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溅渣护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1834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溅渣护炉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出钢前,向转炉内加入生白云石和改质剂;在出钢后、溅渣时,从所述转炉的底部吹入氮气。实际操作时,在出钢前,向转炉内加入生白云石调整炉渣的温度;加入改质剂能够降低炉渣的氧化性;出钢后,在溅渣时、利用氧枪向转炉内底吹氮气的同时调整氮气的流量,以加快炉渣的冷却、缩短溅渣时间,且氮气能够与炉渣反应生成高熔点的氮化物、并附着在转炉的炉壁上起到保护作用,该过程能够缩短溅渣的周期、同时对转炉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溅渣护炉的方法,缩短溅渣的周期,提高溅渣护炉的效果,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Method for protecting slag by splash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ag splashing furnace protection method, comprising the steps of adding raw dolomite and modifier to the converter before tapping, and blowing nitrogen ga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converter after tapping and splashing slag. The actual operation, before tapping, to join the students adjust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converter slag dolomite; adding modifier can reduce the oxidation of slag; after tapping, adjusting the flow rate of nitrogen in slag splashing, the use of oxygen lance blowing nitrogen gas into the converter bottom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cooling slag, shorten the time of slag splashing, and nitrogen can generate nitride, high melting point and the slag reaction and adhesion play a protective role in the furnace wall of converter, which can shorten the process cycle, while the slag splashing protection function to the up converter. Therefore, the method for protecting slag splashing by the invention shortens the cycle of slag splashing, improves the effect of slag splashing and protects the furnace, and solves the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field at the present s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溅渣护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炉炼钢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溅渣护炉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转炉炼钢领域均为快节奏的生产模式,在保证溅渣效果的同时需要缩短溅渣的时间、并且提高转炉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炼钢过程溅渣的时间较长、且在溅渣的周期内对转炉的保护效果不理想,导致设备受损。故快速冷却炉渣、缩短溅渣周期,提高对转炉的保护作用,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因此,如何缩短溅渣的周期,提高溅渣护炉的效果,是现阶段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溅渣护炉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缩短溅渣的周期,提高溅渣护炉的效果,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一种溅渣护炉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出钢前,向转炉内加入生白云石和改质剂;在出钢后、溅渣时,从所述转炉的底部吹入氮气。优选的,所述的溅渣护炉的方法,所述转炉出钢的温度在1640℃-1660℃之间时,每吨钢加入生白云石的质量在1Kg-1.5Kg之间。优选的,所述的溅渣护炉的方法,所述转炉出钢的温度大于1660℃时,每吨钢加入生白云石的质量在2Kg-3Kg之间。优选的,所述的溅渣护炉的方法,所述转炉终点的氧活度大于800ppm时,每吨钢加入所述改质剂的质量在1Kg-2Kg之间。优选的,所述的溅渣护炉的方法,所述改质剂中碳的含量在10%-14%之间,氧化镁的含量在73%-77%之间。优选的,所述的溅渣护炉的方法,底吹所述氮气的流量在78Nm3/h-82Nm3/h之间。优选的,所述的溅渣护炉的方法,采用氧枪向所述转炉内吹氮气。优选的,所述的溅渣护炉的方法,所述氧枪与所述转炉底部的距离在2.5m-4.0m之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溅渣护炉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出钢前,向转炉内加入生白云石和改质剂;在出钢后、溅渣时,从所述转炉的底部吹入氮气。实际操作时,在出钢前,向炉内加入生白云石、用以调整炉渣温度,能够保证溅渣的效果;加入改质剂能够降低炉渣的氧化性;出钢后,向转炉内吹氮气能够加快炉渣的冷却、缩短溅渣时间,且氮气能够与炉渣反应生成高熔点的氮化物、并附着在转炉的炉壁上起到保护作用,该过程能够缩短溅渣的周期、同时对转炉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溅渣护炉的方法,能够缩短溅渣的周期,提高溅渣护炉的效果,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溅渣护炉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溅渣护炉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缩短溅渣的周期,提高溅渣护炉的效果,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溅渣护炉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转炉吹炼结束后,在出钢前,向转炉内加入生白云石和改质剂;出钢后、溅渣时,从转炉的底部向转炉内吹入氮气。其中,在出钢前,向炉内加入生白云石、用以调整炉渣温度,能够保证溅渣的效果;加入改质剂能够降低炉渣的氧化性;出钢后,向转炉内吹氮气能够加快炉渣的冷却,同时氮气与炉渣反应生成高熔点的氮化物、并附着在转炉的炉壁上,该过程能够缩短溅渣的周期、同时对转炉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溅渣护炉的方法,能够缩短溅渣的周期,提高溅渣护炉的效果,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具体流程请详见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溅渣护炉的方法,为了保证溅渣护炉的效果,当转炉出钢的温度在1640℃-1660℃之间时,每吨钢需要向转炉内加入1Kg-1.5Kg的生白云石;当转炉出钢的温度大于1660℃时,每吨钢需要向转炉内加入2Kg-3Kg的生白云石。该设计能够进一步保证溅渣的效果、缩短溅渣的时间,同时提高溅渣护炉的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溅渣护炉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溅渣护炉的效果,当转炉内钢水的氧活度大于800ppm时,每吨钢需要向转炉内加入1Kg-2Kg的改质剂。为了保证氮气与炉渣反应高效、生成的高熔点氮化镁良好的附着在转炉的炉壁上,可以将底吹氮气的流量控制78Nm3/h-82Nm3/h之间,且以80Nm3/h为益;并且可以选用碳的含量在10%-14%之间、氧化镁的含量在73%-77%之间的改质剂;并且,改质剂中碳的含量以12%为益、氧化镁的含量以75%为益。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溅渣护炉的方法,在向转炉内吹氮气时可以选用氧枪,并且将氧枪与转炉底部的距离控制在2.5m-4.0m之间。在实际的操作中:在开始溅渣的1min内,氧枪与转炉底部的距离可以控制在3.8m-4.0m之间;当转炉的炉口出现少许跳动的炉渣时,可以将氧枪与转炉底部的距离控制在3.2m-3.5m之间,并持续吹炼1min;而后,可以将氧枪与转炉底部的距离控制在2.5m-2.8m之间、直至溅渣周期结束。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溅渣护炉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溅渣护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出钢前,向转炉内加入生白云石和改质剂;在出钢后、溅渣时,从所述转炉的底部吹入氮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溅渣护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出钢前,向转炉内加入生白云石和改质剂;在出钢后、溅渣时,从所述转炉的底部吹入氮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溅渣护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出钢的温度在1640℃-1660℃之间时,每吨钢加入生白云石的质量在1Kg-1.5Kg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溅渣护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出钢的温度大于1660℃时,每吨钢加入生白云石的质量在2Kg-3Kg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溅渣护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终点的氧活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誉沄李子攀汪盼郭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