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206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包括炉窑、换热器和集渣槽,所述炉窑底部设有空气入口、顶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换热器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两端的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管芯,以及设置在筒体底部的支撑座;所述管芯包括呈螺旋状的氟塑料螺纹管,设置在氟塑料螺纹管两端的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该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热回收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后期清洗维护简便。

A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furnaces and kilns

Heat recovery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used in furnaces, including furnaces, heat exchanger and a slag collecting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entrance, th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smoke outlet; the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two ends of the cylinder head and the first second head, set in tube core barrel inside the body, an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supporting seat; the tube core comprises a fluorine plastic screw spiral tube, the first tube plate is arranged on both ends of the fluorine plastic thread tube and tube plate second.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high heat recovery efficiency, small footprint, easy cleaning and maintenance at the later s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矿热炉窑生产过程中,部份炉窑高温烟气主要采用空冷技术直接排放,余热能量零利用,造成了能量的大量浪费,而为了促使炉窑煤炭能够完全燃烧,通常又需要通入空气,室温空气进入炉窑后温度升高,又会浪费部分能量,因此,合理的利用高温烟气的热能来提高空气的温度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炉窑热回收系统,该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热回收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后期清洗维护简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包括炉窑、换热器和集渣槽,所述炉窑底部设有空气入口、顶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换热器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两端并分别与筒体法兰连接的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管芯,以及设置在筒体底部两侧用于支撑整个换热器的支撑座;所述管芯包括呈螺旋状的氟塑料螺纹管,设置在氟塑料螺纹管两端的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所述第一封头上开设有热烟气入口,所述第二封头上开设有冷烟气出口,所述筒体上方靠近烟气入口一侧设有热空气出口、靠近烟气出口一侧设有冷空气进口;所述烟气出口与热烟气入口管道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与空气入口管道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与空气入口之间还设有风机;所述集渣槽侧面底部设有冷烟气进口,集渣槽顶部设有净气出口;所述冷烟气出口与冷烟气进口管道连接。具体的说,所述氟塑料螺纹管由氟塑料螺纹空腔板卷成,且氟塑料螺纹空腔板内设有空气进气通道和空气出气通道,且空气进气通道和空气出气通道之间通过分流板相互隔开;所述氟塑料螺纹空腔板端部还设有一个连通冷空气进口与空气进气通道的空气进气孔,以及一个连通热空气出口与空气出口通道的空气出气孔;所述相邻氟塑料螺纹空腔板之间为烟气通道,所述第一管板上开设有连通热烟气入口和烟气通道的烟气入孔,所述第二管板上开设有连通冷烟气出口和烟气通道的烟气出孔。具体的说,所述分流板设有多块。具体的说,所述烟气通道中、相邻两氟塑料螺纹空腔板之间设有多块中间挡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上、与氟塑料螺纹管相接的位置均设有凸起部,且凸起部上设有与氟塑料螺纹管相匹配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凹槽呈T字形,凹槽内两侧壁上均套接有定位套,所述氟塑料螺纹管即卡接在定位套之间。优选的,所述氟塑料螺纹管与定位套相接处还设有密封条。优选的,所述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的外表面设有氟塑料衬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热回收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热回收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后期清洗维护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管芯结构示意图。图4为A-A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炉窑6、换热器1和集渣槽7,所述炉窑底部设有空气入口61、顶部设有烟气出口62;所述换热器包括筒体15,设置在筒体两端并分别与筒体法兰连接的第一封头17和第二封头18,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管芯4,以及设置在筒体底部两侧用于支撑整个换热器的支撑座16;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管芯4包括呈螺旋状的氟塑料螺纹管41,设置在氟塑料螺纹管两端的第一管板42和第二管板43;所述第一封头17上开设有热烟气入口13,所述第二封头18上开设有冷烟气出口14,所述筒体15上方靠近烟气入口一侧设有热空气出口12、靠近烟气出口一侧设有冷空气进口11;所述烟气出口62与热烟气入口13管道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12与空气入口61管道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12与空气入口61之间还设有风机63;所述集渣槽7侧面底部设有冷烟气进口71,集渣槽顶部设有净气出口72;所述冷烟气出口14与冷烟气进口71管道连接。集渣槽内设有水等可净化烟气的液体,可将烟气内的颗粒物吸收到水中并沉积下来,而净化后的烟气达标后排放到空气中。所述氟塑料螺纹管41由氟塑料螺纹空腔板411卷成,且氟塑料螺纹空腔板内设有空气进气通道412和空气出气通道413,且空气进气通道和空气出气通道之间通过分流板414相互隔开;所述氟塑料螺纹空腔板端部还设有一个连通冷空气进口11与空气进气通道的空气进气孔415,以及一个连通热空气出口12与空气出口通道的空气出气孔416;所述相邻氟塑料螺纹空腔板之间为烟气通道417,所述第一管板42上开设有连通热烟气入口13和烟气通道的烟气入孔421,所述第二管板43上开设有连通冷烟气出口14和烟气通道的烟气出孔431。其中,所述分流板414设有多块。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管为氟塑料螺纹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好,且不粘性强,因此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并且,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的外表面设有氟塑料衬层,当氟塑料螺纹管受热向外扩展时,管板也可随之产生塑性形变,减少了零部件间的应力破坏,避免了换热管的弯曲变形,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并且,该换热器的换热通道可通过增设分流板来调整换热通道长度,提高换热效率,并且可在确保换热效率的情况下可最大限度的减小空间体积。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烟气通道417中、相邻两氟塑料螺纹空腔板411之间设有多块中间挡板44。本实施例可增长烟气通道总长度,增大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减小换热器体积,进而缩小热回收系统体积,增加热回收效率。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板42和第二管板43上、与氟塑料螺纹管41相接的位置均设有凸起部45,且凸起部上设有与氟塑料螺纹管相匹配的凹槽451。所述凹槽451呈T字形,凹槽内两侧壁上均套接有定位套452,所述氟塑料螺纹管41即卡接在定位套之间。并且,所述氟塑料螺纹管41与定位套452相接处还设有密封条453。所述第一管板42和第二管板43的外表面设有氟塑料衬层。氟塑料螺纹管与管板之间设置了凹槽结构卡接,稳固性良好,并且,在卡接处插接了定位套,通过定位套可使氟塑料螺纹管胀接在管板上对应的换热管凹槽内,胀接固定,固定方式简单可靠,密封性好;氟塑料螺纹管与管板卡接处还增设了密封圈,可有效防止换热物料串流。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应当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专利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专利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窑(6)、换热器(1)和集渣槽(7),所述炉窑底部设有空气入口(61)、顶部设有烟气出口(62);所述换热器包括筒体(15),设置在筒体两端并分别与筒体法兰连接的第一封头(17)和第二封头(18),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管芯(4),以及设置在筒体底部两侧用于支撑整个换热器的支撑座(16);所述管芯(4)包括呈螺旋状的氟塑料螺纹管(41),设置在氟塑料螺纹管两端的第一管板(42)和第二管板(43);所述第一封头(17)上开设有热烟气入口(13),所述第二封头(18)上开设有冷烟气出口(14),所述筒体(15)上方靠近烟气入口一侧设有热空气出口(12)、靠近烟气出口一侧设有冷空气进口(11);所述烟气出口(62)与热烟气入口(13)管道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12)与空气入口(61)管道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12)与空气入口(61)之间还设有风机(63);所述集渣槽(7)侧面底部设有冷烟气进口(71),集渣槽顶部设有净气出口(72);所述冷烟气出口(14)与冷烟气进口(71)管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窑(6)、换热器(1)和集渣槽(7),所述炉窑底部设有空气入口(61)、顶部设有烟气出口(62);所述换热器包括筒体(15),设置在筒体两端并分别与筒体法兰连接的第一封头(17)和第二封头(18),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管芯(4),以及设置在筒体底部两侧用于支撑整个换热器的支撑座(16);所述管芯(4)包括呈螺旋状的氟塑料螺纹管(41),设置在氟塑料螺纹管两端的第一管板(42)和第二管板(43);所述第一封头(17)上开设有热烟气入口(13),所述第二封头(18)上开设有冷烟气出口(14),所述筒体(15)上方靠近烟气入口一侧设有热空气出口(12)、靠近烟气出口一侧设有冷空气进口(11);所述烟气出口(62)与热烟气入口(13)管道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12)与空气入口(61)管道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12)与空气入口(61)之间还设有风机(63);所述集渣槽(7)侧面底部设有冷烟气进口(71),集渣槽顶部设有净气出口(72);所述冷烟气出口(14)与冷烟气进口(71)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塑料螺纹管(41)由氟塑料螺纹空腔板(411)卷成,且氟塑料螺纹空腔板内设有空气进气通道(412)和空气出气通道(413),且空气进气通道和空气出气通道之间通过分流板(414)相互隔开;所述氟塑料螺纹空腔板端部还设有一个连通冷空气进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