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及汽车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及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座椅使用者监测作为乘员安全带提醒领域的应用要求,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重视。一种设置在座椅坐垫下方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采用压力开关元件通过座椅坐垫,对来自椅面的人体压力的存在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感知座椅使用者的存在,实现使用者存在探测的功能。此类座椅人体压力开关产品的一个简单应用,就是将一个压力开关元件及配合结构,布置于车辆座椅内部坐垫发泡垫下方的承载骨架上。当人体臀部压力作用到座椅海绵承载垫的椅面时,人体重量施压在此人体压力开关上,进而触发相应箔式压力开关元件的传感触点,使之产生通断特性的电路输出特征。其通常由传感器单元、线束、以及连接器等部件构成。一种基本的汽车座椅结构应用形式,是采用由钢丝拉筋构成的弹簧骨架结构与海绵垫体为基材的坐垫及相关附件,构成座部总成。乘员人体压力开关,正是布置在弹簧骨架结构与坐垫二者的结合区域。在以往的工程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具有薄膜开关特征的,由上下两层的导电薄膜构成的压力传感点,作为乘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底板(101);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101)上的印刷电路板(102),所述印刷电路板(102)背对所述承载底板(101)的一侧设置有并行的电路排布的裸露金属膜触点(103);导电金属薄层(104),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和所述印刷电路板(102)之间设置有弹性间隔层(105),于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处,所述弹性间隔层(105)开设有供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在触压作用下与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接触的贯通空洞(1051),以接通并行的电路排布的裸露金属膜触点(103);压触顶盖(106),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底板(101);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101)上的印刷电路板(102),所述印刷电路板(102)背对所述承载底板(101)的一侧设置有并行的电路排布的裸露金属膜触点(103);导电金属薄层(104),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和所述印刷电路板(102)之间设置有弹性间隔层(105),于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处,所述弹性间隔层(105)开设有供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在触压作用下与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接触的贯通空洞(1051),以接通并行的电路排布的裸露金属膜触点(103);压触顶盖(106),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所述弹性间隔层(105)和所述印刷电路板(102)设置于由所述压触顶盖(106)和所述承载底板(101)组成的包容体内,所述压触顶盖(106)和所述导电金属薄层(104)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向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方向凸出的凸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02)具有与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电连接的金属针状接线端子(1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101)在所述金属针状接线端子(107)穿出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承载底板(101)为同一结构体的遮护套(10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状接线端子(107)为由所述印刷电路板(102)穿越所述承载底板(101)向下的直式金属插针,或者为穿越所述承载底板(101)横向引出的直角金属弯针;所述金属针状接线端子(107)与所述印刷电路板(102)的连接,为焊接方式或插接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02)的电气引出回路,为经过焊盘实现所述裸露金属膜触点(103)与导电线相连接,经过导电线及外部电连接器和外部电路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间隔层(105)为可压缩形变体,所述可压缩形变体为发泡海绵体、弹性橡胶构造体或弹性材料复合体;所述导电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