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及含有该燃烧室的燃气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093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及含有该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燃烧室包括上下相连的燃烧室头部、燃烧室筒体,燃烧室头部包括副燃气机构、环绕设置在副燃气机构外部的主燃气机构以及设置在副燃气机构及主燃气机构上方的空气入口,燃烧室筒体包括分别与副燃气机构、主燃气机构、空气入口相连通的内火焰筒以及环绕设置在内火焰筒外部并与空气入口相连通的外火焰筒,内火焰筒的底部设有燃烧室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氮氧化物排放,提高燃烧效率,并实现燃烧室在40‑100%下的宽负荷低排放高效率稳定运行,且通过调节主燃气管及副燃气管内的燃气流量,能够在简单循环和带回热循环之间灵活转换,经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及含有该燃烧室的燃气轮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轮机
,涉及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及含有该燃烧室的燃气轮机。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其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进而将燃料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燃烧室作为燃气轮机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其燃烧稳定性和低氮排放性能在额定负荷与部分负荷工况下同样重要。目前,燃烧室的设计大多是按照额定负荷条件设计。在以电力为目标需求的大型常规供能系统中,燃气轮机在大部分时间内在额定负荷工况下运行,以发挥其最优性能。但是,当以微型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或特种车辆在实际运行时,燃烧室并不会始终处于额定负荷工况,而燃烧室在部分负荷工况下,其排放的污染物浓度、燃烧室的燃烧效率等性能均会变差,如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因而需要一种能够满足宽负荷运行的燃烧室。此外,燃气轮机机组常常会与其他余热利用设备联用或增加回热器,以提高其热效率,使得燃烧室可能会在两种模式下运行,即简单循环(针对燃气轮机机组,不带回热器)和带回热循环。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运行情况分别设计燃烧室,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而两种燃烧室无法交叉使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及含有该燃烧室的燃气轮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该燃烧室包括上下相连的燃烧室头部、燃烧室筒体,所述的燃烧室头部包括副燃气机构、环绕设置在副燃气机构外部的主燃气机构以及设置在副燃气机构及主燃气机构上方的空气入口(5),所述的燃烧室筒体包括分别与副燃气机构、主燃气机构、空气入口(5)相连通的内火焰筒(2)以及环绕设置在内火焰筒(2)外部并与空气入口(5)相连通的外火焰筒(1),所述的内火焰筒(2)的底部设有燃烧室出口(6),燃气分别经副燃气机构、主燃气机构进入内火焰筒(2)内部,并与由空气入口(5)进入的空气混合后燃烧,最后经燃烧室出口(6)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该燃烧室包括上下相连的燃烧室头部、燃烧室筒体,所述的燃烧室头部包括副燃气机构、环绕设置在副燃气机构外部的主燃气机构以及设置在副燃气机构及主燃气机构上方的空气入口(5),所述的燃烧室筒体包括分别与副燃气机构、主燃气机构、空气入口(5)相连通的内火焰筒(2)以及环绕设置在内火焰筒(2)外部并与空气入口(5)相连通的外火焰筒(1),所述的内火焰筒(2)的底部设有燃烧室出口(6),燃气分别经副燃气机构、主燃气机构进入内火焰筒(2)内部,并与由空气入口(5)进入的空气混合后燃烧,最后经燃烧室出口(6)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燃气机构包括副燃气管(3)以及与副燃气管(3)相连通的中心体(10),该中心体(10)的内部设有副燃气腔(17),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副燃气喷射孔(13),所述的副燃气腔(17)通过副燃气喷射孔(13)与内火焰筒(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燃气机构包括环绕设置在中心体(10)外部的环形管(20)以及与环形管(20)相连通的主燃气管(4),所述的环形管(20)的内部设有主燃气腔(16),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内主燃气喷射孔(14),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外主燃气喷射孔(15),所述的主燃气腔(16)分别通过内主燃气喷射孔(14)、外主燃气喷射孔(15)与内火焰筒(2)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超朱彤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