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39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灯珠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基板、发光二极管灯珠、接触连接机构、固定限位机构、定位盘和缓冲组件,所述安装基板顶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底面相配合,所述接触连接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顶面两端,所述固定限位机构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底部。利用接触连接的方式将灯珠与引脚电性连接,替代了传统焊接的方式,方便拆卸更换。同时在灯珠底部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方便定位安装,增设减震缓冲装置,防止外部冲击的破坏。止外部冲击的破坏。止外部冲击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灯珠安装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发光二极管灯珠,简称为LED,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它再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发光二极管灯珠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再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显示、医疗器件等等。发光二极管灯珠的拼接是将LED芯片、灯珠、引脚等物进行组装固定,而传统的方法皆为焊接,难以拆卸更换。
[0003]在现有技术当中,传统的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解雇缺乏对灯珠进行保护的装置,难以抵抗外部撞击与损伤;传统的安装结构缺乏固定机构,使得发光二极管灯珠的拆卸安装诸多不便;传统的安装结构未对引脚进行限位固定,难以保证其与芯片的接触稳定性。
[0004]有鉴于此,亟待设计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利用接触连接的方式将灯珠与引脚电性连接,替代了传统焊接的方式,方便拆卸更换。同时在灯珠底部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方便定位安装,增设减震缓冲装置,防止外部冲击的破坏。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利用接触连接的方式将灯珠与引脚电性连接,替代了传统焊接的方式,方便拆卸更换。同时在灯珠底部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方便定位安装,增设减震缓冲装置,防止外部冲击的破坏。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基板、发光二极管灯珠、接触连接机构、固定限位机构、定位盘和缓冲组件,所述安装基板顶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底面相配合,所述接触连接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顶面两端,所述固定限位机构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底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接触连接机构包括:卡接座、正极接电触点和负极接电触点,所述卡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顶面两端处且相互正对设置,所述卡接座设置有第一卡接梁和第一勾卡槽,所述第一卡接梁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勾卡槽,所述正极接电触点和负极接电触点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勾卡槽的槽壁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卡接梁和第二勾卡槽,所述第二卡接梁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顶面两端处,所述第二卡接梁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勾卡槽,所述第二卡接梁之间的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卡接梁之间的水平连线与所述第一卡接梁之间的水平连线呈垂直相交。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包括:限位卡、正极接电引脚和负极接电引脚,所述限位卡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外径面两端处并且相向对应设置,所述正极接电引脚和负极接电引脚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外径面两端处并且相向对应设置,所述限位卡之间的水平连线和所述正极接电引脚与负极接电引脚之间的水平连线呈垂直相交,所述限位卡与所述第二勾卡槽相配合,所述正极接电引脚以及负极接电引脚与所述第一勾卡槽相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盘包括:永磁体盘、限位卡槽和永磁体卡头,所述永磁体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顶面中心处,所述限位卡槽开设在所述永磁体盘面上,所述永磁体卡头固定安装再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底面,所述永磁体卡头与所述永磁体盘相配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卡槽槽底,所述第二缓冲垫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底部外径面檐端。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利用接触连接的方式将灯珠与引脚电性连接,替代了传统焊接的方式,方便拆卸更换。同时在灯珠底部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方便定位安装,增设减震缓冲装置,防止外部冲击的破坏。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灯珠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安装基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安装基板截面示意图。
[0017]图中:1

安装基板,2

发光二极管灯珠,3

接触连接机构,4

固定限位机构,5

定位盘,6

缓冲组件,21

限位卡,22

正极接电引脚,23

负极接电引脚,31

卡接座,32

正极接电触点,33

负极接电触点,41

第二卡接梁,42

第二勾卡槽,51

永磁体盘,52

限位卡槽,53

永磁体卡头,61

第一缓冲垫,62

第二缓冲垫,311

第一卡接梁,312

第一勾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基板1、发光二极管灯珠2、接触连接机构3、固定限位机构4、定位盘5和缓冲组件6,所述安装基板1顶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定位盘5,所述定位盘5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底面相配合,所述接触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1顶面两端,所述固定限位机构4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1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缓冲组件6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底部。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连接机构3包括:卡接座31、正极接电触点32和负极接电触点33,所述卡接座3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1顶面两端处且相互正对设置,所述卡接座31
设置有第一卡接梁311和第一勾卡槽312,所述第一卡接梁31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勾卡槽312,所述正极接电触点32和负极接电触点33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勾卡槽312的槽壁面。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限位机构4包括:第二卡接梁41和第二勾卡槽42,所述第二卡接梁4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1顶面两端处,所述第二卡接梁41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勾卡槽42,所述第二卡接梁41之间的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卡接梁41之间的水平连线与所述第一卡接梁311之间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基板(1)、发光二极管灯珠(2)、接触连接机构(3)、固定限位机构(4)、定位盘(5)和缓冲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1)顶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定位盘(5),所述定位盘(5)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底面相配合,所述接触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1)顶面两端,所述固定限位机构(4)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1)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缓冲组件(6)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连接机构(3)包括:卡接座(31)、正极接电触点(32)和负极接电触点(33),所述卡接座(3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1)顶面两端处且相互正对设置,所述卡接座(31)设置有第一卡接梁(311)和第一勾卡槽(312),所述第一卡接梁(31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勾卡槽(312),所述正极接电触点(32)和负极接电触点(33)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勾卡槽(312)的槽壁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限位机构(4)包括:第二卡接梁(41)和第二勾卡槽(42),所述第二卡接梁(4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1)顶面两端处,所述第二卡接梁(41)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勾卡槽(42),所述第二卡接梁(41)之间的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卡接梁(41)之间的水平连线与所述第一卡接梁(311)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径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伊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