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装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4048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装箱装置,其包括装箱机械手,还包括由第一滚道、第二滚道和第三滚道组成的Z型滚道机构,所述机械手位于第一滚道的装箱位上方,用于将工件装入箱体;所述装箱位的前方设有阻挡气缸,将所述装箱位限位在所述机械手下方,利于装箱;第一滚道与第二滚道之间和第二滚道与第三滚道之间的迂回连接处分别设有升降排箱,用于将第一滚道的装满工件的箱体快速输送至第二滚道,及将第二滚道的装满工件的箱体快速输送至第三滚道;所述第三滚道的倒数第二个箱位的前方设有阻挡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生产节拍:4.3s,比原来减少一倍多;可动率:每2000个的可动率为95%以上;不良率: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装箱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装箱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4.0的不断推进,人力成本不断增加,高密度型工业制造已经失去竞争力。企业赖以生存的产品利润率,伴随高速自动化生产的到来而飞速下滑。企业要生存,就必须扩大生产,而扩大生产就需要更多地人员,更多地场地,成本成几何式增加。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在增加订单量和扩大规模之间寻找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实现现有资源最大化。那么对于零部件的生产企业而言,就是提高生产技术,削减人力,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目前一些汽车厂家,如一家主要业务是为丰田汽车提供汽车安全带相关产品的厂家。其中有一款安全带卷筒支架,由于大量车型使用需求量连年递增。而目前的生产方式全部为单机操作生产,每个工位都需要设置操作人员,且需要重复装箱周转,生产节拍也无法有效控制,满负荷情况下也只能做到10s,完全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一种全自动装箱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装箱装置,其包括装箱机械手,还包括由第一滚道、第二滚道和第三滚道组成的Z型滚道机构,所述机械手位于第一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装箱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装箱装置,其包括装箱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第一滚道、第二滚道和第三滚道组成的Z型滚道机构,所述机械手位于第一滚道的装箱位上方,用于将工件装入箱体;所述装箱位的前方设有阻挡气缸,将所述装箱位限位在所述机械手下方;第一滚道与第二滚道之间和第二滚道与第三滚道之间的迂回连接处分别设有升降排箱,用于将第一滚道的装满工件的箱体快速输送至第二滚道,及将第二滚道的装满工件的箱体快速输送至第三滚道;所述第三滚道的倒数第二个箱位的前方设有阻挡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装箱装置,其包括装箱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第一滚道、第二滚道和第三滚道组成的Z型滚道机构,所述机械手位于第一滚道的装箱位上方,用于将工件装入箱体;所述装箱位的前方设有阻挡气缸,将所述装箱位限位在所述机械手下方;第一滚道与第二滚道之间和第二滚道与第三滚道之间的迂回连接处分别设有升降排箱,用于将第一滚道的装满工件的箱体快速输送至第二滚道,及将第二滚道的装满工件的箱体快速输送至第三滚道;所述第三滚道的倒数第二个箱位的前方设有阻挡气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道与第二滚道和第二滚道与第三滚道的夹角分别是10-45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排箱由升降气缸和滚轮及导杆组成,气缸提升下排滚轮,上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雅珑
申请(专利权)人:泰东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