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49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模具本体合模后形成的模腔,所述模具本体分为左半模和右半模,所述模腔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模具本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模腔可分为上料头段、料管段以及下料头段,所述上料头段与料管段、下料头段与料管段的连接处均呈V型切割结构,所述上料头段、下料头段分别设有用于容纳吹针的吹针孔,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与吹针孔对应设置的吹针。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缩短吹塑时间,提高吹塑稳定性以及产品均匀性,而且还能提升切割效率。

Mould for blowing automobile connecting pipe fitt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ow mold automobile connecting pipe, including mold cavity forming mold and mold clamping body body of the mold body is divided into left and right half die die, the two ends of the cavity of the mould body openings are locat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mould cavity can be divided into on the head section, feeding tube segment and head section, the connection section and material discharging tube section, head section and the feeding pipe segment showed a V type cutting structure, the head section and head section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for receiving blow blow needle pinhole, the mol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e corresponding set of blowing and blowing needle needle. By the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blowing time,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blowing and the uniformity of the product, and can also improve the cutt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吹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吹塑模具在使用时,有些是先将料胚放入模腔,再合模,并夹紧模具和料胚的两端;也有的是先合模,加紧模具,再将料胚装入模腔中,随后吹针在气缸的作用下刺入型胚内进行吹塑,直至产品外胚成型。然后其它机构进行后续的动作,直至产品成型,接着夹料板机构复位,随后开模并顶出即可。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吹塑模具中只安装了一根吹针进行吹塑,吹塑时间慢,工艺稳定性较差,表面外观欠佳,而且吹塑过程中对于产品的壁厚、重量容易出现偏差;另外,常规产品料头切割需要配备专门的工装,成本高,且切割效率低,过程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可有效缩短吹塑时间,提高吹塑稳定性以及产品均匀性,而且还能提升切割效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模具本体合模后形成的模腔,所述模具本体分为左半模和右半模,所述模腔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模具本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模腔可分为上料头段、料管段以及下料头段,所述上料头段与料管段、下料头段与料管段的连接处均呈V型切割结构,所述上料头段、下料头段还设有用于容纳吹针的吹针孔,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与吹针孔对应设置的吹针。优选的,所述右半模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吹针的气缸,所述气缸设有2个,分别位于右半模侧壁的上部以及下部。优选的,所述右半模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的若干导柱孔。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通过模脚固定在底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上料头段与料管段、下料头段与料管段的连接处设计成呈V型切割结构,待产品完成吹塑后,料头与料管的连接处就有切割内陷痕迹,只要手工用刀在V型切割结构处轻轻切割一下,就可切断,不需要专用工装进行切割,节省了工装成本,降低了切割的难度,较大程度的节约了成本,切割面更平整、美观。而且通过在模具本体上增加至两个吹针,同时进行吹塑工作,可缩短吹塑时间,提升管壁的吹塑均匀度,提高工艺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右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3所示的一种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它包括模具本体以及模具本体合模后形成的模腔,模具本体分为左半模2和右半模1,模腔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模具本体的顶部和底部,模腔可分为上料头段71、料管段7以及下料头段72,上料头段71与料管段7、下料头段72与料管段7的连接处A均呈V型切割结构,通过在料头与料管连接处V型切割结构的设计,待产品完成吹塑后,连接处的位置就有切割内陷痕迹,只要手工用刀在V型切割结构处轻轻切割一下,就可切断,不需要专用工装进行切割,节省了工装成本,降低了切割的难度,较大程度的节约了成本,切割面更平整、美观。在模具中,我们改进了原有1个吹针的设计模式,在模具本体上增设至2个吹针,在上料头段71设置一个用于容纳吹针4的吹针孔5,在下料头段72也设至一个用于容纳吹针41的吹针孔51,模具本体上设有与吹针孔对应设置的上吹针4、下吹针41。并且与两个吹针对应的,在右半模1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吹针的上气缸3、下气缸31,分别位于右半模1侧壁的上部以及下部。为了合模紧密,在右半模1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的若干导柱孔6,模具本体通过模脚9固定在底板8上。使用时,在左半模2和右半模1合模时,左半模2上的导向柱首先与右半模1上的导柱孔6配合,合模后,将料胚的一端从模腔的顶部放入模腔内,在外力以及自重的作用下,料胚的一端沿着模腔直至滑动到模腔底部,并固定在模腔中,此时上下两个吹针在气缸的作用下刺入型胚内进行吹塑,直至产品外胚成型,左半模2和右半模1分开后,产品取出,再对产品用刀具在V型切割结构处,切割一下就可将料头切断,省去工装工序,降低成本。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模具本体合模后形成的模腔,所述模具本体分为左半模和右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模具本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模腔可分为上料头段、料管段以及下料头段,所述上料头段与料管段、下料头段与料管段的连接处均呈V型切割结构,所述上料头段、下料头段分别设有用于容纳吹针的吹针孔,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与吹针孔对应设置的吹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塑汽车连接管件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模具本体合模后形成的模腔,所述模具本体分为左半模和右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模具本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模腔可分为上料头段、料管段以及下料头段,所述上料头段与料管段、下料头段与料管段的连接处均呈V型切割结构,所述上料头段、下料头段分别设有用于容纳吹针的吹针孔,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与吹针孔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拜晓峰冯华奇吴正平周威佐
申请(专利权)人:特百科汽车工业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