利权)人:余庆县玉笏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