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酚醛清漆树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212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方法,其中使用连续反应器有利地在短时间内生产基本不含剩余未反应醛的酚醛清漆树脂,并避免了高级缩合物的产生。酚醛清漆树脂的生产方法使用了具有长反应管(12)的连续反应器(10),以在酸催化剂存在下使酚与醛反应从而连续生产酚醛清漆树脂,其中沿反应管(12)纵向地设置加热区(26)和温度控制区(32)。在该方法中,在位于液体流动方向上游的加热区(26)将反应物加热至至少产生反应热的温度。在位于下游的温度控制区(32),在冷却混合物时,被该加热操作和反应热加热的液体混合物受压,反应管(12)内的压力上升至水汽压力或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而言涉及一种。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使用连续反应器有利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酚醛清漆树脂是通过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加热至少一种酚和至少一种醛,使其反应而制得的。具体而言,酚醛清漆树脂是通过重复进行加成反应和缩合反应而制备的,其中在加成反应中通过至少一种醛加成到至少一种酚上形成中间体,在缩合反应中通过至少一种酚与中间体进行缩合。根据至少一种酚和至少一种醛的混合比来调节酚醛清漆树脂的分子量。因此,例如如果酚醛清漆树脂由苯酚和甲醛制得,混合比通常这样确定,至少一种醛(F)与至少一种酚(P)的摩尔比不高于1,即,(F/P)≤1。 在生产酚醛清漆树脂中,采用间歇工艺或连续工艺的生产技术。但是,在用于连续工艺的后一种生产方法中,在长反应管中进行至少一种酚与至少一种醛的反应,同时原料连续地流入反应管中,容易在反应管的内壁上产生不溶不熔的高级缩合产物(垢)。因此,会有劣化反应管的热传导性能的趋势,使得难以控制温度,产品质量变差。因此,主要采取用于间歇工艺的前一种技术以及其中间歇工艺技术自动化的方法。 而且,在用于间歇工艺的前一种方法中,储存于反应器的原料一次性同时反应。因此,缺点是树脂的产出体积受到反应器容量的限制,还有难以缩短生产时间的问题。因此,用于间歇工艺的技术基本上生产率较低。此外,在用于间歇工业的技术中,对于每一批量,需要分别在反应器中存放原料、加热反应器并从反应器中移出产品,因此与用于连续工艺的那些技术相比,用于间歇工业的技术是较麻烦的。 在生产酚醛清漆树脂中,通常至少一种醛的混合量为少量,这样上述至少一种醛(F)和至少一种酚(P)的摩尔比(F/P)不高于1。在间歇工艺的情形,即使至少一种醛的量远远小于至少一种酚的量,反应结束后,仍有少部分至少一种醛未反应而剩余在液相反应产物中,导致产生需要除去未反应醛(残余单体)的花费。而且,如果在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液相反应产物以从反应产物中除去未反应的化合物和水份,未反应的醛在蒸馏过程中会有逐步反应的趋势,这样刚刚反应后酚醛树脂的分子量与经后处理之后的酚醛树脂不同。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通过使用连续反应器制备酚醛树脂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反应管被分为多个反应区部分,分别加热反应区使得反应管的温度逐渐升高。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如果采用上述方法生产酚醛树脂,会在反应管的内表面上生产高级缩合产物,因此需要进一步地改良该方法。 专利文献1JP-A-51-130498。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形势下开发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通过使用连续反应器提供一种在短时间内有利地,其中基本未剩余未反应的醛,同时避免了高级缩合产物的生成。 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不懈的研究发现,通过设计包括至少一种酚、至少一种醛和酸性催化剂的原料混合物的加热操作和温度控制操作,并将连续反应器内的压力设定为不低于预定压力,作为原料之一的至少一种醛的总量可以基本被反应。而且,可以有利地生产出优质的酚醛清漆树脂,其中不混有高级缩合产物。 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发现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通过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使至少一种酚与至少一种醛反应,并使用具有长反应管的连续反应器来连续制备酚醛清漆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连续反应器的所述反应管的纵向配置有加热区和温度控制区;向连续反应器的反应管中连续地供应包括至少一种酚、至少一种醛以及催化剂的混合物,同时反应管中的压力保持在不低于水的蒸汽压;在沿混合物流动方向位于反应管上游一侧的加热区,将混合物加热至不低于产生反应热的温度,从而引发混合物中至少一种酚和至少一种醛的加成缩合反应;以及将因加热操作和加成缩合反应热而温度升高的混合物,引至沿混合物流动方向位于反应管下游一侧的温度控制区,进行加成缩合反应,同时仅进行混合物的冷却操作。 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酚醛清漆树脂方法的第二方面,相对混合物流动方向位于温度控制区下游一侧的反应管的至少一部分的管直径小于位于加热区的反应管部分的管直径,从而提高位于较小管直径的反应管部分内的混合物的流速。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反应管的内部设置静态混和器,因此在反应管中流动的混合物在反应管中被搅拌。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反应管内流动的混合物的流速不低于0.3米/秒。 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酚醛清漆树脂方法的第五方面,加热区的长度小于温度控制区的长度。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制备酚醛清漆树脂方法的第一方面,加热区被设置在沿原料混合物(液体)流动方向上纵向反应管的上游一侧,而且混合物被迅速加热至不低于产生反应热的温度。在这种情形,在本专利技术中,期望采取的最低加热温度为约80~约100℃,在该温度可以基本引发加成缩合反应并产生充足的反应热。同时,期望采取的最高温度为约160~约180℃,在该温度可以实现温度控制,尽管这些温度会受到催化剂的数量和种类的影响。仅通过被设置在相对于混合物流动方向而位于反应管的下游一侧的温度控制区的冷却操作将被加热的混合物的温度控制至不超过180℃并不低于90℃。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利地生产具有预期高分子量的酚醛清漆树脂。此外,与其中温度逐渐升高的常规方法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加快了所需树脂的生产速度,如此生产的树脂的分子量分布是优选的,有效地抑制了会成垢的高级缩合产物的产生。在本专利技术中,“产生反应热的温度”指加热区的混合物温度快速增长的温度。 此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酚醛清漆树脂的方法中,反应管中的压力被保持在不低于水的蒸汽压。因此,有利地抑制了作为溶剂的水以及缩合反应产生的水的蒸汽化。因此,所述的至少一种醛可以有效地用于反应,并有效地防止当反应完成后未反应的至少一种醛残留在混合物中。由于这种设计,不需要预先引入大量的至少一种醛,并预见未反应的至少一种醛的量。此外,也无需反应后除去未反应的至少一种醛的操作,因此可以有利地减少生产成本。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酚醛清漆树脂方法的第二方面,相对混合物流动方向位于温度控制区下游一侧的反应管的至少一部分的管径小于位于加热区的反应管部分的管直径,从而提高位于较小管直径的反应管部分内的混合物的流速。因此,即使在混合物流动方向下游一侧流动的混合物粘度增加,也能有效地防止反应管内产生垢。 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静态混和器位于反应管内,因此正在反应管中流动的混合物在反应管中被搅动。因此,有效地促进了至少一种酚与至少一种醛的反应,并可以有效地抑制高级缩合产物的产生。 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酚醛清漆树脂方法的第四方面,如果混合物的流速不低于0.3米/秒,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高级缩合产物的产生。 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酚醛清漆树脂方法的第五方面,加热区的长度小于温度控制区的长度,因此原料混合物被迅速加热至不低于产生反应热的温度。因此,可以确保至少一种酚与至少一种醛进行反应的温度控制区的充足长度。因此可以更有利地生产预期的酚醛清漆树脂。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连续反应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对于标号的说明10连续反应器12反应管12a~12j管道14原料储罐18反应产物储罐22泵24压力调节阀26加热区32温度控制区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上述作为基本成分的至少一种酚、至少一种醛和酸性催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使至少一种酚与至少一种醛反应,并使用具有长反应管的连续反应器来连续制备酚醛清漆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连续反应器的所述反应管的纵向设置加热区和温度控制区;向连续反应器的反应管中连续地供 应包括至少一种酚、至少一种醛以及酸性催化剂的混合物,同时反应管中的压力保持在不低于水的蒸汽压;在沿混合物流动方向位于反应管上游一侧的加热区,将混合物加热至不低于产生反应热的温度,从而引发混合物中至少一种酚和至少一种醛的加成缩合反应; 以及将因加热操作和加成缩合反应热而温度升高的混合物,引至沿混合物流动方向位于反应管下游一侧的温度控制区,进行加成缩合反应,同时仅进行混合物的冷却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8-19 239060/2004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其它的变化和修饰。 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更清楚起见,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的细节。 首先,制备了具有图1所示结构的连续反应器(10)。反应管(12)的管径(内径)采用25mm或20mm,如以下表1中所示。在构成反应管(12)的各个管道(12a~12j)的出口以及位于管的最上游一侧的管(12a)的入口分别设置温度计和压力计,这样可以测量在管中流动的混合物的温度以及管内的压力。同时,作为原料,分别准备至少一种酚苯酚,至少一种醛甲醛的47%水溶液,以及酸性催化剂草酸。 而且,通过分别测量各个管的出口的温度以及管(12a)入口的温度,而观察代表在各个管(12a,12b)中混合物温度增加的曲线的变化,确认产生反应的温度。 实施例1-11以及比较实施例1-2(连续工艺)将苯酚、47%甲醛水溶液及草酸引入原料储罐(14),满足以下表1中所示的比例,并充分搅拌以获得均匀的混合物。随后,操作泵(22)并将原料储罐(14)中的混合物供应到反应管(12)内,满足以下表1中所示的流速。然后,在位于混合物流动方向上游的加热区(26)的出口处,混合物被加热直至混合物的温度如以下表1中所示。之后,从加热区(26)输送来的混合物进行反应,并在温度控制区(32)被适当冷却,然后混合物被容纳在反应产物储罐(18)中。在该操作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压力调节阀(24),增加反应管(12)内的压力。 而且,在如上所述制备酚醛清漆树脂的过程中,测量反应管(12)内的压力和混合物的温度。然后,如此测量的压力以及在温度控制区(32)的混合物温度的最大及最小值列于以下的表1中。 反应完成后,通过肉眼观察反应管(12)的内部,检查是否产生了会成垢的高级缩合产物,得到的结果如以下表1中所示。而且,取出在反应产物储罐(18)中储存的反应产物,根据ISO 9397所述的方法测量甲醛的残余体积量。如此得到的结果也列于以下表1中。 而且,还测量了在反应产物储罐(18)中储存的反应产物的树脂相的重均分子量(Mw),如此获得的结果列于以下表1中。在该实施例中,重均分子量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测量获得并通过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具体而言,分子量是聚苯乙烯换算的标准值,通过使用TOSOH CORPORATION(日本)的凝胶渗透色谱SC-8010(柱G1000HXL+G2000HXL,检测器UV254nm,载体四氢呋喃1ml/min,柱的温度38℃)进行测量而获得。 比较实施例3(间歇工艺)将苯酚、47%甲醛水溶液和草酸引入具有回流装置(overspill)、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反应器中,与以下表1中所示的比例相符。然后,反应器中的温度逐渐上述至回流温度(100℃)。而且,这些原料在回流温度反应3小时,从而获得酚醛清漆树脂(反应产物)。 与用于连续工艺的以上实施例类似,通过用肉眼观察反应器的内部,检查是否产生了高级缩合产物,并测量重均分子量和残余甲醛的量。如此获得的结果均列于以下的表1中。 比较实施例4(常规方法)对了进行对比,还通过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制备了酚醛清漆树脂。即,将苯酚、47%甲醛水溶液和草酸分别引入原料储罐中,满足以下表1所示的比例,并充分搅拌以获得均匀的混合物。随后,操作泵并将原料储罐中的混合物供应到反应管内,以与实施例中相同的流速(0.3米/秒)流动,如表1中所示。如此制备了酚醛清漆树脂。同用于连续工艺的上述实施例类似,通过用肉眼观察是否产生了高级缩合产物,测量重均分子量和残余甲醛的量。如此得到的结果均列于以下表1中。 表1 *回流温度(间歇工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实施例1-11中,其中在不低于水蒸汽压的压力下加热区中的混合物被加热至不低于产生反应热的温度,然后仅通过冷却操作,在温度控制区进行加成缩合反应,未产生高级缩合产物,而且没有残余的甲醛。因此认为作为原料之一使用的全部甲醛有效地反应完了。此外,就重均分子量而言,在实施例1-11中得到了预期的分子量,在短期内生产了高质量的酚醛清漆树脂。 另一方面,在比较实施例1中,在加热区未产生反应热,因此未能充分地进行反应。所以甲醛残留在反应后得到的反应产物中,重均分子量的值较低。同时,在比较实施例2中,在加热区的混合物的液体温度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积智则甲斐博人
申请(专利权)人:旭有机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