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釜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161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釜供热装置,包括加热伴管(1)和自动化DCS控制系统(2),所述的自动化DCS是集中分散式控制系统,加热伴管(1)由自动化DCS控制系统(2)控制,该合成釜供热装置,由两段加热伴管(1、2)、两套自动化DCS控制系统(3、4)组成,且其结构相同,采用并行连接的方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同的反应阶段,适时调节各段加热系统,在反应需要热能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节约热能,同时在反应需要大量热能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充分地供给,有效地解决了大容积合成釜合成饱和聚酯对热能的需求,同时又保障了大容积合成釜合成聚酯时的产品品质要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工艺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 涉及一种合成釜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聚酯合成中,需要大量的热能,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供热方式都如图1 所示。这种供热结构非常通用和实用。但是,饱和聚酯合成釜容积较大的时候, 这种供热结构出现不少问题,首先化学反应在需要大量热能的阶段,这种供热结构不能满足能量的需求,导致能量不能及时供给,延长反应时间;其次,在 某些特定的阶段,如反应初期,加入的物料较少,如果只有夹套和内盘管,那 么会造成热能过多,过多的能量被浪费,同时由于物料不能完全覆盖内部盘管, 导致物料和盘管接触面局部过热,使物料色泽加深,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成釜供热装置,其目的是解决大 容积合成釜合成饱和聚酯对热能的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合成釜供热装置,包括加热伴管和自动化DCS控制 系统,所述的自动化DCS是集中分散式控制系统,加热伴管由自动化DCS控制 系统控制,所述的合成釜供热装置,由两段加热伴管(1、 2)、两套自动化DCS 控制系统组成,且其结构相同,采用并行连接的方式。所述的加热伴管为盘管式结构缠绕于合成釜外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技术在不同的反应阶段,适时调节各段加热系统,在反应需要热能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节约热能,同时在反应需要大量热 能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充分地供给,有效地解决了大容积合成釜合成饱和聚酯 对热能的需求,同时又保障了大容积合成釜合成聚酯时的产品品质要求。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只有一段加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2本技术有两段加热系统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加热伴管,2、自动化DCS控制系统,3、加热伴管,4、 自动化DCS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 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 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 理解。本技术为一种合成釜供热装置,包括加热伴管1和自动化DCS控制系 统2,所述的自动化DCS是集中分散式控制系统,加热伴管l由自动化DCS控 制系统2控制,所述的合成釜供热装置,由两段加热伴管即加热伴管1和加热 伴管2、两套自动化DCS控制系统即自动化DCS控制系统3和自动化DCS控 制系统4组成,且其结构相同,采用并行连接的方式。DCS是指集中分散控制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的总称,这个控制系统可以由 PLC、工控机等组成。DCS的作用就是把现场各处比较分散的控制对象采用电、 气、液压等方式集中到一个控制室(集控室)来控制和监视.以减少控制成本,实现高度集中的自动化。DCS主要用在现场庞大,各控制单元复杂数量多的场 合,比如发电厂、化工厂等等。)在化学反应前期,所加入的物料较少,大约是整个合成釜的3/5左右,此时, 通过DCS控制系统自动调节阀门即开启底部加热伴管1。当反应进入到一定阶 段后,需要向合成釜中再添加辅料,此时,物料约达到了整个合成釜的2/3,此 时反应需要热量加大,此时,所有的供热部分都参与供热,即可满足反应对热 能的需要。本技术所述的加热伴管和1和加热伴管2为盘管式结构缠绕于合成釜 外壁。在不同的反应阶段,适时调节各段加热系统,在反应需要热能不多的情况 下,可以节约热能,同时在反应需要大量热能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充分地供给。 有效地解决了大容积合成釜合成饱和聚酯对热能的需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着明 显的区别,具备了突出的实质性的特点,并且在技术上取得显著进步,具有在 工业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所以,本技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 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 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 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合成釜供热装置,包括加热伴管(1)和自动化DCS控制系统(2),所述的自动化DCS是集中分散式控制系统,加热伴管(1)由自动化DCS控制系统(2)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釜供热装置,由两段加热伴管(1、2)、两套自动化DCS控制系统(3、4)组成,且其结构相同,采用并行连接的方式。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釜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伴管 (1、 2)为盘管式结构缠绕于合成釜外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釜供热装置,包括加热伴管(1)和自动化DCS控制系统(2),所述的自动化DCS是集中分散式控制系统,加热伴管(1)由自动化DCS控制系统(2)控制,该合成釜供热装置,由两段加热伴管(1、2)、两套自动化DCS控制系统(3、4)组成,且其结构相同,采用并行连接的方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技术在不同的反应阶段,适时调节各段加热系统,在反应需要热能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节约热能,同时在反应需要大量热能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充分地供给,有效地解决了大容积合成釜合成饱和聚酯对热能的需求,同时又保障了大容积合成釜合成聚酯时的产品品质要求。文档编号C08G63/00GK201223792SQ20082004082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志坚, 尹治国, 李保才, 袁士利, 陈守武 申请人: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釜供热装置,包括加热伴管(1)和自动化DCS控制系统(2),所述的自动化DCS是集中分散式控制系统,加热伴管(1)由自动化DCS控制系统(2)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釜供热装置,由两段加热伴管(1、2)、两套自动化DCS控制系统(3、4)组成,且其结构相同,采用并行连接的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坚李保才陈守武尹治国袁士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