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岩专利>正文

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及堆叠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0393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2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及堆叠运输装置,包括框架式长度连接架,固定设置在长度连接架两端的底框架,铰接在所述的底框架一侧且可前后翻转的立支架,所述的底框架纵向两端对应地设置有宽度连接机构,在所述的立支架顶部设置有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结构简单,利用长度连接件不同规格可实现不同长度车厢的匹配,同时利用底框架与火车车架车轮的匹配,能实现对火车车厢的定位,利用立支架作为支撑,为后续多层布置装载火车车厢提供基础。

Carriage supporting mechanism for ship carriage and stacking transport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rine carriage transportation support mechanism and transport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stack, the length of the connecting frame, the bottom fram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frame length at both ends of the hinged at the bottom of one side of the frame and the turning of the vertical bracket, wherein the bottom frame vertical to the ends are arranged correspondingly the width of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a lock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vertical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of marine carriage transportation supporting mechanis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length of connections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can be matched with different length of the car, while using the bottom frame and the frame of the train wheel, and can realize the positioning of the train car, using the vertical bracket as a support, provide a basis for follow-up train loading multilayer arran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及堆叠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运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船用车厢堆叠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火车车厢在海上运输是通过滚装船或多甲班船。将车厢直接放到甲班上,通过绑扎固定进行运输。如果用单甲班船进行运输时,车厢只能在船舱内码放一层,码放的数量有限。由于船舱深度相对于车厢高度相差非常大,而单甲班船的运费计算是根据货物在船上占用的面积计算的。这样造成了车厢上部份船上空间的浪费,导致运输成本非常高。中国专利CN105584724A公开了一种火车堆叠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多个垂直层叠设置的用以承载定位火车的支撑框,设置在两上下相邻的支撑框间的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框包括连接架和对应固定设置在连接架两端的车轮定位架,所述的车轮定位架包括分居左右两侧的两个子框架,所述的两个子框架的相对侧对应地形成有侧连接法兰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子框架的内侧边用以承载火车轮。上述专利虽然在火车运输中通过框架结构将火车堆叠,充分利用船舶空间而且降低了运输成本。但是其框架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仍面临组装不便、支撑性能及牢固性不佳等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船用车厢堆叠运输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包括框架式长度连接架,固定设置在长度连接架两端的底框架,铰接在所述的底框架一侧且可前后翻转的立支架,所述的底框架纵向两端对应地设置有宽度连接机构,在所述的立支架顶部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的底框架上表面两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立支架两侧的立柱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销轴与所述的连接座连接。所述的宽度连接机构包括对应地设置在底框架前后两端的挂钩和钩架。所述的钩架设置在立支架端,所述的挂钩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另一端。所述的挂钩上设置有连接孔以和所述的钩架螺栓连接。所述的底框架的横向内侧和/或外侧对应地设置有连接法兰以与长度连接架固定连接。底框架外侧还平行地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底框架结构相同的外框架。一种堆叠运输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所述的多个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在水平面内由宽度连接机构横向锁定并在竖直方向由锁定机构上下锁定以构成可容纳多个承载物的支撑架,在所述的支撑架外侧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底框架上与立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辅助立支架,顶层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将立支架拆卸。一种利用所述的堆叠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铺设并固定底层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2)将立支架放平,吊入并固定火车车厢,然后将立支架撑起,3)将底层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上固定火车车厢后,铺设上一层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并对应固定连接,重复步骤2)直至吊装固定完毕。运输达到目的地后将顶层的火车车厢吊载移出,然后拆卸顶层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然后吊载中间层的火车车厢,每吊载之前先将立支架向外旋倒,当吊载完成,将立支架向内旋倒并锁定以便支架运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结构简单,利用长度连接件不同规格可实现不同长度车厢的匹配,同时利用底框架与火车车架车轮的匹配,能实现对火车车厢的定位,利用立支架作为支撑,为后续多层布置装载火车车厢提供基础。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宽度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两个底框架并排态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底框架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堆叠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装载火车车厢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6所示,本技术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优选用以固定装载火车车厢,其包括框架式长度连接架1,固定设置在长度连接架1两端的底框架2,铰接在所述的底框架一侧且可前后翻转的立支架3,所述的底框架纵向两端对应地设置有宽度连接机构4,在所述的立支架顶部设置有锁定机构。其中,底框架与火车车厢的两端的车架相对应,可实现对车轮的前后和侧向定位。优选地,所述的底框架上表面两端设置有由多个下端与底框架固定连接且垂直间隔设置的三个连接板构成的连接座,所述的立支架两侧的立柱下端对应地形成有插入所述的连接座的连接槽内的插脚,所述的插脚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销轴与所述的连接座连接。通过插嵌式连接并利用两根销轴实现固定连接,当外侧的销轴抽出时可向内折叠以在折叠态便捷运输,当将内侧的销轴抽出时,可将立支架向外翻转以便火车吊入。使用便利性得以大大提升,同时,所述锁定机构用以将上下布置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锁定,则包括对应地设置在立支架顶部的锁销和设置在底框架底部的锁孔,可采用多种锁合机构,如使用集装箱锁扣,该方法技术成熟,连接牢固。锁孔及锁紧的尺寸同集装箱的固定锁扣孔相同,还可以在堆叠后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上部在布置集装箱,构成多层布置下重上轻的载物模式,提高运输效果。长度连接架的长度根据运输车厢的宽度进行配做,以适应不同的车厢的长度。长度连接架的长度保证所运输的车厢的转向架处在底框架上,这样整个车厢最重的地方在底框架上,保证运输牢固。为实现连接,长度连接架和底框架的连接是法兰式连接,所述的法兰设置在底框架的侧支撑板的外侧,该位置是受弯曲应力相对小的位置,即螺栓数量很少就能保证强度。针对不同长度的火车车厢,还可通过法兰螺栓在长度连接架和底框架两者增加框架式宽度连接块。本技术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结构简单,利用长度连接件不同规格可实现不同长度车厢的匹配,同时利用底框架与火车车架车轮的匹配,能实现对火车车厢的定位,利用立支架作为支撑,为后续多层布置装载火车车厢提供基础。为实现在同一平面内宽度方向上连接固定实现同一平面装载多个装载物,如火车车厢,所述的宽度连接机构包括对应地设置在底框架前后两端的挂钩41和钩架42。所述的挂钩前端形成有向下突出的钩爪,在钩架上形成有与所述的钩爪匹配地钩孔。优选地,所述的钩架设置在立支架端,所述的挂钩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另一端,即所述的挂钩41设置在钩支架43上,所述的钩支架通过法兰螺栓与底框架固定连接。同时,为提高连接强度,所述的挂钩上设置有长条式连接孔在钩架上设置有螺纹孔以实现两者钩持之后的螺栓连接。针对不同的装载物,当需要较强的承载效果时,底框架外侧还通过增强连接架5平行地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底框架结构相同的外框架6。这样可以实现每个单元的承载能力翻一倍,可以运输重量更重的车厢,功能更强大。即,该增强连接架设置在长度连接架和底框架之前可实现大长度火车厢的匹配,而设置在外侧则可提高承载能力,即组装成每个单元有四个底支撑座。同时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堆叠运输装置,其包括多个所述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所述的多个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在水平面内由宽度连接机构横向锁定并在竖直方向由锁定机构上下锁定以构成可容纳多个承载物的支撑架,在所述的支撑架外侧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底框架上与立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辅助立支架7,顶层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将立支架拆卸。即在同一平面内横向是利用挂钩和钩架辅以螺栓实现整体是连接,而上下两层之间借助锁定机构实现固定,以该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及堆叠运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式长度连接架,固定设置在长度连接架两端的底框架,铰接在所述的底框架一侧且可前后翻转的立支架,所述的底框架纵向两端对应地设置有宽度连接机构,在所述的立支架顶部设置有锁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式长度连接架,固定设置在长度连接架两端的底框架,铰接在所述的底框架一侧且可前后翻转的立支架,所述的底框架纵向两端对应地设置有宽度连接机构,在所述的立支架顶部设置有锁定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框架上表面两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立支架两侧的立柱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销轴与所述的连接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度连接机构包括对应地设置在底框架前后两端的挂钩和钩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架设置在立支架端,所述的挂钩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另一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车厢运输支撑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岩
申请(专利权)人:闫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