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463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该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包括壳体和支架,所述壳体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壳体沿径向分为左试模和右试模,所述左试模和右试模的底部以合页的方式铰接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与内腔滑移连接的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固定有穿过壳体底部并与支架滑移连接的稳定轴,具有浇筑件在上升过程中与试模的内壁不存在摩擦力,使得浇筑件脱模更加的省时省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栓试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
技术介绍
混凝土、砂浆试模是用来制作测试混凝土和砂浆力学性能及其长期性、耐久性试验用试件的模具。为了便于混凝土试压块脱模,在混凝土浇注前,要在试模内刷一层机油,但是混凝土成型后,或为方形体,或为圆柱体,整个嵌入试模的内腔,脱模的难度比较大。授权公告号为2015210658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试模,包括底模板、侧模板,底模板、侧模板围绕组成一个具有开口的空腔,底模板下侧设有支架,空腔内位于底模板的上侧设有活动板,底模板的下侧设有固定座,底模板和固定座之间连通有通孔,固定座上设有将活动板推出的顶出件,顶出件穿过通孔延伸至空腔内且抵触于活动板。通过在底模板上设有活动板,通过顶出件将活动板上的混泥土块推出,方便了脱模,活动板与底模板是平面压合,相对密封,通孔不会影响空腔内的密封性。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以试模底部加设上推结构的方式来达到便于开模的效果,但实际上推的过程需要克服浇筑混凝土本身的重力以及正对于脱模方向的摩擦力,由于浇筑过程中有一个不断加压的工序,混凝土与试模壁也会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和支架(2),所述壳体(1)设置在支架(2)上,所述壳体(1)沿径向拆分为左试模(11)和右试模(12),所述左试模(11)和右试模(12)的底部以合页(6)的方式铰接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与内腔滑移连接的托盘(7),所述托盘(7)的底部固定有穿过壳体(1)的底部并与支架(2)滑移连接的稳定轴(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和支架(2),所述壳体(1)设置在支架(2)上,所述壳体(1)沿径向拆分为左试模(11)和右试模(12),所述左试模(11)和右试模(12)的底部以合页(6)的方式铰接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与内腔滑移连接的托盘(7),所述托盘(7)的底部固定有穿过壳体(1)的底部并与支架(2)滑移连接的稳定轴(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其特征是: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沿左试模(11)和右试模(12)的拆分方向滑移的滑规(3),所述左试模(11)和右试模(1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与滑规(3)旋转连接的凸臂(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其特征是: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多个气缸(9),每个所述气缸(9)的塞杆均与对应位置的滑规(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状混凝土浇筑件易脱模栓试模,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沿左试模(11)和右试模(12)拆分的方向的侧面上设置有把手(4)。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元戚玉松赵德群胡航滨朱鸿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泛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