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地质单元体的地震正演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正演模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地质单元体的地震正演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反射正演模拟在地震勘探理论研究和数据处理方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主要有射线追踪和波动方程两大类方法:两者比较起来,射线追踪类方法由于进行高频近似,使得其波场特征可控,但该方法不适宜于复杂模型;而波动方程类方法是通过不同方式推演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其可用于复杂模型,但该方法波场特征复杂,计算难度较大。实际中,应用上述两类方法进行地震反射正演模拟时,均需要首先选定波场模拟区域,然后将波场模拟区域进行相应的网格剖分,如采用矩形网格剖分或者三角网格剖分。但是,上述两类方法在剖分方面会考量计算负荷和复杂地质边界的近似程度,剖分网格面积越小,复杂地质边界的拟合近似程度越高,但计算量越大,误差累计效应越严重;而剖分网格面积越大,计算量越小,但地质边界近似程度越差。另外,在确定的观测系统中,即确定的炮点和检波点位置下,上述两类计算方法中都会出现冗余计算:在射线追踪类方法中,需要计算若干条射线路径,然后从中选择出射点位置最接近检波器的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地质单元体的地震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模拟工区中弹性参数相同的相邻地层或相邻地质体划分成同一个地质单元体,得到多个地质单元体;根据各个地质单元体的边界及相邻地质单元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各个地质单元体之间的图形数据结构;其中,各个所述地质单元体均包括多个边界;根据地表观测系统中的炮点位置、检波点位置以及目标地质体遍历所述图形数据结构,计算地震波的可行射线路径及所述可行射线路径的传播时间;其中,所述炮点位置和所述检波点位置所在的地质单元体分别对应所述可行射线路径中的下行路径的起始节点和上行路径的终止节点;根据所述可行射线路径及所述可行射线路径的传播时间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1 CN 20171017103211.一种基于地质单元体的地震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模拟工区中弹性参数相同的相邻地层或相邻地质体划分成同一个地质单元体,得到多个地质单元体;根据各个地质单元体的边界及相邻地质单元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各个地质单元体之间的图形数据结构;其中,各个所述地质单元体均包括多个边界;根据地表观测系统中的炮点位置、检波点位置以及目标地质体遍历所述图形数据结构,计算地震波的可行射线路径及所述可行射线路径的传播时间;其中,所述炮点位置和所述检波点位置所在的地质单元体分别对应所述可行射线路径中的下行路径的起始节点和上行路径的终止节点;根据所述可行射线路径及所述可行射线路径的传播时间,计算地震正演模拟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单元体的地震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模拟工区中弹性参数相同的相邻地层或相邻地质体划分成同一个地质单元体,得到多个地质单元体,包括:根据所述模拟工区对应的地层模型,获取模拟工区的弹性参数;所述弹性参数包括:岩石密度和地震波传播速度;将岩石密度和地震波传播速度分布规律均相同的相邻地层或相邻地质体划分为地质单元体,得到多个地质单元体;利用光滑曲线对各个地质单元体的边界进行拟合处理,得到拟合曲线;根据所述拟合曲线,计算各个地质单元体边界上的入射点位置或出射点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质单元体的地震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地表观测系统中的炮点位置、检波点位置以及目标地质体遍历所述图形数据结构,计算地震波的可行射线路径及所述可行射线路径的传播时间,包括:根据地表观测系统中的炮点位置、检波点位置以及目标地质体遍历所述图形数据结构,得到初始射线路径;其中,所述初始射线路径至少经过所述目标地质体包括的地质单元体;在所述图形数据结构中查询所述初始射线路径经过的各个地质单元体的所有边界;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初始射线路径经过的各个地质单元体的弹性参数以及查询的所有边界进行计算,得到各个所述初始射线路径对应的可行射线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质单元体的地震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初始射线路径经过的各个地质单元体的弹性参数以及查询的所有边界进行计算,得到各个所述初始射线路径对应的可行射线路径,包括:根据所述初始射线路径经过的各个地质单元体的弹性参数以及查询的所有边界,构建射线追踪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射线追踪方程进行计算,得到各个所述初始射线路径对应的可行射线路径;其中,所述可行射线路径包括:各个地质单元体边界界面上入射点位置、透射/反射点位置和出射点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单元体的地震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行射线路径及所述可行射线路径的传播时间,计算地震正演模拟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可行射线路径的传播时间,计算所述可行射线路径经过的各个地质单元体的各个边界界面上的反射系数和/或透射系数;根据所述反射系数和/或透射系数,计算所述可行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登科,彭苏萍,孙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