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面防水透湿膜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425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雾面防水透湿膜的制作方法,是将包含有聚酰胺树脂的原料涂布于离型纸表面,再将离型纸剥开,即可形成一层透防水湿的雾面聚酰胺树脂薄膜,此聚酰胺树脂薄膜不仅具有变化丰富的触感及状态,其在产品与功能的变化上亦具有多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面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在织物防水透湿上,亦可应用于医疗床垫防霉抗菌的用途。
技术介绍
传统防水透湿膜是以热塑性聚氨基甲酸脂(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为方便表示,以下仅以缩写称之)吹膜方式制造,其于颜色上的变化,以及功能性的变化,如防霉抗菌或者耐燃功能都有其不便性。若使用压延机制作TPU薄膜,由于制作成成衣用的薄膜厚度大约为0.02厘米(cm),而压延机所制作的薄膜厚度大约为0.06厘米以上,其薄膜厚度不但较厚,也无法达到成衣高透湿度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一般吹膜所制作的TPU会有较粗涩的手感,不可用于一般医疗级床垫或者胶作面产品上。另外,传统吹膜的薄膜制造方式仅适用于TPU,而无法适用于聚氨基甲酸脂(Polyurethane,PU,为方便表示,以下仅以缩写称之)或其它变化性的布材;传统湿式PU薄膜的制作方式,乃是将其涂布于布种上再将其与水作交换反应,形成一微孔型的PU涂布材料,但是,此方式仅能涂布于平织布上,其余弹性布或针织布等布种,并无法做如此涂布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防水透湿的成品更加多元化,例如,高防水透湿、抗菌防霉,也可以使用于非成衣用床垫或其它胶作面产品上,藉以突破公知的TPU吹膜的样品单一性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其膜面的变化可以藉由不同离型纸的表面变化,而具有不同的表面触感。因此,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面防水透湿膜之制作方法,包含步骤提供一原料,该原料包含聚酰胺树脂;将该原料涂布于一离型纸表面,形成一聚酰胺树脂薄膜;及将该聚酰胺树脂薄膜与该离型纸剥离。该原料还包含有添加剂、催化剂、交联剂、界面活性剂、填充剂、溶剂或补强剂。该添加剂为卤素类或磷系类耐燃剂。该催化剂为有机系列或无机系列的催化剂。该交联剂为带有NCO或NH2功能基的树脂。该界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界面活性剂、阳离子型界面活性剂或非离子型界面活性剂。该填充剂为氧化硅、氧化铝、碳酸钙、滑石粉、铝粉、三氧化二锑、天然纤维或玻璃纤维。该补强剂为二氧化硅或碳黑。在该提供该原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一充分混合该原料的步骤。该将该原料涂布于该离型纸表面的步骤,由一裱糊装置来进行。该将该原料涂布于该离型纸表面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一烘干该离型纸表面的原料的步骤,以形成该聚酰胺树脂薄膜。该将该聚酰胺树脂薄膜与该离型纸剥离的步骤之后,更包含一将该剥离后的聚酰胺树脂薄膜贴合于一布材上的步骤。该布材为针织布种、平织布种、非成衣用床垫或胶作面的布材。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包含有首先,如步骤S10,提供一包含有聚酰胺树脂的原料,然后,如步骤S20,将聚酰胺树脂原料涂布于离型纸表面,以形成聚酰胺树脂薄膜,最后,如步骤S30,将聚酰胺树脂薄膜与离型纸剥离。以下详细说明各个步骤如步骤S10,先将聚酰胺树脂100份、其它添加剂5-30份、溶剂10-100份、补强剂0-10份等所组成的原料,置入加压式混合装置中,充分搅拌混合,使其混合物均匀分散。实务上,原料可以聚酰胺树脂为主剂,再加入添加剂、催化剂、交联剂、界面活性剂、填充剂、溶剂或补强剂等等。更具体而言,添加剂可为卤素类或磷系类耐燃剂;催化剂可为有机系列及无机系列;交联剂可为带有NCO及NH2功能基的树脂;界面活性剂可为阴离子型界面活性剂、阳离子型界面活性剂及非离子型界面活性剂;填充剂可为氧化硅、氧化铝、碳酸钙、滑石粉、铝粉、三氧化二锑、天然纤维、玻璃纤维等;补强剂为二氧化硅或碳黑。如步骤S20,再藉由裱糊装置,将不同表面的离型纸涂布上前述聚酰胺树脂混合物的原料,然后,经过烘箱加热干燥处理,加热温度为80-150℃,停留时间30-120秒,即可形成一层聚酰胺树脂薄膜。如步骤S30,利用剥离装置,将聚酰胺树脂薄膜与离型纸剥离,而制得雾面聚酰胺树脂薄膜产品。若使用不同图案的离型纸,可以得到不同的触感及状态的雾面聚酰胺树脂薄膜产品。之后,可再利用贴合机台,将雾面聚酰胺树脂薄膜与布材贴合,形成一种防水透湿材料。在此,布材不仅可为针织布种或平织布种,亦可为一般非成衣用床垫或胶作面的产品。接下来,本专利技术更利用数项试验来验证本实施例所生产的产品物性,如表1所示 表1综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将聚酰胺树脂原料涂布于离型纸后剥离,而制成一防水透湿的雾面聚酰胺树脂薄膜,使用不同图案的离型纸,可得到不同的触感及状态的产品,或者,可将聚酰胺树脂薄膜直接贴合于布材上,此布材不局限于平织布种。因此,本专利技术可集合好的表面手感、透湿防水性佳、多元性功能变化于一身,改善了传统薄膜制作上的诸多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之更动与润饰,均属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专利技术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提供一原料,该原料包含聚酰胺树脂;将该原料涂布于一离型纸表面,形成一聚酰胺树脂薄膜;及将该聚酰胺树脂薄膜与该离型纸剥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原料还包含有添加剂、催化剂、交联剂、界面活性剂、填充剂、溶剂或补强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添加剂为卤素类或磷系类耐燃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为有机系列或无机系列的催化剂。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交联剂为带有NCO或NH2功能基的树脂。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界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界面活性剂、阳离子型界面活性剂或非离子型界面活性剂。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填充剂为氧化硅、氧化铝、碳酸钙、滑石粉、铝粉、三氧化二锑、天然纤维或玻璃纤维。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剂为二氧化硅或碳黑。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该提供该原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一充分混合该原料的步骤。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将该原料涂布于该离型纸表面的步骤,由一裱糊装置来进行。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将该原料涂布于该离型纸表面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一烘干该离型纸表面的原料的步骤,以形成该聚酰胺树脂薄膜。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将该聚酰胺树脂薄膜与该离型纸剥离的步骤之后,更包含一将该剥离后的聚酰胺树脂薄膜贴合于一布材上的步骤。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布材为针织布种、平织布种、非成衣用床垫或胶作面的布材。全文摘要一种,是将包含有聚酰胺树脂的原料涂布于离型纸表面,再将离型纸剥开,即可形成一层透防水湿的雾面聚酰胺树脂薄膜,此聚酰胺树脂薄膜不仅具有变化丰富的触感及状态,其在产品与功能的变化上亦具有多元性。文档编号B29C41/34GK101088734SQ20061008755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许学维, 李文炫, 徐正己 申请人: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雾面防水透湿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提供一原料,该原料包含聚酰胺树脂;将该原料涂布于一离型纸表面,形成一聚酰胺树脂薄膜;及将该聚酰胺树脂薄膜与该离型纸剥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学维李文炫徐正己
申请(专利权)人: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