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启志专利>正文

摩托车驾驶员新型取暖安全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1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冬季,摩托车驾驶员因缺少御寒和保护措施,高速冷风造成肢体冻僵麻木,易发生事故和疾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其特征是,在服装上设置有循环加热空气囊,一压缩机将冷空气经排气管上热交换器加热后送入循环加热空气囊内循环。主要优点是,取暖和减缓事故时的撞击力,无需电源。当不行驶时,可放掉气囊内气体,服装就平整如常,无碍美观。(*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服,主要用于摩托车驾驶员的安全保护。摩托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而事故也不断增多,特别是冬季,摩托车驾驶员因缺少御寒措施,寒风使肢体麻木,极易造成事故和疾病。中国专利93212354.6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驾驶员取暖安全服,其特征是在服装上相应于人体的躯干、肩、颈、肘、大腿外侧、膝的位置上设置有空气囊安全袋;有一电动通风机将冷风经排气管上的热交换器加热后,送入服装内带有小孔的软管吹拂身体。此种安全服有下述不足1、空气囊安全袋长时间附着于人体,即使不行驶,也不去掉,有碍于美观。2、热空气进入服装后,经行驶中高速冷风吹拂,热空气很快散发掉,其热能回收少。3、需用电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驾驶员带有循环加热空气囊的安全服,预防驾驶员因寒风造成身体麻木而发生事故,减缓发生事故时因撞击力造成损伤。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以摩托车轮毂驱动压缩机,循环加热空气,故不必使用电源。本技术又一目的在于所提供的循环加热空气囊,具有换热面积大,热空气不散失,高速冷风带走热量少,故而驾驶员体温得以保持。本技术再一目的在于当停止行驶时,可即时放掉循环加热空气囊内的气体,服装便平整如常,无碍美观。本技术解决的方案是在服装上相应于人体的颈部、躯干、肩部、手臂、肘部、大腿外侧、膝部和手套、鞋的位置上,至少有一处位置设置有循环加热空气囊,由气体分配器引出的导管将各循环加热空气囊并联起来,其中手套、鞋与衣袖、裤腿上的导管设置有接头,且接头内有单向阀;在摩托车减震器上安装一压缩机,压缩机上有一摩擦盘与轮毂触接,一离合控制器操纵钢索使其离合;压缩机进气口有一导管联接在气体分配器的出气端,压缩机排气口有一导管与摩托车排气管上的热交换器相联,热交换器的出气口又一导管与气体分配器的进气端联接,从而构成循环回路。气体分配器是由弹性材料制成一本体,本体的进出气端有分气道和单向阀、接头;在进气端的气道上,还联接有安全阀和放空阀;在出气端,主气道与单向阀的位置间,设置有压力控制阀,当启动时,空气由压力控制阀的大气进口经单向阀、接头、导管至压缩机,当压力达一定值时,阀芯克服弹簧的压力,打开循环气口,关闭大气进口而循环工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服装上的循环加热空气囊具有防寒取暖的功能,当发生事故时,减缓与物体撞击力的双重作用。2、当不行驶时,放掉空气囊内的气体,服装就平整如常,而无碍美观。3、无须使用电源,节省了费用。4、循环加热空气囊传热面积大,热量被高速冷风带走少,故驾驶员的取暖效果好。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构造图。图2是服装上衣的后背图。图3是压缩机减震器和轮毂的相互位置图。图4是气体分配器的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构造系包含有服装上的循环加热空气囊、压缩机(2)、气体分配器(3)、摩托车排气管上的热交换器(4)及导管。在服装上相应于人体的颈部(10)、肩部(11)(11’)、胸部(12)(12’)、手臂(13)(13’)、后背(14)、肘部(15)(15’)、大腿外侧(16)(16’)、膝部(17)(17’)和手套(18)(18’)、鞋(19)(19’)的位置设置有循环加热空气囊,由气体分配器(3)引出的导管(53)(53’)、(54)(54’)、(55)(55’)、(56)(56’)将各循环加热空气囊并联起来,其中手套(18)(18’)、鞋(19)(19’)与衣袖、裤腿上的导管有接头(57)、(58)、(59)、(510)、(511)、(512)、(513)、(514),且接头内有单向阀(515)。在摩托车减震器(20)上固定一卡具(21),压缩机定子(22)与一支杆(23)制成一体,用轴(24)销合起来,使支杆(23)可左右移动。卡具(21)与支杆(23)各有一突耳(25)(26),两耳之间有一弹簧(27),一操纵钢索(28)贯穿其间,操纵钢索另一端有一离合控制器(29),与变速自行车的变档控制器相同,此控制器控制摩擦盘(211)与轮毂(213)之离合。压缩机转子(210)与摩擦盘(211)同轴,转子(210)上开设有6道沟槽,每道槽内嵌入一个滑片(212),转子(210)偏心地装在定子(22)内,当行驶时,轮毂(213)驱动摩擦盘(211)旋转,这些滑片(212)依靠离心力的作用,始终压紧在定子(22)的内壁上,随着转子(210)的旋转,滑片与定子内壁之间的容积不断变化,于是,空气不断被压缩。(214)是进气口,(215)是排气口。气体分配器(3)是由弹性材料制成一本体(30)。在进气端,管头(31)上有一环状凸台(32),孔内有一环状凹槽(33)与之对应,当插入后,凸台与凹槽套合固定,同时顶开单向阀的阀门(34),气流通过管头(31)上的小孔(35)进入各分配气道。在气道上,安全阀(36)以防过高的压力使循环加热空气囊破裂。当驾驶员停止行驶时,打开放空阀(37),气体排空,服装就平整如常,无碍美观。在出气端,接头的工作原理与进气端相同,气流相反。当工作时,空气由大气进口(38)经压力控制阀(39)、单向阀、导管(50)进入压缩机(2),压缩机(2)输出的气流由导管(51)引入摩托车排气管(41)上的热交换器(4),加热后的气流经导管(52)送入气体分配器(3)的进气端,由导管(53)(53’)、(54)(54’)至各循环加热空气囊,由(55)(55’)、(56)(56’)返回气体分配器(3)的出气端。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阀芯(310)克服弹簧(311)的压力,打开循环气口(312),关闭大气进口(38),使循环加热空气囊内的空气再入压缩机(2)→热交换器(4)→气体分配器(3)→循环加热空气囊而循环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驾驶员新型取暖安全服,其特征在于,在服装上相应于人体的颈部、肩部、躯干、手臂、肘部、大腿外侧、膝部和手套、鞋的位置上,至少有一处位置设置有循环加热空气囊,由气体分配器引出的导管将各循环加热空气囊并联起来,其中手套、鞋与衣袖、裤腿上的导管设置有接头,且接头内有单向阀;在摩托车减震器上安装一压缩机,压缩机上有一摩擦盘与轮毂触接,一离合控制器操纵钢索使其离合;压缩机进气口有一导管联接在气体分配器的出气端,压缩机排气口有一导管与摩托车排气管上的热交换器相联,热交换器出气口又一导管与气体分配器的进气端联接,从而构成了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驾驶员新型取暖安全服,其特征在于,在服装上相应于人体的颈部、肩部、躯干、手臂、肘部、大腿外侧、膝部和手套、鞋的位置上,至少有一处位置设置有循环加热空气囊,由气体分配器引出的导管将各循环加热空气囊并联起来,其中手套、鞋与衣袖、裤腿上的导管设置有接头,且接头内有单向阀;在摩托车减震器上安装一压缩机,压缩机上有一摩擦盘与轮毂触接,一离合控制器操纵钢索使其离合;压缩机进气口有一导管联接在气体分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志
申请(专利权)人:黄启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