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404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包括红外发送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红外发送电路包括定时器IC1、发光二极管VD1、发光二极管VD2和三极管VT1,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IC2和电容C16,数码显示电路包括双七段数码管IC4、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包括放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电阻R6,按键电路包括按键S1、按键S2和按键S3,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IC3、电阻R14和电阻R15。通过使用AT89C51单片机、定时器NE555A等,简化了电路运算逻辑,提高了电路的控制精度,且由于单片机AT89C51、定时器NE555A等核心元件价格便宜,极大的控制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包括红外发送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红外发送电路包括定时器IC1、发光二极管VD1、发光二极管VD2和三极管VT1,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IC2和电容C16,数码显示电路包括双七段数码管IC4、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包括放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电阻R6,按键电路包括按键S1、按键S2和按键S3,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IC3、电阻R14和电阻R15。通过使用AT89C51单片机、定时器NE555A等,简化了电路运算逻辑,提高了电路的控制精度,且由于单片机AT89C51、定时器NE555A等核心元件价格便宜,极大的控制了成本。【专利说明】 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具体是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
技术介绍
在通信系统中,常利用非电信号来传递控制信号和数据,以实现遥控或遥测的功能红外通信,具有控制简单、实施方便,传输可靠性高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通信方式。红外通信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发送端采用脉时调制方式,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并驱动红外接收器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接收端将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存在多种形式,大多存在逻辑复杂、控制延迟和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逻辑简单且控制精准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逻辑简单、控制精准且成本低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包括红外发送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红外发送电路产生38kHz的脉冲序列作为载波信号并通过发光二极管VDl和发光二极管VD2向外发射950nm的红外光束,红外发送电路包括定时器ICl、发光二极管VDl、发光二极管VD2和三极管VTl ;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到单片机,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IC2和电容C16;所述数码显示电路显示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数码显示电路包括双七段数码管IC4、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 ;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通过发出不同组合的光得到不同的显示状态,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包括放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电阻R6 ;所述按键电路控制红外信号的产生,按键电路包括按键S1、按键S2和按键S3 ;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控制整个电路的信号转换流程,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IC3、电阻R14和电阻R15。 所述单片机IC3引脚TXD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l基极,三极管VTl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l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电阻R3、电阻R2、接地电容Cl、定时器ICl引脚7和定时器ICl引脚6,所述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2另一端连接定时器ICl引脚8和电源VCC,电阻R3另一端连接定时器ICl引脚2,定时器ICl引脚3依次连接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l和接地电阻R1,定时器ICl引脚5连接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定时器ICl引脚I并接地,所述单片机IC3引脚Xl分别连接晶振U和电容C3,电容C3另一端连接电容C4并接地,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晶振U和单片机IC3引脚X2,单片机IC3引脚P32?P35均分别对应连接接地按键SI?S4,单片机IC3引脚PlO?P17分别对应连接电阻R6?R13,电阻R6?R13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3?DlO负极,二极管D3?DlO正极均连接电源VCC,所述单片机IC3引脚POO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b,单片机IC3引脚POl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f,单片机IC3引脚P02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a,单片机IC3引脚P03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g,单片机IC3引脚P04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d,单片机IC3引脚P05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h,单片机IC3引脚P06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e,单片机IC3引脚P07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C,单片机IC3引脚P26连接电阻R14,电阻R1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集电极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10,三极管VT2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19和三极管VT3发射极,电阻R19另一端连接电源VCC,三极管VT3集电极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5,三极管VT3基极通过电阻R15连接到单片机IC3引脚P27,单片机IC3引脚RESET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6和电容C5,电容C5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单片机IC3引脚EA/VP连接电源VCC,单片机IC3引脚RXD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7和红外接收器IC2引脚I,红外接收器IC2引脚2接地,红外接收器IC2引脚3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6和电阻R18,电阻R18另一端连接电源VCC。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时器ICl为NE555A,所述红外接收器IC2为T0SP1738,所述单片机IC3为AT89C51,所述双七段数码管IC4为DPY双位七段共阳数码管。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键SI为开始键,所述按键S4为功能确认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AT89C51单片机、定时器NE555A等,简化了电路运算逻辑,提高了电路的控制精度,且由于单片机AT89C51、定时器NE555A等核心元件价格便宜,极大的控制了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包括红外发送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红外发送电路产生38kHz的脉冲序列作为载波信号并通过发光二极管VDl和发光二极管VD2向外发射950nm的红外光束,红外发送电路包括定时器IC1、发光二极管VD1、发光二极管VD2和三极管VTl ;红外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到单片机,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IC2和电容C16;数码显示电路显示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数码显示电路包括双七段数码管IC4、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 ;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通过发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包括红外发送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送电路产生38kHz的脉冲序列作为载波信号并通过发光二极管VD1和发光二极管VD2向外发射950nm的红外光束,红外发送电路包括定时器IC1、发光二极管VD1、发光二极管VD2和三极管VT1;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到单片机,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IC2和电容C16;所述数码显示电路显示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数码显示电路包括双七段数码管IC4、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通过发出不同组合的光得到不同的显示状态,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包括放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电阻R6;所述按键电路控制红外信号的产生,按键电路包括按键S1、按键S2和按键S3;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控制整个电路的信号转换流程,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1C3、电阻R14和电阻R15;所述单片机IC3引脚TXD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基极,三极管VT1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电阻R3、电阻R2、接地电容C1、定时器IC1引脚7和定时器IC1引脚6,所述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2另一端连接定时器IC1引脚8和电源VCC,电阻R3另一端连接定时器IC1引脚2,定时器IC1引脚3依次连接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1和接地电阻R1,定时器IC1引脚5连接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定时器IC1引脚1并接地,所述单片机IC3引脚X1分别连接晶振U和电容C3,电容C3另一端连接电容C4并接地,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晶振U和单片机IC3引脚X2,单片机IC3引脚P32~P35均分别对应连接接地按键S1~S4,单片机IC3引脚P10~P17分别对应连接电阻R6~R13,电阻R6~R13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3~D10负极,二极管D3~D10正极均连接电源VCC,所述单片机IC3引脚P00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b,单片机IC3引脚P01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f,单片机IC3引脚P02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a,单片机IC3引脚P03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g,单片机IC3引脚P04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d,单片机IC3引脚P05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h,单片机IC3引脚P06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e,单片机IC3引脚P07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c,单片机IC3引脚P26连接电阻R14,电阻R1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集电极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10,三极管VT2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19和三极管VT3发射极,电阻R19另一端连接电源VCC,三极管VT3集电极连接双七段数码管IC4引脚5,三极管VT3基极通过电阻R15连接到单片机IC3引脚P27,单片机IC3引脚RESET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6和电容C5,电容C5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单片机IC3引脚EA/VP连接电源VCC,单片机IC3引脚RXD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7和红外接收器IC2引脚1,红外接收器IC2引脚2接地,红外接收器IC2引脚3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6和电阻R18,电阻R18另一端连接电源VC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杰殷宪峰李云东张建华张庆合田振峰张勇李岩林黄宜军贺敬波李阳李滨武楠黄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