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由毛坯(3)制造容器(2)的模型(1),容器具有主体(4)和底部(6),底部带有从主体(4)的下端(7)开始大致垂直于主体(4)延伸的周边底座(8),该模型(1)包括:带有容器(2)的主体(4)的型腔和设有开口(21)的壁(15);在出离位置与进入位置之间相对壁(15)能活动的模型底部(17);模型底部(17)的周边的上表面(22)对应容器(2)的底座(8)与主体(4)之间的接合部(25)并且通过比底座表面(23)高的棱边(26)结束,在模型底部(17)的出离位置,棱边(26)与开口(21)垂直相对地延伸,在模型底部(17)的进入位置,棱边(26)在开口(21)附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容器的具有升高接合平面的模型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容器,如通过成型并更确切地说由热塑材料制的毛坯通过吹制或拉伸吹制得到的容器,如瓶子或罐子。
技术介绍
对于根据吹塑技术制造容器,从将毛坯(涉及预型件或由预型件经过初次吹制作业的中间容器)加热到高于毛坯构成材料的玻璃体转化温度的温度。然后将毛坯引入模型中,然后在模型中通过在毛坯中注入高压(一般大于20巴)气体(如空气)进行毛坯吹制。拉伸吹制技术在于,除了吹制外,通过滑动杆拉伸毛坯,以使容器的偏心最小化,并尽可能使材料均匀分布。容器包括侧壁(也叫做主体)、从主体上端开始延伸的颈部、和从主体的与颈部相对的下端开始延伸的底部。容器底部限定一底座,容器可以通过该底座置于平面表面(如桌子)上。模型包括限定空腔的壁,空腔用于将其形状赋予容器的主体。该空腔在下端被模型底部闭合,模型底部用于将其形状赋予容器的底部。制造者如今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减少使用的材料量,这表现为降低容器的重量,而无论容器的目标物如何(无汽液体、含气液体、热态进入容器的液体)。作为减轻容器的补偿,还力图通过与制造方法或者设计有关的制品增加容器的坚固性,因为与只是双向(与容器的纵向中心轴线相对的轴向和径向分子取向)有关的结构坚固性似乎是不够的。甚至某些负荷准则(尤其是对热充填或耐热性(HR)的应用)同时主张减小容器重量并增加容器的结构坚固性,这增加了容器设计的困难。在HR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材料热固定的热途径增加容器的结构坚固性,使容器保持与模型的热壁接触,这样增加了材料的结晶度。更特别地涉及容器的底部,可以另外通过材料的局部特定分布(导致材料的附加拉伸)、通过带有固定在容器主体型腔的壁和带有容器底部型腔的模型底部的模型、通过机械途径增加(或控制)其结构坚固性,该模型底部相对模型壁活动安装。首先在模型底部的低位置将容器吹制到它的最终形状以外,然后使模型底部向对应于容器最终形状的高位置移动。在法国专利申请FR2938464(SIDELPARTICIPATIONS)或它的美国等效专利申请US2012/031916中示出的这种称为“冲击(boxage)”的技术可以改善容器底部的机械强度,尤其是在底座处的机械强度。在该模型中,在安装在引导千斤顶上的模型底部与模型壁之间设有间隙,以便在这两个构件之间保持具有双重作用的运行间隙:一方面可以使模型底部相对模型壁移动,而不会被卡;另一方面形成可以使吹制过程中圈闭在模型与容器之间的空气排出的减压通风孔。该技术令人满意,但仍可改进。实际上,模型与模型底部之间的运行间隙不能小于千斤顶的引导精度,对大约20mm-40mm的行程,该运行间隙大约为零点几毫米。换句话说,该运行间隙与最终容器的材料厚度为同一量级。因此,吹制时,当模型底部在低位置时,材料有流入间隙的趋势。因此,当模型底部向其高位置移动时,如此被卡的材料形成留在最终容器上的薄的材料赘垫。在容器底座上形成突起的该赘垫对容器的稳定性有害。对底部可能在大的弯曲和纵向弯曲应力作用下变形的某些容器,稳定性需求是特别至关重要的,参考例如文献EP2711152(SIDELPARTICIPATIONS)中描述的容器,其底部包括可机械翻转的膜片,以补偿伴随内容物冷却导致的内容物体积减小,并使容器处于压力下,以增加容器的坚固性。第一技术方案在于可以通过切割或打磨清除容器的飞边。但是,考虑到生产节奏(每个吹制机每小时生产几万个容器),该第一技术方案在工业规模是不现实的。第二技术方案在于可以给千斤顶添加精确引导装置(例如球式引导装置),以便减小模型底部与模型壁之间的运行间隙。但该第二技术方案遇到一些实际困难,因为引导装置的体积需要改变模型构造的深度,同样还需要考虑模型周围的地方,尤其是要考虑模型壁中存在使温度调节(加热和/或冷却)流体流动所需的管道和分支。第三技术方案在于可以提前控制模型底部的上升,以使材料没有时间嵌在模型壁与模型底部之间。但是,在这些条件下,用于容器的底部的材料拉伸不足,因此底座成型不好,这降低了冲击的好处。另外,减小模型底部与模型壁之间的运行间隙天然地会妨碍排出模型中存在的空气,具有(在相等周期时间)容器成型不好或(对相等容器质量)减少周期时间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目标是提出一种可以实施正确成型并同时具有良好坚固性和良好稳定性的底座的容器制造技术。更确切地说,第二目标是提出一种用于制造其底座没有飞边的容器的制造技术。为此,首先提出一种用于由毛坯制造容器的模型,容器具有主体和底部,底部带有从主体的下端开始大致垂直于主体延伸的周边底座,所述模型包括:-具有内表面的壁,内表面至少部分确定容器的主体的型腔和界定围绕中心轴线延伸的空腔,该内表面在下端通过围绕中心轴线的开口结束;-在出离位置与进入位置之间相对壁能活动的模型底部,在出离位置,模型底部与开口分离,在进入位置,模型底部封闭开口,模型底部具有上表面,上表面限定带有容器的底座的型腔的底座表面并与开口垂直相对地延伸。在该模型中:-模型底部的上表面限定与容器的底座和主体之间的接合部对应的周边表面,该周边表面在该底座表面的围绕该底座表面的延长部分中延伸并通过比底座表面高的棱边结束;-在模型底部的出离位置,棱边与开口垂直相对地延伸;-在模型底部的进入位置,棱边在开口附近延伸。这种构型可以形成一接合平面,该接合平面在空腔处比模型底部的底座表面高。在该模型中吹制的容器在其底座上没有轴向突起,有利于其稳定性。可以单独或结合在一起设置的多个补充特征:-在模型底部的进入位置,棱边与开口重合;-在模型底部的进入位置,棱边与开口在内部错开一径向错位;-径向错位包括在零点几毫米到几毫米之间;-棱边从底座表面的外周边延伸包括在0.5mm-5mm(并优选为0.5mm-3mm)之间的一轴向距离,该轴向距离例如约为1mm。-壁在开口以外包括上接合面,并且模型底部的上表面通过下接合面延长到棱边以外,下接合面与上接合面垂直相对地延伸,并且在模型底部的进入位置下接合面与上接合面一起限定一接合平面;-上接合面和下接合面在轴向截面中形成包括在0°-120°之间的一角度;-上接合面和下接合面垂直于中心轴线延伸;-壁在上接合面的延长部分中具有轴向延伸的镗孔,并且模型底部在下接合面的延长部分中具有裙部,在模型底部的进入位置裙部将容纳在镗孔中;-周边表面是弯曲的并且具有朝向空腔的凹面;-底座表面具有脱模斜度,脱模斜度的角度例如包括在1°-15°之间,优选地约为8°。其次,提出一种用于由毛坯制造容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作业:-将毛坯引入到如上所述的模型中,模型底部在出离位置;-通过在毛坯中注入加压流体(尤其是气体)来吹制容器;-在吹制过程中,使模型底部向其进入位置移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标和优点将显示出来,在附图中:-图1是装有活动的模型壁和模型底部的模型的截面图,模型处于对应由毛坯形成容器的成型周期的低位置;-图2是图1的模型沿方框II的放大细节图;-图3是图2的模型沿方框III进一步放大的细节图;-图4是与图1类似的图,示出处于高位置的模型底部并带有由毛坯(用虚线表示)形成的容器;-图5是图4的模型沿方框V的放大细节图;-图6是图5的模型沿方框VI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由毛坯(3)制造容器(2)的模型(1),容器具有主体(4)和底部(6),底部带有从主体的下端(7)开始大致垂直于主体(4)延伸的周边底座(8),所述模型(1)包括:‑具有内表面(16)的壁(15),内表面至少部分确定容器(2)的主体(4)的型腔和界定围绕中心轴线(X)延伸的空腔(18),该内表面(16)在下端通过围绕中心轴线(X)的开口(21)结束;‑在出离位置与进入位置之间相对壁(15)能活动的模型底部(17),在出离位置,模型底部(17)与开口(21)分离,在进入位置,模型底部(17)封闭开口(21),模型底部(17)具有上表面(22),上表面限定带有容器(2)的周边底座(8)的型腔的底座表面(23)并与开口(21)垂直相对地延伸;所述模型的特征在于:‑模型底部(17)的上表面(22)限定与容器(2)的周边底座(8)和主体(4)之间的接合部(25)对应的周边表面(24),该周边表面(24)在该底座表面的围绕该底座表面(23)的延长部分中延伸并通过比底座表面(23)高的棱边(26)结束;‑在模型底部(17)的出离位置,棱边(26)与开口(21)垂直相对地延伸;‑在模型底部(17)的进入位置,棱边(26)在开口(21)附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17 FR 14600371.一种用于由毛坯(3)制造容器(2)的模型(1),容器具有主体(4)和底部(6),底部带有从主体的下端(7)开始大致垂直于主体(4)延伸的周边底座(8),所述模型(1)包括:-具有内表面(16)的壁(15),内表面至少部分确定容器(2)的主体(4)的型腔和界定围绕中心轴线(X)延伸的空腔(18),该内表面(16)在下端通过围绕中心轴线(X)的开口(21)结束;-在出离位置与进入位置之间相对壁(15)能活动的模型底部(17),在出离位置,模型底部(17)与开口(21)分离,在进入位置,模型底部(17)封闭开口(21),模型底部(17)具有上表面(22),上表面限定带有容器(2)的周边底座(8)的型腔的底座表面(23)并与开口(21)垂直相对地延伸;所述模型的特征在于:-模型底部(17)的上表面(22)限定与容器(2)的周边底座(8)和主体(4)之间的接合部(25)对应的周边表面(24),该周边表面(24)在该底座表面的围绕该底座表面(23)的延长部分中延伸并通过比底座表面(23)高的棱边(26)结束;-在模型底部(17)的出离位置,棱边(26)与开口(21)垂直相对地延伸;-在模型底部(17)的进入位置,棱边(26)在开口(21)附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1),其特征在于,在模型底部(17)的进入位置,棱边(26)与开口(21)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1),其特征在于,在模型底部(17)的进入位置,棱边(26)与开口(21)在内部错开一径向错位(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1),其特征在于,径向错位(G)包括在零点几毫米到几毫米之间。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型(1),其特征在于,棱边(26)从底座表面(23)的外周边延伸包括在0.5mm-5mm之间的一轴向距离(H)。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德里安,C·布内尔,
申请(专利权)人:西德尔合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