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负极辨识度的透明LED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04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负极辨识度的透明LED支架结构,包括透明支架本体和导电端子对,透明支架本体包括设置在上方的底部贯穿的碗杯以及对应设置在碗杯下方的固定座,导电端子对均由1个正极导电端子和1个负极导电端子组成,负极导电端子和正极导电端子均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表面的固晶部、设置在固定座下表面的引脚部以及设置在固定座外表面的连接固晶部以及引脚部的连接部,固晶部包括露出于碗杯底面用以承载LED芯片的固晶区域以及与碗杯侧壁相接触的剩余区域,负极导电端子剩余区域的上表面设置有标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标识层使CCD能够辨识出透明支架的负极导电端子所在方向,使编带机在编带产品的方向时能够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负极辨识度的透明LED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贴片LED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负极辨识度的透明LED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在照明领域,LED光源因具有使用低压电源、能耗少、适用性强、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多色发光等优点,成为新一代主流照明光源。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大透镜支架的发光角度,能够实现六面发光,LED封装SMD5050产品的支架一般设置为透明支架,这种透明LED支架与之前的常规支架相比,在单面发光做景观亮化效果会更加好,灯光更有的柔和,富有立体感。而这种LED透明支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以下的缺陷:SMD5050支架在编带的过程中,由于其支架设置为透明,导致CCD(视觉检测设备)无法识别,从而使编带机识别不了产品的正负方向,导致正常编带产品的正负方向无法保持一致,导致客户对产品的后期使用增加了难度。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的缺陷,因而亟待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负极辨识度的透明LED支架结构,通过在负极导电端子上设置便于CCD识别的标识层,解决了编带机识别难问题,使编带产品的方向能够保持一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负极辨识度的透明LED支架结构,包括透明支架本体和多个导电端子对,所述透明支架本体包括设置在上方的底部贯穿的碗杯以及对应设置在碗杯下方的固定座,所述导电端子对均由1个正极导电端子和1个负极导电端子组成,所述各导电端子对的正极导电端子均同侧设置,所述各导电端子对的负极导电端子均同侧设置,所述负极导电端子和正极导电端子均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表面的固晶部、设置在固定座下表面的引脚部以及设置在固定座外表面的连接固晶部以及引脚部的连接部,所述固晶部包括露出于碗杯底面用以承载LED芯片的固晶区域以及与碗杯侧壁相接触的剩余区域,所述负极导电端子剩余区域的上表面设置有标识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标识层设置为丝印图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标识层的图形设置为黑色圆环形、黑色三角形、黑色矩形、黑色正方形或其他任意形状的黑色图形中的任一种图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标识层设置在1个负极导电端子的剩余区域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电端子对设置为3对,所述标识层设置在3个负极导电端子的剩余区域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负极导电端子剩余区域的上表面设置有标识层,使CCD能够清晰辨识出透明支架的负极导电端子所在方向,从而实现编带机在编带产品的方向时能够保持一致。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第1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负极导电端子的结构视图。图4是第2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第3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是第4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碗杯-1固定座-2正极导电端子-3标识层-4负极导电端子-5LED芯片-6连接部-7固晶区域-8剩余区域-9引脚部-10固晶部-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表面”“下表面”“上方”、“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第1实施例: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提高负极辨识度的透明LED支架结构,包括透明支架本体和3个导电端子对,透明支架本体包括设置在上方的底部贯穿的碗杯1以及对应设置在碗杯1下方的固定座2。每对导电端子对均由1个正极导电端子3和1个负极导电端子5组成,各导电端子对的正极导电端子3均同侧设置,各导电端子对的负极导电端子5均同侧设置。负极导电端子5和正极导电端子3均包括设置在固定座2上表面的固晶部11、设置在固定座2下表面的引脚部10以及设置在固定座2外表面的连接固晶部以及引脚部的连接部7,固晶部11包括露出于碗杯底面用以承载LED芯片6的固晶区域8以及与碗杯侧壁相接触的剩余区域9。负极导电端子5剩余区域9的上表面设置有标识层4,标识层4设置为丝印图层,在透明支架的实际生产步骤中,标识层4是在模具冲压负极导电端子5的时候再通过丝印的方式设置在负极导电端子5剩余区域9上的。标识层4的图形设置为黑色圆环形,根据CCP(视觉检测设备)的识别清晰度进行设置,黑色为分辨最清晰的颜色。第2实施例:参照图4所示,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核心结构相同,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标识层4的图形设置黑色三角形。第3实施例:参照图5所示,第3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核心结构相同,第3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标识层4的图形设置黑色矩形。第4实施例:参照图6所示,第4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核心结构相同,第4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标识层4同时设置在3个负极导电端子的剩余区域9上。上述实施例仅是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负极辨识度的透明LED支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负极辨识度的透明LED支架结构,包括透明支架本体和多个导电端子对,所述透明支架本体包括设置在上方的底部贯穿的碗杯(1)以及对应设置在碗杯(1)下方的固定座(2),所述每对导电端子对均由1个正极导电端子(3)和1个负极导电端子(5)组成,所述各导电端子对的正极导电端子(3)均同侧设置,所述各导电端子对的负极导电端子(5)均同侧设置,所述负极导电端子(5)和正极导电端子(3)均包括设置在固定座(2)上表面的固晶部(11)、设置在固定座(2)下表面的引脚部(10)以及设置在固定座(2)外表面的连接固晶部以及引脚部的连接部(7),所述固晶部(11)包括露出于碗杯底面用以承载LED芯片的固晶区域(8)以及与碗杯侧壁相接触的剩余区域(9),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端子(5)剩余区域(9)的上表面设置有标识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负极辨识度的透明LED支架结构,包括透明支架本体和多个导电端子对,所述透明支架本体包括设置在上方的底部贯穿的碗杯(1)以及对应设置在碗杯(1)下方的固定座(2),所述每对导电端子对均由1个正极导电端子(3)和1个负极导电端子(5)组成,所述各导电端子对的正极导电端子(3)均同侧设置,所述各导电端子对的负极导电端子(5)均同侧设置,所述负极导电端子(5)和正极导电端子(3)均包括设置在固定座(2)上表面的固晶部(11)、设置在固定座(2)下表面的引脚部(10)以及设置在固定座(2)外表面的连接固晶部以及引脚部的连接部(7),所述固晶部(11)包括露出于碗杯底面用以承载LED芯片的固晶区域(8)以及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都叶书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伊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