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60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文观测浮体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包括呈水平状布置的架体以及多个气缸,架体为多个水平管体连接搭建而成,且水平管体之间通过拆卸结构连接;架体的重心位置设有安装台,架体的外周形成有多个顶点位置,多个气缸分别对应连接在架体的多个顶点位置,且气缸位于架体的下方。由于架体呈平面状,且架体为多个水平管体通过拆卸结构连接而成,使得整个架体轻便且可拆卸,便于水文观测浮体的长途运输和保存,降低了水文观测浮体的运输难度,同时节约运输成本;在架体的重心位置设置安装台,有利于浮体稳定抗风浪;通过在架体的顶点位置设置气缸,用于支撑架体浮于水面,保证浮体稳定性的同时兼顾浮体的远程可视性。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buoy for transpo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of the floating body, is disclosed for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of floating body transport, including frame body are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a plurality of cylinder frame into a plurality of horizontal pipe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the level of the pipe body are connected by a detachable structure; mounting table with barycenter frame the frame body is formed with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vertex positions, a plurality of cylinder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in a plurality of vertex position of the rack body, and the cylinder is positioned below the frame body. The frame body is plane, and the frame body into a plurality of horizontal tube connected by disassembly structure, which makes the whole frame lightweight and removable, long-distance transport and preservation for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of the floating body, reduced the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floating body transportation difficulty, and save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the installation platform is arranged in the frame body the location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is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of floating body wave resistance; through the frame vertex position setting cylinder, a supporting frame for body floating on the water, to guarantee the remote visibility of the floating body stability of floating body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
本技术涉及水文观测浮体的
,尤其涉及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都会因洪水灾害造成经济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近年来,我国华南地区受洪水及风暴潮等因素影响,灾情频发,同时日益严重的河口盐水入侵问题也严重威胁着珠三角地区居民供水安全。因此,测量及获取水文相关数据资料能为防汛决策及盐水入侵治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而采用浮标搭载测量仪器是对水文数据资料测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可以实现长期、连续、同步、自动地对水文要素进行全面综合监测,是离岸监测的重要手段。现有用于测量的浮体有圆盘形、船形、圆球形、圆柱形等多种式样,其中,大型浮体以直径10米左右的圆盘形和长6米左右的船形浮体为主,小型浮体的则以直径3米左右比较普遍。现有技术中,首先,大型浮体或小型浮标都是一体式结构,其运输一般采用海上拖曳的方式,存在运输时间长以及运输成本高的缺陷,且受天气影响大,也对施工船舶提出了更高要求,无形中提高了其布放和回收的难度。其次,大型浮标一般体积较大,成本也较高,而在开展大规模测量时,往往需要多网点布设,这样,不仅给船只通航带来不便,也增大了投入成本;小型浮标多为圆盘浮标,其易随水流的调整而变换方向,在应对恶劣天气时还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浮体为一体式结构,存在运输不便以及运输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包括呈水平状布置的架体以及多个气缸,所述架体为多个水平管体连接搭建而成,且所述水平管体之间通过拆卸结构连接;所述架体的重心位置设有安装台,所述架体的外周形成有多个顶点位置,多个所述气缸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架体的多个顶点位置,且所述气缸位于所述架体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呈等腰三角形状。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内形成有多个纵横布置的连接管体。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顶点位置分别连接有倾斜管体,所述倾斜管体的下端拆卸连接在所述架体的顶点位置,沿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倾斜管体的上端朝内倾斜,且多个所述倾斜管体的上端汇集连接,形成汇集位置。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倾斜管体的汇集位置拆卸连接有连接端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头位于所述架体的重心位置的正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顶点位置的下方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在所述气缸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台连接有承重绳,所述承重绳的下端连接有承重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水文观测浮体,由于架体呈平面状,且架体为多个水平管体通过拆卸结构连接而成,使得整个架体轻便且可拆卸,便于水文观测浮体的长途运输和保存,降低了水文观测浮体的运输难度,同时节约运输成本;在架体的重心位置设置安装台,有利于浮体稳定抗风浪;通过在架体的顶点位置设置气缸,用于支撑架体浮于水面,保证浮体稳定性的同时兼顾浮体的远程可视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文观测浮体,用于放置在海上或者河道上,其上设置有测量仪器106,用于测量以及获取水文数据资料,以为防汛决策及盐水入侵治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水文观测浮体包括呈平面状布置的架体以及多个气缸101,其中,架体为多个水平管体100连接搭建而成,且水平管体100之间设置有拆卸结构,这样,便于水平管体100之间连接以形成架体,且也便于架体进行拆卸;架体的重心位置设置有安装台102,该安装台102可以用于安装或者连接测量仪器106;架体的外周形成有多个顶点位置,上述的多个气缸101分别对应连接在架体的多个顶点位置,且位于架体的下方。上述提供的水文观测浮体,在实际运用中,在安装台102上连接有承重绳,该承重绳的下方设置有承重坠105,这样,在承重坠105的作用下,使得承重绳处于竖直状布置,将测量仪器106连接在信号缆上,这样,当水文观测浮体放置在水面上后,测量仪器106置于水中,可以实现测量及获取水文相关数据资料的效果。由于架体呈平面状,且架体为多个水平管体100通过拆卸结构连接而成,使得整个架体轻便且可拆卸,便于水文观测浮体的长途运输和保存,降低了水文观测浮体的运输难度,同时节约运输成本;在架体的重心位置设置安装台102,有利于浮体稳定抗风浪;通过在架体的顶点位置设置气缸101,用于支撑架体浮于水面,保证浮体稳定性的同时兼顾浮体的远程可视性。本实施例中,架体呈等腰三角形状,这样,使得架体的纵向如水受理面积小,收到的水阻力更小,同时,当遇到横向暗流时,可以自然分水流,使得整个架体的结构稳定抗风浪。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架体也可以呈其他形状,如四方形或者非等腰三角形等等。架体内部形成有多个纵横布置的连接管体107,这样,便于用户在架体内部布置各种需要用到的仪器等,直接将一起连接在纵横布置的连接管体107上则可。本实施例中,水平管体100以及连接管体107可以是钢管,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材料的管体。架体的顶点位置分别连接有倾斜管体103,该倾斜管体103的下端拆卸连接在架体的顶点位置,且沿自下而上的方向,倾斜管体103的上端朝内倾斜,且多个顶点位置的多个倾斜管体103的上端汇集连接,形成汇集位置,这样,通过倾斜管体103的汇集连接,使得整个水文观测浮体的结构更加稳固。为了便于倾斜管体103的拆卸,本实施例中,在汇集位置设置有连接端头104,该连接端头104分别与多个倾斜管体103的上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头104位于上述架体的重心位置的正上方,这样,使得整个水文观测浮体更加稳固置于水面上。为了便于水平管体100与气缸101之间的连接,在架体的顶点位置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该连接块连接在气缸101的上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

【技术保护点】
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状布置的架体以及多个气缸,所述架体为多个水平管体连接搭建而成,且所述水平管体之间通过拆卸结构连接;所述架体的重心位置设有安装台,所述架体的外周形成有多个顶点位置,多个所述气缸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架体的多个顶点位置,且所述气缸位于所述架体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状布置的架体以及多个气缸,所述架体为多个水平管体连接搭建而成,且所述水平管体之间通过拆卸结构连接;所述架体的重心位置设有安装台,所述架体的外周形成有多个顶点位置,多个所述气缸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架体的多个顶点位置,且所述气缸位于所述架体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呈等腰三角形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内形成有多个纵横布置的连接管体。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运输的水文观测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顶点位置分别连接有倾斜管体,所述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菲卢陈佟晓蕾杨裕桂黄日生吴门伍高时友涂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