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method based on the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arking spaces, all the parking spaces are arranged at the charging pile, a control unit and a communication unit is provided with the charging, the charging pil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wireless charging plate. The system and method, not only can be charged through the charging gun, or wireless charging, charging can be applied to a variety of different kinds of electric vehicles, more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the second wireless charging plate can automatically charge according to the need to move the position, realize the autom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harging other mobile devices of the first the wireless charging plate for users, such as the user's mobile phone, tablet computer, notebook computer such as charging, the multifunctional charging pile;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can use renewable energy,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tter use of various resources and has wider applic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电动汽车管理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工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汽车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机械、能源、橡胶、钢铁等多项支柱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严重问题。因此,以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解决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速度却没有跟上电动汽车发展的步伐。电动汽车的用户仍面临着充电难、行驶距离短的问题,从而大大限制了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使用充电枪进行充电。充电枪的操作较为麻烦,并且充电枪需要连接很长的电源线,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后期也需要定期对电源线和充电枪本身进行维护,十分不方便。综上所述,急需提供一种新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方案,改善传统的充电方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方法,既可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站设置有多个停车位,各个所述停车位处设置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中设置有控制单元和通讯单元;各个所述充电桩设置有至少两个充电头,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中设置有超级电容和汽车蓄电池,充电时,两个充电头分别与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汽车蓄电池相连接;所述电动汽车在启动时,通过所述超级电容为所述电动汽车供电,所述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所述汽车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汽车供电;各个所述充电桩还设置有一第一无线充电板,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扭簧可旋转连接至所述充电桩的侧壁,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在不使用时,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的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站设置有多个停车位,各个所述停车位处设置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中设置有控制单元和通讯单元;各个所述充电桩设置有至少两个充电头,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中设置有超级电容和汽车蓄电池,充电时,两个充电头分别与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汽车蓄电池相连接;所述电动汽车在启动时,通过所述超级电容为所述电动汽车供电,所述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所述汽车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汽车供电;各个所述充电桩还设置有一第一无线充电板,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扭簧可旋转连接至所述充电桩的侧壁,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在不使用时,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的第一侧面贴紧所述充电桩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使用时,在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上施加克服所述扭簧拉力的压力,将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向下压至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的第一侧面与地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的第二侧面设置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一连接杆可拆卸连接至所述第一充电桩的侧壁,以保持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与地面平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板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分别通过三个继电器与所述市电电源、所述第一充电站蓄电池和所述第二充电站蓄电池相连接;各个所述充电桩的底部还设置有一第二无线充电板,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板的一端通过链条固定至所述充电桩的底部,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驱动电机和充电板通信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需要采用无线充电方式时,向所述充电桩的控制单元发送无线充电请求,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无线充电请求发送至所述充电板通信电路,所述充电板通信电路接收到无线充电请求后激活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板的滚轮,将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板向远离所述充电桩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板位于所述电动汽车下方,所述驱动电机停止运行;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感应线圈在充电时对应所述电动汽车的底盘下表面的充电感应器;所述电动汽车检测到充电完成时,发送充电完成信息至所述充电桩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充电完成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板通信电路,所述充电板通信电路接收到充电完成信息后激活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板的滚轮,将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板向靠近所述充电桩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板的一端抵触所述充电桩的底部停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站还设置有一个主控制器、一个通讯设备和一个应急电源,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所述遮阳棚的顶端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中还设置有多个风光互补路灯;各个所述充电桩具有至少两个供电回路:第一供电回路和第二供电回路,所述第一供电回路通过市电电源进行供电,第二供电回路通过第一充电站蓄电池进行供电,所述第一充电站蓄电池的充电端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或风光互补路灯相连接;所述充电桩的控制单元用于采集各个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的运行数据、充电时间和充电总功率,并通过所述充电桩的通讯单元将各个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的运行数据、充电时间和充电总量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统计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站中每个预设时间段内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的数量、运行数据、充电时间和充电总功率,并将统计数据通过所述通讯设备发送至云端服务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站断电时,所述应急电源向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通讯设备供电,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通讯设备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断电求援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还用于利用所述电动汽车的运行数据、充电时间和充电总功率对电动汽车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估,采用对数正态分布、高斯分布方法对电动汽车充电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各充电特征数据的概率密度分布表达式;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特征数据包括起始充电时间、初始荷电状态和日行车里程;所述云端服务器提取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特征数据,将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特征数据根据预设间隔分成多段,并统计在各个段中电动汽车充电特征数据的次数;计算每个段内,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特征数据的概率密度值,得到其概率密度直方图;其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每个段内,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特征数据的概率密度值:其中,fi为第i个段中电动汽车充电特征的概率密度值,Ni为第i个段中电动汽车充电特征数据的个数,N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特征数据的总个数,Δt为所述预设间隔,i∈(1,j),j为段的总个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具有第三供电回路,所述第三控制回路通过第二充电站蓄电池供电,所述第二充电站蓄电池的充电端分别与一液态氢发电装置相连接;所述液态氢发电装置包括制氢装置、液态氢制备装置、氧气罐和氢能源直接燃料电池,所述制氢装置用于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述液态氢制备装置用于将所述氢气与储氢材料混合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思俊,谢水英,高龙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