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友志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075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新型树脂以杂多烯醚醛等物质的高聚物以及一定量的EOHP组成,是一种类吡喃烷基醚抗菌体,它们是世界上唯一只含炭(C)氢(H)氧(O)三元素而不含卤素的抗菌功能基团,在环境中可被生物分解,当新型树脂的表面与空气接触,微生物附着集结形成所谓生物膜。树脂层面的抗菌烷基醚便可在20分钟内穿透1.8mm生物膜细胞壁,与氨基酸结合,使得微生物无法摄取养分和排除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得到的新型树脂,具有长效持久的抗菌功能。新型树脂的抗菌基团杀菌效果很快,平均2-5小时杀菌率可达到99%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防霉特性的新型树脂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近三十年来,人们对树脂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形成抗菌 树脂的特性、机理、改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目前的研究应 用在向两个方面发展 一是在树脂的基材中,加入溶出性杀菌剂,通过释放 出有效抗菌成份,从而达到抗菌效果。其中无机抗菌材料如银系离子,光触 媒(纳米Ti02)等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抗菌因子的溶 出,是一种简单的扩散,其动力学因素很难控制。当抗菌剂前期大量释放后, 组份大大降低,远期效果不佳,且价格昂贵,资源有限,生产工艺复杂。以 及综合性能的不规则性。也都极大的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二是人们通过有 机高分子改性的方法,在树脂的单体上组合有机抗菌功能团。抗菌功能团与 树脂单体的化学键链接。直接对粘附在树脂表面的细菌发生作用,达到抗菌 效果。这种分子组装的抗菌技术,己经得到国内外的重视。其中抗菌母粒在 塑料和纤维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多种方 式在树脂基材中,引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抗菌剂可以发挥不同抗菌剂的优势, 增加抗菌范围,提高抗菌效率,已成为今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友志
申请(专利权)人:徐友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