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翻身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侧身靠背、床及座椅,侧身靠背包括用于承托人体两侧侧身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根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套设有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用于支撑人体背面的两侧;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组支撑组件在限位轴上旋转以使两组支撑组件交替撑起人体两侧侧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侧身靠背主要由限位轴、支撑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构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其中一组支撑组件对身体一侧的进行撑起,达到侧身翻身的目的。其次,侧身靠背可能根据放置位置不同,实现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侧身翻身活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身靠背、床及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翻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身靠背、一种床及一种座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坐靠在电动床或靠椅上只有面对前方的标准姿势,侧身躺靠需用物件垫在肩背后解决,针对病人不方便,护理电动床虽有侧身或翻身功能,同时有将人体从一侧推向另一侧带来压迫身体难受的缺陷,它既不合理、也不舒适,也不能代表坐靠及躺睡中真正的合理侧身。病人侧身接受喂水喂饭相对防呛噎较安全可靠,但常以麻烦被忽视,侧身睡觉及躺靠又是某类病人刚需,现有普通病床不但缺失上述理想的辅助功能,更不具备活动腰背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身靠背、床及座椅,解决现有的床或座椅缺乏合理的侧身翻身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身靠背,包括用于承托人体两侧侧身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根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套设有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用于支撑人体背面的两侧;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组支撑组件在限位轴上旋转以使两组支撑组件交替撑起人体两侧侧身。
[0005]优选地,还包括支架,所述限位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上。
[0006]优选地,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一根杠杆,所述杠杆的中部沿长度方向上设有腰型孔,所述限位轴穿设在腰型孔内,所述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位于滚轮的下方设有呈弧形状的导向轨道,所述滚轮放置在导向轨道内;所述杠杆远离滚轮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人体的托盘,两组支撑组件的托盘分布在限位轴的两侧。
[0007]优选地,所述杠杆远离滚轮的一端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杠杆的支撑点。
[0008]优选地,所述托盘包括托架和盘体,所述托架固定在杠杆上,所述盘体铰接在托架上。
[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在限位轴上的管轴,所述管轴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支撑在对应的杠杆下部且靠近该杠杆的托盘侧,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管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管轴传动相连。
[0010]优选地,每个支撑杆包括连接杆和L形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管轴上,所述L形杆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铰页处设有用于限制L形杆旋转角度的限位部,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抵在对应的杠杆下表面。
[0011]优选地,两个杠杆之间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悬挂在杠杆靠近托盘的侧壁上。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床,包括床体和床软垫,所述软垫放置在床体上,以及还包括上述的侧身靠背,所述侧身靠背安装在床体上,所述侧身靠背的支撑组件与软垫相接触。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放置在座椅本体上的椅软垫,以及还包括上述的侧身靠背,所述侧身靠背安装在座椅本体上,所述侧身靠背的支撑组件与椅软垫相接触。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的侧身靠背主要由限位轴、支撑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构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其中一组支撑组件对身体一侧的进行撑起,达到侧身翻身的目的。
[0015]2、本专利技术的侧身靠背可能根据放置位置不同,实现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侧身翻身活动;例如:将侧身靠背放置在人体的肩部处,能够实现对腰部扭转活动、以及满足斜卧睡或斜靠姿势;将侧身靠背放置在人体的臀部时,可以推升人体左右臀部,使卧床病人侧身。
[0016]3、本专利技术的侧身靠背可以安装在座椅或者市面上的护理床上,具有较广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侧身靠背的支撑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杆、管轴和限位轴的装配方式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杠杆翘起后的状态图;图例说明:1、限位轴;2、支架;3、杠杆;4、腰型孔;5、滚轮;6、导向轨道;7、支撑点;8、管轴;9、连接杆;10、L形杆;11、限位部;12、滚珠轴承;13、拉簧;14、托架;15、盘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侧身靠背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侧身靠背,包括用于承托人体两侧侧身的支撑机构以及支架2,支撑机构主要在安装支架2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根限位轴1,限位轴1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2上(支架2的完整结构未在附图中画出),限位轴1在支架2上保持固定不动的,所述限位轴1上套设有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用于支撑人体背面的两侧;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组支撑组件在限位轴1上旋转以使两组支撑组件交替撑起人体两侧侧身。
[0020]因此在使用时,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支撑组件在限位轴1上旋转,支撑组件在旋转后能够顶起,当人体在侧身靠背上时,支撑组件顶起后即实现了侧身翻身的目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其次,侧身靠背可能根据放置位置不同,实现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侧身翻身活动;例如:将侧身靠背放置在人体的肩部处,能够实现对腰部扭转活动、以及满足斜卧睡或斜靠姿势;将侧身靠背放置在人体的臀部时,可以推升人体左右臀部,使卧床病人侧身。
[0021]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一根杠杆3,所述杠杆3的中部沿长度方向上设有腰型孔4,所述限位轴1穿设在腰型孔4内,所述杠杆3的一
端转动连接有滚轮5,位于滚轮5的下方设有呈弧形状的导向轨道6,导向轨道6直接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滚轮5放置在导向轨道6内,导向轨道6起到对滚轮5滑动的导向作用;所述杠杆3远离滚轮5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人体的托盘,两组支撑组件的托盘分布在限位轴1的两侧,侧身靠背在使用时,两个托盘位于人体的两侧下方;当其中一个杠杆3翘起时就可以将人体的一侧顶起,实现侧身翻身;当两个杠杆3间歇、连续翘起时,即一个杠杆3翘起,另一个杠杆3放下,重复该动作,可以实现对腰部扭转活动。
[0022]进一步地,所述杠杆3远离滚轮5的一端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杠杆3的支撑点7,支撑点7有两个,与杠杆3的数量一一对应,支撑点7可以是设置在支架2上的梯形块,在杠杆3处于水平时,杠杆3抵靠在支撑点7上;当杠杆3翘起时,杠杆3离开支撑点7。
[0023]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托盘包括托架14和盘体15,所述托架14固定在杠杆3上,所述盘体15铰接在托架14上,在本实施例中盘体15和托架14之间采用鱼眼轴承相连,盘体15用于支撑人体,托架14和盘体15之间采用铰接的方式能够使盘体15的正面朝向人体,提高撑起的舒适度。
[0024]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在限位轴1上的管轴8,管轴8可以通过轴承套在限位轴1上,所述管轴8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支撑在对应的杠杆3下部且靠近该杠杆3的托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身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托人体两侧侧身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根限位轴(1),所述限位轴(1)上套设有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用于支撑人体背面的两侧;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组支撑组件在限位轴(1)上旋转以使两组支撑组件交替撑起人体两侧侧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身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2),所述限位轴(1)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身靠背,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一根杠杆(3),所述杠杆(3)的中部沿长度方向上设有腰型孔(4),所述限位轴(1)穿设在腰型孔(4)内,所述杠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5),位于滚轮(5)的下方设有呈弧形状的导向轨道(6),所述滚轮(5)放置在导向轨道(6)内;所述杠杆(3)远离滚轮(5)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人体的托盘,两组支撑组件的托盘分布在限位轴(1)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身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3)远离滚轮(5)的一端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杠杆(3)的支撑点(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身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托架(14)和盘体(15),所述托架(14)固定在杠杆(3)上,所述盘体(15)铰接在托架(14)上。6.根据权利要求1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徐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