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勇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249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及控制方法,电力控制器包括防护面板和防护外壳,防护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下方设有功能按键,防护面板与防护外壳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防护外壳一侧设有条状散热窗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实现远程智能控制设备运行,控制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控制
,具体为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今社会,家居生活自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随之而来的,各种家用电器逐渐进入普通家庭。目前家里一般安装通用电路安装箱,控制家里电路,但是其无法实现远程监控,无法采集设备运行数据,智能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所述电力控制器包括防护面板和防护外壳,所述防护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下方设有功能按键,所述防护面板与防护外壳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防护外壳一侧设有条状散热窗口,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中央处理器、信号采集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信号采集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控制终端和云端数据库。优选的,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A、三极管B和模拟开关,所述三极管A基极分别连接电阻B一端、二极管负极和继电器一端,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C一端和电容A一端,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A一端和电容A另一端,所述电阻A另一端连接电阻B另一端;所述三极管B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正极、继电器另一端和模拟开关一端,发射极分别连接电容B一端、电阻E一端并接地,基极分别连接电阻E另一端、电容B另一端、电阻D一端,电阻D另一端连接模拟开关另一端;所述模拟开关采用CD4053模拟开关。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第一WIFI中继器、第二WIFI中继器以及主控单元,所述第一WIFI中继器包括第一WIFI通信模块、第一FSK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第二WIFI中继器包括第二WIFI通信模块、第二FSK无线收发模块,且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连接第二WIFI通信模块;所述第一FSK无线收发模块连接第二FSK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第一WIFI中继器连接主控单元。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集模块采集各设备运行数据并发送至中央处理器分析处理;B、中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云端数据库与运行正常值进行对比;C、采集数据与对比数据发送至预设建立的预判模型中,得到某一段时间设备运行电力数据值;D、中央处理器将步骤C得到的电力数据值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根据数值进行调整,并箱继电器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将电压进行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实现远程智能控制设备运行,控制效率高;采用的继电器控制模块中采用CD4053模拟开关,其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灵敏,能够进一步提高控制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信号传输模块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扩大无线通信距离,提高信号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了电力控制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控制原理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继电器控制模块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信号传输模块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所述电力控制器包括防护面板1和防护外壳2,所述防护面板1上设有液晶显示屏3,所述液晶显示屏3下方设有功能按键4,所述防护面板1与防护外壳2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5,所述防护外壳2一侧设有条状散热窗口6,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设有中央处理器7、信号采集模块8、报警模块9、显示模块10、按键输入模块11、继电器控制模块12以及信号传输模块13,所述中央处理器7分别连接信号采集模块8、报警模块9、显示模块10、按键输入模块11、继电器控制模块12,所述中央处理器7通过信号传输模块13连接控制终端14和云端数据库15。本专利技术中,继电器控制模块12包括三极管A1c、三极管B2c和模拟开关16,所述三极管A1c基极分别连接电阻B2a一端、二极管17负极和继电器18一端,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C3a一端和电容A1b一端,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A1a一端和电容A1b另一端,所述电阻A1a另一端连接电阻B2a另一端;所述三极管B2c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17正极、继电器18另一端和模拟开关16一端,发射极分别连接电容B2b一端、电阻E5a一端并接地,基极分别连接电阻E5a另一端、电容B2b另一端、电阻D4a一端,电阻D4a另一端连接模拟开关16另一端;所述模拟开关16采用CD4053模拟开关;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继电器控制模块中采用CD4053模拟开关,其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灵敏,能够进一步提高控制效率。本专利技术中,信号传输模块13包括第一WIFI中继器19、第二WIFI中继器20以及主控单元21,所述第一WIFI中继器19包括第一WIFI通信模块22、第一FSK无线收发模块23;所述第二WIFI中继器20包括第二WIFI通信模块24、第二FSK无线收发模块25,且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22连接第二WIFI通信模块24;所述第一FSK无线收发模块23连接第二FSK无线收发模块25,所述第一WIFI中继器19连接主控单元2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信号传输模块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扩大无线通信距离,提高信号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了电力控制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集模块采集各设备运行数据并发送至中央处理器分析处理;B、中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云端数据库与运行正常值进行对比;C、采集数据与对比数据发送至预设建立的预判模型中,得到某一段时间设备运行电力数据值;D、中央处理器将步骤C得到的电力数据值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根据数值进行调整,并箱继电器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将电压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实现远程智能控制设备运行,控制效率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控制器包括防护面板和防护外壳,所述防护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下方设有功能按键,所述防护面板与防护外壳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防护外壳一侧设有条状散热窗口,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中央处理器、信号采集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信号采集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控制终端和云端数据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控制器包括防护面板和防护外壳,所述防护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下方设有功能按键,所述防护面板与防护外壳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防护外壳一侧设有条状散热窗口,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中央处理器、信号采集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信号采集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控制终端和云端数据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A、三极管B和模拟开关,所述三极管A基极分别连接电阻B一端、二极管负极和继电器一端,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C一端和电容A一端,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A一端和电容A另一端,所述电阻A另一端连接电阻B另一端;所述三极管B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正极、继电器另一端和模拟开关一端,发射极分别连接电容B一端、电阻E一端并接地,基极分别连接电阻E另一端、电容B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徐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