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停靠自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44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3:55
一种船舶停靠自动装置,属于趸船码头与船舶停靠领域。它包括缓冲气囊和吸固装置缓冲气囊包括气囊壳、室隔、缓冲弹簧,吸固装置包括电磁铁、触碰体;气囊壳固定在趸船或行船的船舷上,室隔把气囊壳分隔成为若干个独立的气室;在气室内安装有缓冲弹簧和电磁铁,缓冲弹簧顶在趸船或行船的一侧的气囊壳内和铁芯的承孔内或环槽内,电磁铁的另一端顶在没有固定在趸船或行船的船舷上的一面的气囊壳的室壁上。采用了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船舶停靠自动装置后,制造成本低、投入小、工艺简单;行船停靠在趸船上时通过电磁铁把行船和趸船连接在一起,行船驶离趸船时断开电磁铁的电路而使行船与趸船分离,不用水手解开缆绳;看不到外部的操作部件,自动化程度高。

Automatic calling device for ship

A ship automatic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ontoon wharf and ship dock. It includes the airbag and airbag comprises an airbag fixing device of suction casing, compartment, buffer spring, absorbing and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n electromagnet, touch the body; air bag shell is fixed on the barge or boat on the side of the ship, the air chamber shell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independent air chamber; in the gas room is equipped with a buffer spring and electromagnet. The hole in the side airbag buffer shell spring barges or sail within the core and the inner or the ring groove, the other end of the room at the top of the electromagnet wall has no side airbag casing is fixed on the barge or boat sailing on the. The ship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manufacture the automatic docking devic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small investment, simple process; the boat docked at the barge by the sailing barge and the electromagnet are connected together, leaving the boat off the circuit of the electromagnet pontoon boat and barge ship without separation, seaman untied the rope to see; the operation of external components,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停靠自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趸船上自动停靠船舶的一种船舶停靠自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的发展,船舶在趸船上的停靠越来越需要自动固定的装置来代替人工通过缆绳在缆桩上的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出现顺应了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和需要,是今后的船舶停靠的发展方向。现在的行船都是通过水手把缆绳分别套在趸船的甲板上的缆桩和行船的甲板上的缆桩进行停靠固定。行船在不码头时,水手基本上没有其它的工作;趸船上没有行船停靠或驶出港口时,趸船上的水手也没有其它的工作;致使人力资源浪费很大,造成码头和行船的运行成本增加。并且,行船在停靠时,行船的船头部分的船舷先与趸船的船舷接触并发生碰撞和摩擦,在碰撞和摩擦时,还经常出现火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设计出了:行船停靠在趸船上时,行船的船头部分的船舷与趸船的船舷接触时,不发生碰撞和火花,行船通过缓冲气囊和吸固装置牢固地停靠在趸船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船舶通过缓冲气囊和吸固装置牢固地停靠在趸船上的船舶停靠自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停靠自动装置包括缓冲气囊和吸固装置两个部分;所述的缓冲气囊包括气囊壳和室隔;所述的吸固装置包括电磁铁、缓冲弹簧、触碰体;所述的气囊壳的一面固定在趸船的侧向的船舷上或固定在行船的侧向的船舷上,在气囊壳内有室隔把气囊壳分隔成为若干个独立的气室;在气室内安装有缓冲弹簧和电磁铁,缓冲弹簧的一端顶在固定在趸船的船舷上的一侧的气囊壳内的室壁上或行船的船舷上的一侧的气囊壳内的室壁上,缓冲弹簧的另一端顶在电磁铁的一端的铁芯的承孔内或环槽内,电磁铁的另一端顶在没有固定在趸船的船舷上的一面的气囊壳的室壁上或顶在没有固定在行船的船舷上的一面的气囊壳的室壁上。所述的触碰体固定在行船的侧向的船舷上或趸船的侧向的船舷上;所述的电磁铁与缓冲弹簧配合固定在趸船的侧向的船舷上的气囊壳内或固定在行船的侧向的船舷上的气囊壳内;触碰体固定在行船上时,电磁铁安装在趸船的侧向的船舷上的气囊壳内;触碰体固定在趸船上时,电磁铁安装在行船的侧向的船舷上的气囊壳内。所述的气囊壳和室隔采用橡胶制造,所述的气囊壳制造成为能够承受气压的气袋子,在气囊壳的内部制造有室隔把气囊壳分隔成为若干个独立的气室;充满气压的气囊壳具有缓冲的功能和抗冲击的能力,在行船接触趸船上时,气囊壳作为缓冲带而使行船与趸船之间不发强硬的碰撞。所述的缓冲弹簧钢制造成为螺旋弹簧;所述的电磁铁制造成为通电后能够产生电磁场的铁芯与电磁线圈的组合体,在铁芯的外面固定有电磁线圈;所述的铁芯制造成为在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吸引力的柱体,在铁芯不靠近气囊壳的室壁的一端制造有安装缓冲弹簧的承孔或环槽;所述的电磁线圈制造成为通电能够产生磁场的线圈。所述的触碰体制造成为能够被电磁场吸引的导磁体;固定在行船的侧面前端的触碰体与缓冲气囊接触的部分制造成为弧形面或没有棱角的面;固定在趸船侧面的前面部分的触碰体与气囊壳接触的部分制造成为弧形面或没有棱角的面。为了使行船与趸船之间不发生强硬的碰撞,采用缓冲弹簧和缓冲气囊来减少行船的横向冲击力;为了减少行船前进的强劲的冲击力,采用缓冲气囊来减少行船的前进方向的冲击力。为了使缓冲弹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所述的缓冲弹簧制造成为压簧。为了能够固定缓冲弹簧,在安装缓冲弹簧处的缓冲缓冲气囊的室壁内制造有承压板,在承压板上制造有卡住缓冲弹簧的卡槽或卡或凸出。为了使行船能够牢固的停靠在趸船上,在一个缓冲气囊内安装有单个或多个电磁铁;在行船上安装有单个或多个触碰体时,行船上的触碰体的位置与趸船上的缓冲气囊内的电磁铁的位置相对应;在趸船上安装有单个或多个触碰体时,趸船上的触碰体的位置与行船上的缓冲气囊内的电磁铁的位置相对应;采用多个电磁铁与多个触碰体配合时,行船在趸船上停靠稳当时,每个电磁铁都通电产生电磁场吸引相对应的触碰体。行船在趸船上停靠时,行船的船头斜向靠近趸船的船舷,安装在行船的船头部分的触碰体或安装在趸船上的触碰体与安装在趸船上的缓冲气囊或与安装在行船上的缓冲气囊接触;此时,接通趸船上的缓冲气囊内的电磁铁的通电电路或行船上的缓冲气囊内的电磁铁的通电电路而使电磁铁产生电磁场,趸船上的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场吸引行船的船舷上的触碰体或行船上的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场吸引趸船的船舷上的触碰体,使趸船上的缓冲气囊内的电磁铁与行船上的触碰体的接触面靠拢或行船上的缓冲气囊内的电磁铁与趸船上的触碰体的接触面靠拢。行船船头的触碰体与趸船上的缓冲气囊接触时,使缓冲气囊承受着向行船前进的方向和向趸船的横向方向的两个方向的力;固定在趸船上的缓冲气囊承受的向行船前进的方向的力而使缓冲气囊与触碰体之间产生摩擦和滑移,继而使缓冲气囊与触碰体接触的一面向行船的船头方向移动,使缓冲气囊固定在趸船上的一面与缓冲气囊接触触碰体的一面产生错位拉力,在缓冲气囊与触碰体之间产生摩擦和滑移及错位拉力时,消耗了向行船的前进方向的力,起到了向前的缓冲作用;在缓冲气囊与触碰体之间产生摩擦和滑移时,电磁铁与触碰体之间的位置也在随缓冲气囊与触碰体之间的滑移而发生变化,行船在趸船上停稳时,电磁铁与触碰体的位置固定;在行船上的触碰体挤压趸船上的缓冲气囊的过程中,缓冲气囊承受的向趸船的横向方向的力使缓冲气囊向内凹陷,压缩缓冲弹簧向内收缩,在压缩缓冲弹簧的过程中,缓冲弹簧消耗了向趸船的横向方向的力,起到了横向的缓冲作用。在缓冲弹簧完全消耗了向趸船的横向的方向的力后,被压缩的缓冲弹簧在自身的弹力的作用下伸长而回位,带动行船的船体侧向移动少许而停稳;在缓冲气囊完全消耗了行船前进的方向的力后,缓冲气囊在自身的弹性拉力的作用下向后回移到平衡的位置,带动行船的船体向后移动少许而停稳;行船在趸船上停稳后,电磁铁继续吸住触碰体,保持停靠稳定。行船船头的缓冲气囊与趸船上的触碰体接触时,使缓冲气囊承受着向行船前进的反方向和向行船的横向方向的两个方向的力;固定在行船上的缓冲气囊承受的向行船前进的反方向的力而使缓冲气囊与触碰体之间产生摩擦和滑移,继而使缓冲气囊与触碰体接触的一面向行船的船头的反方向移动,使缓冲气囊固定在行船上的一面与缓冲气囊接触触碰体的一面产生错位拉力,在缓冲气囊与触碰体之间产生摩擦和滑移及错位拉力时,消耗了向行船的前进方向的力,起到了向前的缓冲作用;在缓冲气囊与触碰体之间产生摩擦和滑移时,电磁铁与触碰体之间的位置也在随缓冲气囊与触碰体之间的滑移而发生变化,行船在趸船上停稳时,电磁铁与触碰体的位置固定;在趸船上的触碰体挤压行船上的缓冲气囊的过程中,缓冲气囊承受的向行船的横向方向的力使缓冲气囊向内凹陷,压缩缓冲弹簧向内收缩,在压缩缓冲弹簧的过程中,缓冲弹簧消耗了向行船的横向方向的力,起到了横向的缓冲作用。在缓冲弹簧完全消耗了向行船的横向的方向的力后,被压缩的缓冲弹簧在自身的弹力的作用下伸长而回位,带动行船的船体侧向移动少许而停稳;在缓冲气囊完全消耗了行船前进的方向的力后,缓冲气囊在自身的弹性拉力的作用下回移到平衡的位置,带动行船的船体向后移动少许而停稳;行船在趸船上停稳后,电磁铁继续吸住触碰体,保持停靠稳定。行船需要驶离趸船时,断开电磁铁的通电电路,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吸引力消失,行船能够与趸船自动分离,行船通过动力系统推动行船驶离趸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船舶停靠自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停靠自动装置,属于趸船码头与船舶停靠领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停靠自动装置,属于趸船码头与船舶停靠领域。2.它包括缓冲气囊和吸固装置缓冲气囊包括气囊壳、室隔、缓冲弹簧,吸固装置包括电磁铁、触碰体;气囊壳固定在趸船的船舷上,室隔把气囊壳分隔成为若干个独立的气室;缓冲弹簧的一端顶在固定在趸船的一侧的气囊壳内,缓冲弹簧的另一端顶在铁芯的承孔内或环槽内,电磁铁的另一端顶在没有固定在趸船的船舷上的一面的气囊壳的室壁上。3.采用了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船舶停靠自动装置后,制造成本低、投入小、工艺简单;行船停靠在趸船上时通过电磁铁把行船和趸船连接在一起,行船驶离趸船时断开电磁铁的电路而使行船与趸船分离,不用水手解开缆绳;船舶停靠自动装置看不到外部的操作部件,自动化程度高。4.一种船舶停靠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停靠自动装置包括缓冲气囊和吸固装置两个部分;所述的缓冲气囊包括气囊壳和室隔;所述的吸固装置包括电磁铁、缓冲弹簧、触碰体;所述的气囊壳的一面固定在趸船的侧向的船舷上,在气囊壳内有室隔把气囊壳分隔成为若干个独立的气室;在气室内安装有缓冲弹簧和电磁铁,缓冲弹簧的一端顶在固定在趸船的船舷上的一侧的气囊壳内的室壁上,缓冲弹簧的另一端顶在电磁铁的一端的铁芯的承孔内或环槽内,电磁铁的另一端顶在没有固定在趸船的船舷上的一面的气囊壳的室壁上;所述的触碰体固定在行船的侧向的船舷上;所述的电磁铁与缓冲弹簧配合固定在趸船的侧向的船舷上的气囊壳内,电磁铁安装在趸船的侧向的船舷上的气囊壳内;所述的气囊壳和室隔采用橡胶制造,所述的气囊壳制造成为能够承受气压的气袋子,在气囊壳的内部制造有室隔把气囊壳分隔成为若干个独立的气室;充满气压的气囊壳具有缓冲的功能和抗冲击的能力,在行船接触趸船上时,气囊壳作为缓冲带而使行船与趸船之间不发强硬的碰撞;所述的缓冲弹簧钢制造成为螺旋弹簧;所述的电磁铁制造成为通电后能够产生电磁场的铁芯与电磁线圈的组合体,在铁芯的外面固定有电磁线圈;所述的铁芯制造成为在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吸引力的柱体,在铁芯不靠近气囊壳的室壁的一端制造有安装缓冲弹簧的承孔或环槽;所述的电磁线圈制造成为通电能够产生磁场的线圈;所述的触碰体制造成为能够被电磁场吸引的导磁体;固定在行船的侧面前端的触碰体与缓冲气囊接触的部分制造成为弧形面或没有棱角的面;行船在趸船上停靠时,行船的船头斜向靠近趸船的船舷,安装在行船的船头部分的触碰体与安装在趸船上的气囊壳接触;此时,接通趸船上的气囊壳内的电磁铁的通电电路而使电磁铁产生电磁场,趸船上的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场吸引行船的船舷上的触碰体,使趸船上的气囊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山薇
申请(专利权)人:仪陇铭崧科创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