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LC并联谐振深度限流装置,包括谐振电容器C、限流电抗器L,高速涡流开关K0,隔离刀闸G1、G2、G3,所述谐振电容器C的进线端经隔离刀闸G1与配电柜的进线端AL1相连,谐振电容器C的出线端经隔离刀闸G2与配电柜的出线端AL2相连,所述限流电抗器L并联于谐振电容器C的两端,隔离刀闸G3的一端与隔离刀闸G1的进线端相连,隔离刀闸G3的出线端与隔离刀闸G2的出线端相连,所述高速涡流开关K0并联于谐振电容器C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过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形成并联谐振,能有效限制短路的强度,大大减小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C并联谐振深度限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配电设备限流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C并联谐振深度限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电负荷的急剧增长,电网容量的增大,不断增大的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冲击越来越大;同时,现有的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已难以满足开断巨大短路电流。因此为解决这一重大难题,限流电抗器被串接回路中的方式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输配电系统中。限流电抗器串联在回路中虽可限制短路电流强度,减小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冲击,以及维持母线电压,避免短路故障的进一步扩大。但串联限流电抗器却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限流电抗器串联回路中产生巨大的无功损耗也给用户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其次,在选取限流电抗器的电抗值时,往往存在着满足限制短路电流的要求后,额定电流下用户端电压过低的矛盾。电力系统输配电网的长距离输送过程中,输电线路也会产生感抗,实质上已等同形成了一种隐形、潜在的串接用户负载回路中的电抗器,同样造成用户端电压降低,同时又有较大的无功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C并联谐振深度限流装置,该限流装置通过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形成并联谐振,能大大减小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冲击,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谐振电容器C、限流电抗器L,高速涡流开关K0,隔离刀闸G1、G2、G3,所述谐振电容器C的进线端经隔离刀闸G1与配电柜的进线端AL1相连,谐振电容器C的出线端经隔离刀闸G2与配电柜的出线端AL2相连,所述限流电抗器L并联于谐振电容器C的两端,隔离刀闸G3的一端与隔离刀闸G1的进线端相连,隔离刀闸G3的出线端与隔离刀闸G2的出线端相连,所述高速涡流开关K0并联于谐振电容器C的两端。上述方案中,所述限流阻尼器RL由电感L和电阻R相并联组成,限流阻尼器RL的进行端与谐振电容器C的进线端相连,限流阻尼器RL的出线端与高速涡流开关K0的进线端相连。上述方案中,所述高速涡流开关K0为真空灭弧室灭弧断路器。上述方案中,所述高速涡流开关K0通过安装于配电柜中的控制器控制其开断。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LC并联谐振深度限流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过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形成并联谐振,能有效限制短路的强度,大大减小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气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LC并联谐振深度限流装置,包括谐振电容器C、放电阻尼器RL及限流电抗器L,谐振电容器C的进线端与配电柜的进线端AL1相连,谐振电容器C的出线端与配电柜的出线端AL2相连,谐振电抗器L的进线端与谐振电容器C的进线端相连,其出线端与谐振电容器C的出线端相连。该谐振电容器C用于与限流电抗器L构成并联谐振,形成无穷大阻抗,将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限制彻底,大大减小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冲击。放电阻尼器RL的进线端与谐振电容器C的进线端相连,放电阻尼器RL的出线端经高速涡流开关K0与谐振电容器C的出线端相连。本实施例中,限流阻尼器RL由电感L和电阻R相并联组成。该放电阻尼器RL用于限制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的放电冲击电流,防止限流电抗器L和谐振电容器C由于过流而损坏,大大提高了限流电抗器L和谐振电容器C的投入限流的频率。限流阻尼器RL由电感L和电阻R相并联组成,限流阻尼器RL的进行端与谐振电容器C的进线端相连,限流阻尼器RL的出线端与高速涡流开关K0的进线端相连。高速涡流开关K0为真空灭弧室灭弧断路器,该高速涡流开关K0通过安装于配电柜中的控制器控制其开断。工作原理:正常运行时,负载回路中串接的限流电抗器L和谐振电容器C由高速涡流开关K0短接,不会给用户造成任何的经济负担,实现限流电抗器L零损耗的经济目的。限流电抗器L和谐振电容器C短接后,使得在正常供电运行状态下,无论负载如何变化,使用户负载端电压等于母线电压。当发生短路故障时,高速涡流开关K0在2ms内分闸,使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快速的串接回路中,谐振电容器C与限流电抗器L构成并联谐振,形成无穷大阻抗,将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限制彻底,大大减小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冲击,有效限制短路电流的强度。当短路故障解除后,系统中控制器立即向高速涡流开关K0发出合闸命令,高速涡流开关K0能在2ms以内迅速短接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当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被保护后,限流阻尼器RL立即对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放电,释放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储存的电能,防止限流电抗器L和谐振电容器C由于过流而损坏,大大提高了限流电抗器L和谐振电容器C的投入限流的频率。通过隔离刀闸G1、G2、G3实现不停电检修,减小日常检修和故障检修的停电范围,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避免了因停电检修带来经济损失。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LC并联谐振深度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谐振电容器C、限流电抗器L,高速涡流开关K0,隔离刀闸G1、G2、G3,所述谐振电容器C的进线端经隔离刀闸G1与配电柜的进线端AL1相连,谐振电容器C的出线端经隔离刀闸G2与配电柜的出线端AL2相连,所述限流电抗器L并联于谐振电容器C的两端,隔离刀闸G3的一端与隔离刀闸G1的进线端相连,隔离刀闸G3的出线端与隔离刀闸G2的出线端相连,所述高速涡流开关K0并联于谐振电容器C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C并联谐振深度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谐振电容器C、限流电抗器L,高速涡流开关K0,隔离刀闸G1、G2、G3,所述谐振电容器C的进线端经隔离刀闸G1与配电柜的进线端AL1相连,谐振电容器C的出线端经隔离刀闸G2与配电柜的出线端AL2相连,所述限流电抗器L并联于谐振电容器C的两端,隔离刀闸G3的一端与隔离刀闸G1的进线端相连,隔离刀闸G3的出线端与隔离刀闸G2的出线端相连,所述高速涡流开关K0并联于谐振电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张国勇,宋安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