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水箱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5997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射水箱循环系统,射水箱下部的出水口经管道连接射水泵,所述射水泵输出的冷却水回送至射水箱,所述射水箱设有注水管,所述射水箱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向下引水至溢流水箱,所述溢流水箱通过溢流泵泵水至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出水口输送冷却水至射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系统能够自动的补水、排水,并且能够使射水箱内的水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保证蒸汽冷凝效果,提高了整套发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有助于节约用水量。

Water tank circula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t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fire water tank connecting lower outlet water jet pump through a pipeline, cooling water back to the water tank to shoot water jet pump output, the injection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water injection, the injection water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overflow, the overflow port through the overflow pipe down to the overflow diversion the water tank, the overflow tank through the overflow pump water to the cooling tower, the cooling tower outlet pipe cooling water tank to shoo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recharge and drainage, and can make the shot in the water tank maintained at a suitable temperature range, ensure the steam condensing effect, improve the whole power system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and helps to sav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水箱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余热锅炉冷凝领域,尤其涉及射水箱。
技术介绍
射水箱是工业汽轮机组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水温和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射水抽汽器的工作效率,现在一般电厂为了保持射水箱的水温和水位,多采用长期对射水箱进行补水,通过溢流维持水位,保证水温,而溢流水大都直接排入地沟,这样极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外,目前射水箱向凝汽器内的供水系统也没有一套冗余设计,若出现系统任意部件出现故障,则可能影响到整套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节能节水,工作稳定可靠的射水箱循环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射水箱循环系统,射水箱下部的出水口经管道连接射水泵,所述射水泵输出的冷却水回送至射水箱,所述射水箱设有注水管,所述射水箱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向下引水至溢流水箱,所述溢流水箱通过溢流泵泵水至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出水口输送冷却水至射水箱。所述射水泵设有两个分别为主射水泵和辅射水泵,所述主射水泵和辅射水泵相互并联,并联所述主射水泵和辅射水泵的两条管路上均设有单向阀和止水阀。所述注水管连接厂区内的工业水管网。所述射水箱通过竖直设置的隔板间隔两个储水区域,所述隔板的上中下部位各设有一个连通孔,所述冷却塔输送冷却水至出水口所在低温储水区域,所述射水泵输出的冷却水至另一个高温储水区域。所述注水管置于低温储水区域上方。所述射水箱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低温储水区域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和水位传感器输出信号至PLC,所述高温储水区域下部设有抽水口,所述抽水口经抽水泵连接冷却塔,所述PLC输出控制信号至抽水泵和注水管上的电子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系统能够自动的补水、排水,并且能够使射水箱内的水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保证蒸汽冷凝效果,提高了整套发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有助于节约用水量。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射水箱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射水箱;2、溢流水箱;3、主射水泵;4、辅射水泵;5、工业用水;6、溢流泵;7、冷却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射水箱循环系统的射水箱1下部的出水口经管道连接射水泵,射水泵输出的冷却水经凝汽器回送至射水箱1,构成了一个冷却水循环回路,射水泵设有两个分别为主射水泵3和辅射水泵4,正常运行时一台射水泵组就可以保持主凝汽器的真空。短时间停机而不停炉工况时,两台射水泵组都运行,以同时保持主/旁路凝汽器的真空。为控制主射水泵3和辅射水泵4工作,主射水泵3和辅射水泵4相互并联,并联主射水泵3和辅射水泵4的两条管路上均设有单向阀和止水阀。当汽轮机停机而主蒸汽通过旁路减温减压器进入旁路凝汽器时,汽机抽真空系统使旁路凝汽器内压力保持在约0.068MPa。射水箱1设有注水管,注水管连接厂区内的工业水管网(提供工业用水5)。射水箱1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向下引水至溢流水箱2,射水泵正常运行状态,射水箱1内的水会溢流出来,若直接外排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设计增加射水箱1溢流回收装置。射水箱1溢流口溢流出来的水通过管道引入到溢流水箱2,在水箱内设置水位变送器,当水箱内的水位达到高水位报警值时,与水位连锁的溢流泵6自动开启,把水输送回至冷却塔7回收利用,即溢流水箱2通过溢流泵6泵水至冷却塔7,冷却塔7出水口输送冷却水至射水箱1,可以将冷却后的水回收利用。为了进一步控制射水箱1内的储水量,以及控制冷却水温度,提高凝汽器效果,射水箱1通过竖直设置的隔板间隔两个储水区域,隔板的上中下部位各设有一个连通孔,既能保持水位相同,也能降低高温和低温区水的流动速度,冷却塔7输送冷却水至出水口所在低温储水区域,注水管也置于低温储水区域上方,降低冷却用的水温度,射水泵输出的冷却水至另一个高温储水区域,使通过射水箱1内存在两个不同的储水温度区。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射水箱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低温储水区域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和水位传感器输出信号至PLC,高温储水区域下部设有抽水口,抽水口经抽水泵连接冷却塔7,PLC输出控制信号至抽水泵和注水管上的电子阀,这样可以在水位过度时,通过开启电子阀补水,也能在温度过高时,主动抽水冷却,并补充温度较低的工业用水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射水箱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射水箱循环系统,射水箱下部的出水口经管道连接射水泵,所述射水泵输出的冷却水回送至射水箱,所述射水箱设有注水管,所述射水箱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向下引水至溢流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水箱通过溢流泵泵水至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出水口输送冷却水至射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1.射水箱循环系统,射水箱下部的出水口经管道连接射水泵,所述射水泵输出的冷却水回送至射水箱,所述射水箱设有注水管,所述射水箱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向下引水至溢流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水箱通过溢流泵泵水至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出水口输送冷却水至射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水箱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水泵设有两个分别为主射水泵和辅射水泵,所述主射水泵和辅射水泵相互并联,并联所述主射水泵和辅射水泵的两条管路上均设有单向阀和止水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水箱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连接厂区内的工业水管网。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承发李大明李朝晖陈凤银张长乐汪克春汪宁肖杰玉赵峰娃考传利杨长青曹凤路张皓唐涛应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