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574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同步电机转子,该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包括转轴;转轴架,包括圆柱轴筒以及板架,转轴穿过圆柱轴筒上的第一通孔且两端朝外延伸,圆柱轴筒的筒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层,板架远离圆柱轴筒的一侧上设置有挡片;永磁体,卡设于转轴架上;转轴向外延伸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垫片;筒盖,包括前筒盖和后筒盖,转轴穿过两个垫片的两端分别穿过前筒盖和后筒盖,前筒盖和后筒盖通过卡扣和卡合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将永磁体安装在转轴架上,两侧通过挡片限定,与永磁体接触的圆柱轴筒壁上设置有防滑层,在转轴架两端的转轴上增设了垫片,大大降低了永磁体在转子转动过程中的磨损,并且转子结构简单,各个组件装配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同步电机转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同步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传统的同步电机中,转子通常由转轴、安装板、永磁体、前后端盖以及包裹在永磁体外的固定套组成,由于永磁体卡装在安装板和固定套之间,只通过安装板和固定套固定其位置,受力点比较少且密集,因此永磁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与安装板以及固定套接触的位置会产生较多的磨损,导致电机内噪音变大,而且影响整个电机的性能,此外传统的转子组件较多,装配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传统的同步电机中永磁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较多的磨损,导致电机内噪音变大,影响整个电机的性能,且转子组件较多,装配比较麻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同步电机转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同步电机转子,该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包括:转轴;转轴架,包括圆柱轴筒以及设置于圆柱轴筒两侧的板架,圆柱轴筒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转轴穿过第一通孔且两端朝向第一通孔外延伸,圆柱轴筒的筒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层,板架为平板状,其厚度小于圆柱轴筒的直径,板架远离圆柱轴筒的一侧上设置有挡片;永磁体,为弧形,设置有两个,均卡设于转轴架上,永磁体朝向转轴架的一侧上开设有与圆柱轴筒适配的弧形开口;垫片,设置有两个,垫片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转轴穿过转轴架后向外延伸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垫片的第二通孔;筒盖,包括前筒盖和后筒盖,前筒盖和后筒盖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转轴穿过两个垫片的两端分别穿过前筒盖和后筒盖,前筒盖的两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扣,后筒盖上与卡扣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卡合部,前筒盖和后筒盖通过卡扣和卡合部可拆卸连接。其中,挡片的高度与圆柱轴筒的直径一致。其中,永磁体的两侧抵触于挡片设置。其中,转轴架和设置于转轴架上的挡片一体成型。其中,弧形开口朝向转轴架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防磨层。其中,后筒盖的开口处内侧壁上设置有台阶,前筒盖的开口处侧壁抵触于台阶设置。其中,前筒盖和后筒盖上均开设有第三通孔,转轴穿过第三通孔并向外延伸。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将永磁体安装在转轴架上,两侧通过挡片限定,与永磁体接触的圆柱轴筒壁上设置有防滑层,在转轴架两端的转轴上增设了垫片,大大降低了永磁体在转子转动过程中的磨损,并且转子结构简单,各个组件装配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同步电机转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同步电机转子,请参见图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同步电机转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该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包括:转轴10、转轴架20、圆柱轴筒21、板架22、第一通孔23、防滑层24、挡片25、永磁体30、弧形开口31、防磨层32、垫片40、第二通孔41、前筒盖51、后筒盖52、卡扣53、卡合部54、台阶55以及第三通孔56。转轴架20包括圆柱轴筒21以及设置于圆柱轴筒21两侧的板架22。圆柱轴筒2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3,转轴10穿过第一通孔23且两端朝向第一通孔23外延伸。圆柱轴筒21的筒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层24。板架22为平板状,其厚度小于圆柱轴筒21的直径,板架22远离圆柱轴筒21的一侧上设置有挡片25,挡片25的高度与圆柱轴筒21的直径一致。在本实施例中,转轴架20和挡片25一体成型。永磁体30为弧形,设置有两个,均卡设于转轴架20上,永磁体30的两侧抵触于挡片25设置。永磁体30朝向转轴架20的一侧上开设有与圆柱轴筒21适配的弧形开口31。弧形开口31朝向转轴架20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防磨层32。垫片40设置有两个,垫片4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1,转轴10穿过转轴架20后向外延伸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垫片40的第二通孔41。筒盖包括前筒盖51和后筒盖52,前筒盖51和后筒盖52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转轴10穿过两个垫片40的两端分别再穿过前筒盖51和后筒盖52上的第三通孔56。前筒盖51的两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扣53,后筒盖52上与卡扣53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卡合部54,前筒盖51和后筒盖52通过卡扣53和卡合部54可拆卸连接。后筒盖52的开口处内侧壁上设置有台阶55,前筒盖51的开口处侧壁抵触于台阶55设置。该汽车同步电机转子的装配步骤:将转轴10穿过圆柱轴筒21的第一通孔23,也可将转轴10与整个转轴架20一体成型设置;然后将两块永磁体30分别安装卡设在板架22上,与板架22两侧的挡片25相抵触;将两个垫片40装在转轴10穿过转轴架20后的两端,最后将前筒盖51和后筒盖52分别套设在转轴10上,通过卡扣53和卡合部54可拆卸连接,前筒盖51和后筒盖52连接好后内部刚好容纳转轴架20、永磁体30以及垫片40,并且各个部件在内部能保持不动。在某些情况下,对电机转子有尺寸要求时,要求尺寸较大的转子,则挡片25与前筒盖51之间、挡片25与后筒盖52之间会产生大一点的缝隙,可以在安装时往里面填塞一些柔软的填充物即可。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将永磁体安装在转轴架上,两侧通过挡片限定,与永磁体接触的圆柱轴筒壁上设置有防滑层,在转轴架两端的转轴上增设了垫片,大大降低了永磁体在转子转动过程中的磨损,并且转子结构简单,各个组件装配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同步电机转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包括:转轴;转轴架,包括圆柱轴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圆柱轴筒两侧的板架,所述圆柱轴筒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两端朝向所述第一通孔外延伸,所述圆柱轴筒的筒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层,所述板架为平板状,其厚度小于所述圆柱轴筒的直径,所述板架远离所述圆柱轴筒的一侧上设置有挡片;永磁体,为弧形,设置有两个,均卡设于所述转轴架上,所述永磁体朝向所述转轴架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圆柱轴筒适配的弧形开口;垫片,设置有两个,所述垫片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轴架后向外延伸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垫片的所述第二通孔;筒盖,包括前筒盖和后筒盖,所述前筒盖和所述后筒盖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转轴穿过两个所述垫片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前筒盖和所述后筒盖,所述前筒盖的两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后筒盖上与所述卡扣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前筒盖和所述后筒盖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合部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同步电机转子包括:转轴;转轴架,包括圆柱轴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圆柱轴筒两侧的板架,所述圆柱轴筒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两端朝向所述第一通孔外延伸,所述圆柱轴筒的筒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层,所述板架为平板状,其厚度小于所述圆柱轴筒的直径,所述板架远离所述圆柱轴筒的一侧上设置有挡片;永磁体,为弧形,设置有两个,均卡设于所述转轴架上,所述永磁体朝向所述转轴架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圆柱轴筒适配的弧形开口;垫片,设置有两个,所述垫片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轴架后向外延伸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垫片的所述第二通孔;筒盖,包括前筒盖和后筒盖,所述前筒盖和所述后筒盖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转轴穿过两个所述垫片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前筒盖和所述后筒盖,所述前筒盖的两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后筒盖上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索特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