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皮定业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消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3225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消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创面修复制剂领域。这种抗菌消炎药剂的原料包括:抗坏血酸、四硼酸钠、丙二醇、苯氧乙醇、甘油、及纯水。该制备方法为:将四硼酸钠与丙二醇混合均匀后,再与温度为80~100℃的纯水混合;随后缓慢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后,待温度降至60~70℃时再缓慢加入抗坏血酸,再与苯氧乙醇混合均匀后得到抗菌液,过滤。该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易于实现,且通过控制原料的混合顺序,能够得到分散度良好、且澄清透明的抗菌消炎药剂。所制得的抗菌消炎药剂具有广谱长效的杀菌功能,且能够高效的促进创面修复愈合,使得创伤组织快速愈合且消除疤痕。

Antibacterial antiphlogistic medici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ntibacteri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wound healing preparation. The antimicrobial agents include ascorbic acid, four sodium borate, propylene glycol, phenoxy ethanol, glycerin, and pure wate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as follows: four sodium borate and propylene glycol mixed evenly, and then with the temperature of mixture of 80 to 100 DEG C water; then slowly adding glycerol mixed evenly, until the temperature dropped to 60 to 70 DEG C and then slowly added ascorbic acid, phenoxyethanol after mixing to obtain antibacterial liquid, filtering. The process is mild and easy to realize. By controlling the mixing order of the raw materials,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with good dispersion and clear and transparent can be obtained. The antibacteri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broad spectrum and long acting bactericidal func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wound healing and healing, and make the wound tissue heal quickly and eliminate sc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消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创面修复制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菌消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炎症,是人体内十分常见且非常重要的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由细菌、病毒等组成的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体表的外伤感染和各大器官的大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都属于炎症性疾病。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述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性障碍。在炎症过程中,一方面损伤因子直接或间接的造成组织和细胞破坏,另一方面通过炎症充血和渗血反应,以稀释、杀伤和包围损伤因子。同时,通过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再生使受损的组织得以修复和愈合。然而目前在治疗炎症时,多采用抗生素。这种抗生素类抗菌剂易出现依赖性和抗药性,且不易使创伤组织快速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消炎药剂,这种抗菌消炎药剂具有广谱长效的杀菌功能,且能够高效的促进创面修复愈合,使得创伤组织快速愈合且消除疤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抗菌消炎药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易于实现,且通过控制原料的混合顺序,能够得到分散度良好、且澄清透明的抗菌消炎药剂。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消炎药剂,抗菌消炎药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抗坏血酸10~20份、四硼酸钠10~20份、丙二醇10~20份、甘油10~20份、苯氧乙醇1~2份、及纯水50~60份。一种上述抗菌消炎药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按重量份数将四硼酸钠与丙二醇混合均匀后,再与温度为80~100℃的纯水混合;随后缓慢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后,待温度降至60~70℃时再缓慢加入抗坏血酸,再与苯氧乙醇混合均匀后得到抗菌液,过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抗菌消炎药剂,是基于酸碱电离交换反应来实现的。在这种药剂中,甘油能够在创面处形成一定厚度的隔离膜,能够有效的将创面保护起来,使其不与外界大气接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抑菌和保湿作用,避免创面处受到二次感染损伤。在甘油的隔离膜内部,抗坏血酸与四硼酸钠相互作用,形成四硼酸氢钠和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具有直接杀菌作用,四硼酸钠本身具有防腐作用,在四硼酸钠交换氢离子后成为四硼酸氢钠,由于氢原子的性质活泼,四硼酸钠得到氢后极性增强,分子的运动活性增强,能够在甘油形成的隔离膜内快速运动至创面并高效的促进创面修复愈合。此外,苯氧乙醇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能够增强该抗菌消炎药剂的杀菌防腐的功效,同时也能增强该抗菌消炎药剂的稳定性、以及改变其气味。苯氧乙醇与其他组分共同配伍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使得到的抗菌消炎药剂具有广谱长效的杀菌功效。制备该抗菌消炎药剂的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易于实现,且通过控制原料中各组分的混合顺序,使各组分之间的分散性良好,有利于酸碱电离交换反应充分进行,并得到澄清透明的抗菌消炎药剂,且这种抗菌消炎药剂的药效更佳、性质更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抗菌消炎药剂,这种抗菌消炎药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抗坏血酸10~20份、四硼酸钠10~20份、丙二醇10~20份、甘油10~20份、苯氧乙醇1~2份、及纯水50~60份。在这种抗菌消炎剂中,甘油能够在创面处形成一定厚度的隔离膜,能够有效的将创面保护起来,使其不与外界大气直接接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抑菌和保湿作用,避免创面处受到二次感染损伤。在甘油的隔离膜所覆盖的创面处,抗坏血酸具有直接杀菌作用;抗坏血酸与四硼酸钠相互作用,形成四硼酸氢钠和抗坏血酸钠。四硼酸钠具有防腐去污、清洁创面的功能,通过质子交换成为四硼酸氢钠更增强了其防腐去污、清洁创面的功能。同时,由于氢原子的性质活泼,四硼酸钠得到氢后极性增强,分子的运动活性增强,使得该抗菌消炎剂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可使创面快速清洁、促进愈合。苯氧乙醇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能够增强该抗菌消炎药剂的杀菌防腐的功效,同时也能增强其稳定性、以及改变其气味。苯氧乙醇与其他组分共同配伍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使得到的抗菌消炎药剂具有广谱长效的杀菌功效。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原料按重量份数计还包括:牛蒡子苷0.5~1份、苍术酮1~2份。专利技术人在多年创造性劳动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在上述抗菌消炎剂中,加入这两种化合物,能够显著提高该抗菌消炎剂的抑菌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伤口的愈合速度。牛蒡子苷,分子式为C27H34O11,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Ⅰ)所示:苍术酮,分子式为C15H20O,其如式(Ⅱ)所示: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原料还包括皮肤促透剂,皮肤促透剂按重量份数计为5~10份。通过皮肤促透剂的添加,使得该药剂的渗透性能更加,能够快速的渗透进入受损创面的深层组织,并与细菌相互作用,干扰菌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更佳的杀菌效果。进一步的,皮肤促透剂包括二甲基亚砜、丙氧乙醇、水杨酸甲酯和透明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二甲基亚砜,具有极强的吸湿性,且能引起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可逆的构型变化,可以置换皮肤角质层中的结合水并形成一种疏松结构,从而增加药物的穿透能力。此外,丙氧乙醇,能够增强药剂的穿透能力,从而增强该药剂的抑菌能力,同时也可以充当矫味剂,使得该药剂的气味相对比较宜人。透明质酸的加入,可使创伤组织中细胞间质胶状黏着物增高,使得该药剂的粘性增大,有利于促进纤维细胞形成网状结构,缓解炎症侵害,避免疤痕的形成。水杨酸甲酯具有消肿、消炎和镇痛作用,同时也能作为溶剂,促进原料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原料还包括促愈剂,促愈剂按重量份数计为10~20份。促愈剂包括蒲公英浆液和/或冰片。蒲公英浆液为蒲公英的新鲜乳汁,其为白色,具有抗炎解毒的功效,且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胆碱以及挥发油等有效活性成分,有利于促进创面的愈合。冰片,其为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体,其具有抑菌、抗炎的功效,同时又能敛疮生肌,能够使得该药剂的修复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促愈剂能够增强该药剂的修复功能,促进氨基酸转化胶原蛋白,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加速细胞增生,促进创面修复愈合。此外,也能使该药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使羟基解离,在氧化过程中给缺氧创面提供富氧环境,以满足细胞呼吸需要,促进创面修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抗菌消炎药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S1:按重量份数将四硼酸钠与丙二醇混合均匀后,再与温度为80~100℃的纯水混合;先将四硼酸钠与丙二醇混合,有利于二者之间充分分散,再与温度为80~100℃的纯水混合后,能够有效避免乳化现象。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四硼酸钠与丙二醇的混合步骤包括:将四硼酸钠与皮肤促透剂混合,搅拌15~25min后,再与丙二醇混合,继续搅拌15~25min。通过皮肤促透剂的添加,使得该药剂的渗透性能更加,能够快速的渗透进入受损创面的深层组织,并与细菌相互作用,干扰菌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更佳的杀菌效果。搅拌15~25min,使得溶液混合更加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消炎药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抗坏血酸10~20份、四硼酸钠10~20份、丙二醇10~20份、甘油10~20份、苯氧乙醇1~2份、及纯水5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消炎药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抗坏血酸10~20份、四硼酸钠10~20份、丙二醇10~20份、甘油10~20份、苯氧乙醇1~2份、及纯水5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计还包括:牛蒡子苷0.5~1份、苍术酮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皮肤促透剂,所述皮肤促透剂按重量份数计为5~1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促透剂包括二甲基亚砜、丙氧乙醇、水杨酸甲酯和透明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促愈剂,所述促愈剂按重量份数计为10~20份,所述促愈剂包括蒲公英浆液和/或冰片。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消炎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按重量份数将所述四硼酸钠与所述丙二醇混合均匀后,再与温度为80~100℃的所述纯水混合;随后缓慢加入所述甘油混合均匀后,待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定业皮志华周庆良刘莉
申请(专利权)人:皮定业皮志华周庆良刘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