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230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8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及施工方法,涉及明挖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其中,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主要包括:制料组件、位移组件、打印组件以及控制组件。在明挖隧道施工的基坑挖掘与隧道挖掘的工序中,可利用打印组件以及位移组件实现隧道结构件打印与固化,实现了挖掘与隧道结构件安装同时进行,这样可以节省隧道结构件的运输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明挖隧道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明挖隧道施工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明挖装配式隧道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经成功实施了多个明挖装配式隧道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验证了明挖装配式隧道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还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2、目前在技术方面,明挖装配式隧道工程主要通过采用高精度模板、机械化生产方式、智能化拼装技术等手段,有效提高了预制构件的质量和拼装效率。

3、现有技术中,明挖式隧道施工体系仍不完善,现场的挖掘工作与预制构件属于两个不相关联的工序,预制构件需要在外场制备后再转运,存在运输成本昂贵,且运输时间与挖掘工作需要相互匹配的作业,对明挖式隧道施工的效率存在严重的影响。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组件(30)包括打印输出端(31)与第二驱动结构(32),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与所述活动梁(24)可活动地连接,所述打印输出端(31)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远离所述活动梁(24)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为吊装机械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包括位移滑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组件(30)包括打印输出端(31)与第二驱动结构(32),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与所述活动梁(24)可活动地连接,所述打印输出端(31)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远离所述活动梁(24)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为吊装机械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包括位移滑轮(321)与滑轮电机(322),所述滑轮电机(322)可驱动所述位移滑轮(321)进行滚转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1)包括固定连接的滑动座(211)与第一侧支架(212),所述滑动座(21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滑动滚轮(213),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2)与所述第一侧支架(212)垂直设置于所述滑动座(211)上背离所述滑动滚轮(21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明挖装配式隧道的智能建造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1)包括第二侧支架(2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边文辉段小明姜澳张绍晨杨超张金龙武志飞张云良姜晓明郝清硕王科学郭海坡翟兆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