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565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包括:缓启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与负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缓启动电路和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相结合,先通过缓启动电路抑制电源接入瞬间产生的大电流和电压脉冲,再通过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对负载实现过压、过流保护,从而大大减少了充电过程中烧坏元器件的情况,进而减小了移动终端的安全隐患,且延长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Power interfac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wer interfac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a mobile terminal. Power interface protection circuit includes a slow start circuit comprises a first input and a first output end, the first input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electric power interface;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including second input and second output, the second input and the first output e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y the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load for second. The slow start circuit and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combined by the utility model, first through the slow high current and voltage starting circuit to suppress the power generated by pulse access, then 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current protection to realize load pressure, the overvoltage,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the burn components in the process of charging, and then decreased the security of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mobile terminal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源接口保护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在充电的过程中容易由于过电压、过电流造成元器件的永久性损坏,因此一般在电源接口与负载之间设有保护电路。但现有技术的保护电路保护效果不佳,仍存在充电过程中烧坏元器件的情况,严重时会引发火灾,致使移动终端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保护效果不佳,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其特点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缓启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与负载连接。较佳地,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TVS二极管,所述TVS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较佳地,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防浪涌二极管,所述防浪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与所述TVS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较佳地,所述缓启动电路还包括P沟道MOS管、第一电阻和电容;所述P沟道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栅极与所述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栅极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00KΩ,电容为4.7μF。较佳地,所述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过压过流保护芯片、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过压过流保护芯片的最大电流设置引脚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故障指示输出引脚和打开电源输出引脚均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输入引脚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输出引脚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接地引脚接地。较佳地,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1KΩ,第三电阻的阻值为1KΩ。较佳地,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较佳地,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输出接口,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通过所述输出接口与负载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缓启动电路和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相结合,先通过缓启动电路抑制电源接入瞬间产生的大电流和电压脉冲,再通过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对负载实现过压、过流保护,从而大大减少了充电过程中烧坏元器件的情况,进而减小了移动终端的安全隐患,且延长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包括缓启动电路2和过压过流保护电路3。缓启动电路2包括第一输入端21和第一输出端22,过压过流保护电路3包括第二输入端31和第二输出端32。第一输入端21与电源接口1电连接,第二输入端31与第一输出端22电连接,第二输出端32与负载4连接。其中,负载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池或其他元器件。当然本实施例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不仅仅可以对移动终端实现保护,也可对其他终端设备进行保护,则负载还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充电电池或其他元器件。当对负载进行供电或充电时,移动终端的电源接口1通过充电器连接供电源(一般是220V民用电网),缓启动电路能够抑制电源接入瞬间产生的大电流和电压脉冲,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对负载实现过压、过流保护,从而本实施例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大大减少了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烧坏元器件的情况,进而减小了移动终端的安全隐患,且延长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缓启动电路2还包括P沟道MOS管、第一电阻R1和电容C,P沟道MOS管的源极与电容C的一端电连接,栅极与电容C的另一端及第一输出端22电连接,栅极还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漏极与第一输入端21电连接。过压过流保护电路3包括过压过流保护芯片33、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过压过流保护芯片的最大电流设置引脚ISET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故障指示输出引脚FLAGB和打开电源输出引脚ON均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输入端31电连接,输入引脚VIN与第二输入端31电连接,输出引脚VOUT与第二输出端32电连接,接地引脚GND接地。其中,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00KΩ,第二电阻的阻值为1KΩ,第三电阻的阻值为1KΩ,电容为4.7μF。本实施例中,缓启动电路主要通过P沟道MOS管以及相移电路(RC滤波器)来实现用于抑制电源接入瞬间产生的大电流和电压脉冲。过压过流保护芯片可实时监测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当输入电压或者输入电流超过设定标准之后,则会主动切断电路,达到保护负载的效果。为了便于保护电路的安装及拆卸,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还可包括输入接口5和输出接口6。从而第一输入端21通过输入接口5与电源接口1电连接,第二输出端32通过输出接口6与负载4连接。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如图3所示,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还包括TVS二极管D1,TVS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与第一输出端22和第二输入端31电连接。TVS二极管可起到防静电保护作用,即能防护人体自带的静电对负载造成的损伤。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为缓启动电路、防TVS二极管以及过压过流保护电路,能过滤电源接入负载瞬间产生的大电流和电压脉冲,能防护人体静电对负载造成的损伤,且能抑制长时间的异常电压、电流输入,从而,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能在终端充电时,对其起到较全面的保护。实施例4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如图4所示,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还包括防浪涌二极管D2,防浪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负极与TVS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二输入端31电连接。防浪涌二极管可抑制供电源输入的电源中存在的电流脉冲。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为缓启动电路、防TVS二极管、防浪涌二极管以及过压过流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布局按照故障可能发生的优先级以及防护重要性进行布置。在日常使用中,最容易在电源接入瞬间产生的大电流和电压脉冲,故将缓启动电路放置在第一位。其次,是人体静电对负载造成的损伤,则将TVS放置在第二位。接着,是供电源(一般是220V民用电网)的浪涌电流,浪涌电流具备一定延时(20us-50us)的大电流脉冲,流入终端时,可能会对终端造成物理损坏,故将防浪涌二极管放在第三位。通过前面三道保护,只遗留了高电流、高电压异常部分,过压过流保护电路能抑制长时间的异常电压、电流输入,故将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放在第四位。从而,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能在终端充电时,对其起到全面的保护。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电源接口、充电电池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电源接口通过电源接口保护电路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对移动终端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从而大大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保护电路包括:缓启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与负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保护电路包括:缓启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与负载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TVS二极管,所述TVS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防浪涌二极管,所述防浪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与所述TVS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电路还包括P沟道MOS管、第一电阻和电容;所述P沟道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栅极与所述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栅极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接口保护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