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5924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性及可靠性高的门把手装置。在门把手(10)的收纳空间(13)内,配置有包括电路基板(30)和开关单元(40)的控制单元(20)。开关单元(40)具有固定在电路基板(30)上的开关零件(41)、覆盖开关零件(41)的硬质的开关盒(42)、操作开关零件(41)的软质的按钮(43)、固定在开关盒(42)上的硬质的盖部件(44)。按钮(43)具有帽子状的按压部(43a)、从按压部(43a)的下端部延出的凸缘部(43b)、插入天井部(42b)的插入口的操作用突起(43c)。开关盒(42)和按钮(43)通过盖部件(44)而一体化,凸缘部(43b)利用盖部件(44)贯穿整个外周与天井部(42b)相密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把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安装在车辆用门的外板上的门把手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车辆用门的把手装置,由具有用于收纳并固定搭载有触觉开关等电子零件的基板的收纳凹部的把手主体和以覆盖该收纳凹部的方式与把手主体相结合的盖部件构成的操作把手设于车辆用门上,根据面向盖部件的外表面的操作扭的压入操作而切换开关状态的触觉开关,以与所述基板的印刷电路布线电连接的方式,被收纳并固定在收纳凹部内,在收纳凹部内填充有封装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中,覆盖触觉开关的弹性材料制的开关盖与操作扭连接,在该开关盖上,以从周围包围触觉开关的方式一体设有与基板面抵接的凸缘部。另外,开关盖的凸缘部被夹在与把手主体卡合的按压部件和所述基板之间,操作扭的压入行程通过该按压部件被限制在规定值以下。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5261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能够实现装配时间的减少及装配操作的简单化,另外,由于通过按压部件将操作扭的压入行程限制在规定值以下,所以能够防止过大的按压负荷作用在触觉开关上的情况。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可以使开关盖的凸缘部与基板的一面密接,能够防止水或封装剂向触觉开关侧的浸入。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中,由于操作扭从开关盖及按压部件分离,因此有可能产生如下的问题。首先,在填充封装剂时存在封装剂流入操作扭和按压部件之间的危险性,假设封装剂流入到了它们之间,就有可能无法保证操作扭的按压操作实现的触觉开关的正常的工作。另外,在直到将盖部件安装在把手主体上的期间,存在异物进入操作扭和按压部件之间的危险性,有可能无法保证操作扭的按压操作实现的触觉开关的正常的工作。另外,在车辆使用时,水滴有可能浸入操作扭和按压部件之间,在寒冷地区,存在若该水滴结冰就无法对操作扭进行按压操作的危险性。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中,由于并未采用引导操作扭的按压方向的构造,因此,例如从横斜方向按压的情况下,触觉开关的操作性有可能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承担的课题,提供可靠性高的门把手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以下,记载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此外,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要件,能够尽可能地以任意的组合采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或技术性特征不限定于以下记载的内容,而是基于说明书整体及附图所记载的内容、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这些记载能够掌握的专利技术思想所认识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门把手装置,其具备由第一把手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结合的第二把手部件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的门把手、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电路基板和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零件、以覆盖所述开关零件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硬质的开关盒、用于操作所述开关零件的软质的按钮、固定在所述开关盒或所述第一把手部件上的硬质的盖部件,所述开关盒具有下端面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的筒状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部且在其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部分设有插入口的天井部,所述按钮具有:从设于所述第二把手部件的开口面向外部的帽子状的按压部、从所述按压部的下端部延出的环状的凸缘部、插入所述插入口且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操作用突起,所述凸缘部利用所述盖部件贯穿整个外周与所述天井部相密合,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天井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门把手装置,其具备:由第一把手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结合的第二把手部件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的门把手、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电路基板和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零件、与覆盖所述开关零件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硬质的开关盒、用于操作所述开关零件的软质的按钮,所述开关盒具有下端面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的筒状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部且在其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部分设有插入口的天井部,所述按钮具有从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部件的开口面向外部的帽子状的按压部、从所述按压部的下端部延出的环状的凸缘部、插入所述插入口且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操作用突起,所述凸缘部利用所述第二把手部件贯穿整个外周与所述天井部相密合,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天井部来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另外的特征,包括:“所述天井部具有形成有所述插入口的环状突出部,沿着所述插入口的内周面,引导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操作时的所述操作用突起的移动,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环状突出部来限制”;“所述电路基板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第一卡止爪被卡止,所述开关盒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第二卡止爪被卡止”;“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搭载有具有传感器电极和传感器电路的静电电容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电极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形成”;“所述控制单元还具有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天线零件,以至少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天线零件被包覆的方式,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填充有封装剂”。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把手装置,由于开关零件被直接固定在电路基板的上表面,因此不需要连接电路基板的印刷电路布线和开关零件的端子的导线,且不需要导线的抽拉空间,从而可以实现门把手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由于采用了与开关零件相对的操作用突起被插入天井部的插入口,引导按钮的按压方向的构造,因此即使在从横斜方向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操作开关零件。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把手装置,覆盖开关零件的开关盒的筒状部的下端面与电路基板抵接,并且,覆盖开关零件的开关盒和用于操作开关零件的按钮被一体化,按钮的凸缘部贯穿整个外周与开关盒的天井部相密合。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封装剂、异物或水滴浸入开关盒内或开关盒和按钮之间的空间内,能够保证按钮的按压操作实现的开关零件的正常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例的门把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的门把手装置中,在第一把手部件中排入了电路基板和开关单元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B-B线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图3的开关零件周围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例的门把手装置的说明图,是与图5对应的开关零件周围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例的门把手装置的说明图,是与图5都应的开关零件周围的放大剖视图。符号说明1门把手装置10门把手11第一把手部件11a操作部11b支承部11c第一卡止爪11d嵌合突起11e第二卡止爪11f第三卡止爪12第二把手部件12a开口12b环状突起13收纳空间20控制单元30电路基板31定位孔40开关单元41开关零件41a本体部41b操作部42开关盒42a筒状部42b天井部42c环状突出部42d、42e卡止突起42f槽43按钮43a按压部43b凸缘部43c操作用突起43d碰撞部44盖部件44a按压面部44b卡止臂部44c开口45O形圈50天线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另外,本说明书中,将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门把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把手装置,其具备由第一把手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相结合的第二把手部件在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的门把手、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电路基板和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零件、以覆盖所述开关零件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硬质的开关盒、用于操作所述开关零件的软质的按钮、固定在所述开关盒或所述第一把手部件上的硬质的盖部件,所述开关盒具有下端面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的筒状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部且在其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部分设有插入口的天井部,所述按钮具有从设于所述第二把手部件的开口面向外部的帽子状的按压部、从所述按压部的下端部延出的环状的凸缘部、插入所述插入口且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操作用突起,所述凸缘部利用所述盖部件贯穿整个外周与所述天井部相密合,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天井部来限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14 JP 2016-0048441.一种门把手装置,其具备由第一把手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相结合的第二把手部件在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的门把手、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电路基板和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零件、以覆盖所述开关零件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硬质的开关盒、用于操作所述开关零件的软质的按钮、固定在所述开关盒或所述第一把手部件上的硬质的盖部件,所述开关盒具有下端面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的筒状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部且在其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部分设有插入口的天井部,所述按钮具有从设于所述第二把手部件的开口面向外部的帽子状的按压部、从所述按压部的下端部延出的环状的凸缘部、插入所述插入口且与所述开关零件相对的操作用突起,所述凸缘部利用所述盖部件贯穿整个外周与所述天井部相密合,所述按压部的压入行程由所述天井部来限制。2.一种门把手装置,其具备由第一把手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相结合的第二把手部件在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的门把手、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的内表面的电路基板和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固定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原隆久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