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代茶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4213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6 04:45
一种以癞蛤蟆草全草为主要有效组分,配以其它具有抗菌消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补气固表作用的辅助药效组分的中草药制成的中药代茶饮,辅助有效组分为金银花、黄芪、黄芩、薄荷、冰片、甘草。各原料组分的质量计份数为癞蛤蟆草40~50份,金银花1~5份、黄芪1~15份、黄芩1~4份、薄荷1~7份、冰片1~5份、甘草1~8份。各种有效药物成分协同作用,用来提高疗效,改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过程;该中药代茶饮用开水煮过或用开水浸泡后直接饮用,用来治疗各种类型的扁桃体炎,腹水肿胀、肾炎水肿、咽喉肿痛、支气管炎、咳嗽、痈肿、痔疮、肛门肿痛、湿疹、乳腺炎、阴道炎等炎症类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代茶饮,特别是一种以植物中草药癞蛤蟆草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代茶饮,属于中草药
(二)
技术介绍
中药代茶饮,指用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以中草药单味或复方代茶冲泡、煎煮,然后像茶一样饮用。中药代茶饮为我国的传统剂型,是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原则指导下,依据辩证或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对病情的判断,为防治疾病、病后调理或仅为养生保健而组方选药与茶叶或不含茶叶合制而成的剂型。中药代茶饮是中医治病调理、强身益寿的特殊中药剂型,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具有以下几个优越之处:饮服方便,易于调理,中药代茶饮可据病情需要辩证组方、随症加减,并按药物的性能特点等选择恰当的使用方法,程序简单,调配方便,针对性强,既保持了中医汤剂辩证论治加减灵活、疗效显著的特色,又克服了传统汤剂煎煮烦琐、携带不便等缺点,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中药代茶饮便于储存,易于携带,可随时多次饮用,且吸收完全,故可备特殊情况或某些急症时用,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药效充分,疗效显著。中药材经粉碎成粗末或切制成细丝、小段,表面积增大,与溶媒接触面增加,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经煎煮后易于溶出。实验证明:这些药物经粉碎后的药液浓度,较未粉碎药材浸出液的药物浓度高得多。将中药以沸水冲泡或稍加煎煮后饮用,避免了汤剂因加工、久煎久煮造成某些药物,尤其是芳香类药物有效成分的损失;另一方面,以沸水冲泡药物,可将其中的酶迅速降解灭活,避免了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实验表明:第一,解表药多含有挥发油,常温下即可挥发,更易随水蒸汽挥发,故不宜久煎。第二,当药液温度在30~40℃时,药物所含酶活性很强,药物的有效成分,尤其是甙类成分在酶作用下易发生分解,会导致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影响疗效。对于阿胶、鹿角胶、饴糖等不耐高温的胶类药物及薄荷、藿香、香薷、青蒿、金银花等芳香类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做药茶尤为相宜。因胶质类药入煎剂易粘锅煮焦,且粘附他药,影响药物成分溶出。用作药茶则避免因久煎使其有效成分损耗,从而使药物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提高疗效。轻灵精巧,甘淡平和。从药物组成而言,代茶饮组方除注重辩证及配伍严谨,其突出特点为选药精当,用药量轻,较之汤剂,代茶饮能节省药源。如《本草纲目》所载“僵蚕良姜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善治头风。方中仅白僵蚕、高良姜两味,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即3克。而入汤剂,其常用量为20克。采用茶剂,每日即可节约用药17克。由此可见,用中药代茶饮法所节省的药材的用量是相当可观。从药物性质来看,代茶饮所用之药药性平和,无伤胃之虞,且味多甘淡,或为微苦微寒之品,既有除疾调理之功,又无味苦难咽之弊,对小儿患者尤为适宜。从药物功用而言,代茶饮所用中药,多为具有解表、清热、止嗽、除湿、和胃、消导、通便、祛暑、安神、补益等作用之品,善治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痰湿犯肺、湿热内蕴、食积不化、肠燥津枯、暑热伤津、心神不宁、气血两虚所致诸症。少用催吐、峻下之品,一般不用剧毒祛邪药物。长期服用,缓缓调治。中药代茶饮用量轻,宜频服,且药性平和,无损胃气,故可长期坚持服用,缓图其效,以和脏腑,尤其适于慢性病的治疗及对机体机能的调整。对许多病证,长期服用药茶,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体内达到量化标准,致使药效更加巩固,作用更为持久。如患沁尿系结石病人,持续多次服用药茶后,能保持泌尿道中的药物浓度;同时,可稀释尿液,清洁尿路,加大对尿路结石的冲刷力,从而有利于结石的缩小与排出。有病治病,无病调理。中药代茶饮用药平和,可以调和脏腑阴阳、气血盛衰,频频饮服,既可疗疾,又有调理之效。尤其对病后之调理,体力之恢复,大有裨益。总之,中药代茶饮以祛邪治病,防病保健为宗旨,具有方便、灵活、有效、节约、针对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它既保持了汤剂作用显著的特色,又克服了汤剂制作烦杂、浪费药材的不足;它宜于长期服用,较中成药功力更为强盛。中药代茶饮的使用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可概括为防治疾病、病后调理及养生保健三方面。防治疾病。中药代茶饮使用方便,作用持久,且无呆滞中焦脾胃之弊端,适于长期饮服,故可作为轻症或慢性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亦可用作病情较重者或急性病之辅助治疗手段;此外,尚可用于防疫及预防中暑等。防治内科病:内科病有外感病与内伤病之分。外感病主要指伤寒、风温、暑温、湿温等热性病。而据脏腑辩证分类,内伤病可分为肺、心、脾胃、肝胆、肾等系疾病。其中多数均可用代茶饮法治疗。古代与现代医书所载防治内科病之茶方不胜枚举。防治外科病:中医外科病名繁多,主要包括疮疡类、皮肤病类、肛门病类、肿瘤类疾病。以中药代茶饮方式防治外科病可获得不错的疗效。如癌症临床多采用手术加化疗、放疗法治疗,若能配合适当的药茶疗法,则可减轻上述疗法的副作用,提高疗效。防治妇科病:对于妇科疾病的防治,民间集验收载之代茶饮方颇多。如煮白茅根浓茶后加红糖代茶饮服,可治月经先期,经量过多之症;《太平圣惠方》中“糯米黄芪饮茶”由糯米、黄芪、川芎组成,具有调气血安胎之功用;哺乳期母亲退乳断奶临床多选用生、熟麦芽水煎代茶。防治儿科病:由于小儿服药常有困难,中药代茶饮疗疾而不甚苦口,易为小儿接受,故用代茶饮法防治儿科常见病优势尤为突出。防治五官科疾病:以代茶饮法防治五官科常见病症,颇多效验。如视力减退,《瀚海颐生十二茶》载:枸杞子、菊花、霜桑叶、谷精草水煎代茶,善治肝肾阴虚所致视力减退。方中诸药俱为明目之品,兼养肝肾,合为茶剂,易于长期服用。病后调理。代茶饮用药较为平和,常通过调和之法使脏腑阴阳气血盛衰趋于正常,故用于疾病之善后调理颇为相宜。扶正祛邪:为使病邪尽去,可于克伐之后,选用药性温和、祛邪兼有扶正作用的药物代茶饮服,缓图其效,以和脏腑,达到使疾病痊愈之目的。调养胃气:疾病后期以茶疗方调理,在清代宫廷中应用较多,纵观清宫医疗档案,疾病向愈之后,常注意调养胃气,频频饮服和胃代茶饮,作为善后调理,以收全功,宗中医以胃气为本之旨。补益元气:人至暮年,肾气渐衰,而患病后更伤元气,故老年人病愈之初有必要酌情选用具有补益元气作用的药茶,缓缓调理,帮助恢复元气。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中药代茶饮作用温和,疗效持久,便于长期服用,为中医众多养生保健、抗衰老方法之一。平时常对症选用保健药茶,补益五脏,调和气血,对于延缓衰老,健身长寿大有裨益。煎煮用法。中药代茶饮的使用方法颇多,其中煎服法最为常用。多数药茶因所含药味多、剂量大,茶具内无法冲泡,宜采用煎服法;有些茶方含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或有厚味、滋补类药物,亦以煎法为佳。传统的煎服法是将茶方中诸味中药置茶具中,加水,煮沸约10~15分钟后离火,取汁,煎2~3次后合并药液,过滤,代茶频饮。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新的中医诊疗设备不断被开发应用,其中草本泉源按照汤剂的煎煮要求,利用现代工艺开发的新型煎煮器具中药煎煮壶及保密工艺专利产品中药茶盒,创新了中药代茶饮的煎煮方式及包装工艺。中药煎煮壶在遵循传统中药汤剂煎煮原理基础上,采用新型煎煮技术,2~5分钟即可把药方的有效成分煎煮出来,操作简单、即煮即喝;且提取率高,节省药材;特殊的构造使得煎煮中草药时不会发生烧焦、沾锅、沉淀现象。作为“中药煎煮壶”的配套产品,“中药茶盒”根据医生处方调配加工制作而成,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代茶饮,其特征是该代茶饮以癞蛤蟆草全草为主要有效成分,配以其它具有抗菌消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补气固表作用的辅助药效成分中草药制成的中药代茶饮,主要有效组分为癞蛤蟆草全草,辅助有效组分为金银花、黄芪、黄芩、薄荷、冰片、甘草;各原料组分的质量计份数为癞蛤蟆草40~50份,金银花1~5份、黄芪1~15份、黄芩1~4份、薄荷1~7份、冰片1~5份、甘草1~8份;该中药代茶饮用开水煮过或用开水浸泡后直接饮用,用来治疗各种类型的扁桃体炎,腹水肿胀、肾炎水肿、咽喉肿痛、支气管炎、咳嗽、痈肿、痔疮、肛门肿痛、湿疹、乳腺炎、阴道炎等炎症类疾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代茶饮,其特征是该代茶饮以癞蛤蟆草全草为主要有效成分,配以其它具有抗菌消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补气固表作用的辅助药效成分中草药制成的中药代茶饮,主要有效组分为癞蛤蟆草全草,辅助有效组分为金银花、黄芪、黄芩、薄荷、冰片、甘草;各原料组分的质量计份数为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水李贤明李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成大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