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制造方法以及汽车用座椅技术

技术编号:1570200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吸音特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制造方法以及汽车用座椅。使多元醇化合物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整泡剂、发泡剂和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而得到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中,作为多元醇化合物,使用包含聚氧化烯多元醇(A)、聚氧化烯多元醇(B)和聚合物分散多元醇(C)的多元醇化合物;所述聚氧化烯多元醇(A)通过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使烯化氧开环加成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具有氧化烯基,不饱和度不足0.04meq/g;所述聚氧化烯多元醇(B)通过使用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使环氧乙烷和碳数3以上的烯化氧无规地开环加成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制造方法以及汽车用座椅。技术背景近年来,作为汽车的商品性提高的一环,要求提高乘坐舒适性并降低车内 噪音。对于乘坐舒适性的提高,汽车用座垫的回弹性和振动特性的改善被认为 是有效的。对于车内噪音的降低,通常采用通过前隔板隔音层等隔音部件来减 轻发动机声、路面噪声、风笛噪声等噪音的方法。(1) 对于乘坐舒适性的提高,专利文献l中提出了具有特定的回弹性、振动 特性良好的软质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2) 对于车内噪音的降低,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具有特定的通气性和硬度、隔音特性得到了改善的软质泡沫塑料及其制造方法。(3) 此外,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轻量且隔音性良好的软质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但是,如果为了降低车内噪音而安装由上述(2)或(3)中提出的软质泡沫塑 料形成的隔音部件,则产生(i )导致车辆质量的增加而与减少燃料消耗的环境 对策相抵触、(ii)因部件数量增加而成本上升、(iii)设计的自由度减少等问题。专利文献l:国际公开第2001/79323号文本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公平7-593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5-209036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揭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可以使座垫等己有的内部装饰部件具有吸音效 果,则能够在不增加部件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车内噪音。但是,以往在设 计座垫用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时,主要考虑到用于提高乘坐舒适性的振动特性,而没有考虑到用于降低车内噪音的吸音性能。如果能使振动特性得到改善 而乘坐舒适性提高了的座垫具有高吸音特性,则被认为在环境和成本这两方面 都是有用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的同时,在500Hz 4kHz的广阔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音特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制造方法 以及汽车用座椅。本专利技术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是使多元醇化合物与多异氰酸 酯化合物在整泡剂、发泡剂和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而得到软质聚 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多元醇化合物,使用包含聚氧化烯多元醇(A)、聚氧化烯多元醇(B)和聚合物分散多元醇(C)的多元醇化合物; 所述聚氧化烯多元醇(A)通过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使烯化氧开环加 成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具有氧化烯基,不饱和度不足0.04meq/g;所述聚氧 化烯多元醇(B)通过使用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使环氧乙垸和碳数3以上的烯化氧无规地开环加成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前述多元醇(A)较好是下述的多元醇(A1)或多元醇(A2):多元醇(A1)通过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使环氧丙垸开环加成聚合在引发剂上,再使环 氧乙烷开环加成聚合而得,具有氧乙烯基末端结构,氧乙烯基的总量在多元醇 (A) (100质量)中为10 30质量%,官能团数为2 6,羟值为15 56mgK0H/g; 多元醇(A2)通过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使环氧丙垸开环加成聚合在 引发剂上,再使环氧乙烷和环氧丙垸无规地开环加成聚合,再使环氧乙垸开环 加成聚合而得,具有氧乙烯基末端结构,氧乙烯基的总量在多元醇(A) (IOO质 量)中为10 30质量%,无规部分的氧乙烯基的量在多元醇(A) (IOO质量)中在 10质量%以下,官能团数为2 6,羟值为15 56ragK0H/g。此外,前述多元醇(B)较好是通过使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无规地开环加成 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环氧乙垸和环氧丙垸的质量比(环氧乙垸/环氧丙垸)为 50/50 95/5,官能团数为2 6,羟值为22 120mgKOH/g。此外,前述聚合物微粒(C')较好是分散于在多元醇(C")中将单体聚合而得 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C)中的微粒。另外,较好是多元醇(A)的含量在总计100质量X的多元醇(A)、 (B)、 (C) 中为5 80质量%,多元醇(B)的含量在总计100质量X的多元醇(A)、 (B)、 (C) 中为0.5 15质量%,多元醇(C)的含量在总计100质量X的多元醇(A)、 (B)、(C)中为20 80质量% 。本专利技术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特征在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软质聚氨酯泡沬 塑料的制造方法获得。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座椅的特征在于,具备由本专利技术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形 成的座垫。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则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的同时,在500Hz 4kHz的广阔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音特性 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本专利技术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的同时,在500Hz 4kHz的广阔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音特性。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座椅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和吸音特性,能够在不增加部件 数量和车辆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车内噪音。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通过使多元醇化合物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在整泡剂、发泡剂和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而得到。 以下,对各原料进行说明。 (多元醇(A))聚氧化烯多元醇(A)(以下记作多元醇(A))是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 化剂使烯化氧开环加成聚合而得,具有氧化烯基,不饱和度不足O. 04meq/g的多元醇。通过使多元醇(A)的不饱和度不足0.04meq/g,得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的通气性降低,振动特性和低频侧的吸音特性良好。多元醇(A)的分子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使烯 化氧开环加成聚合而得的氧化烯基。通过具有该氧化烯基,可以使不饱和度不 足0.04meq/g,能够降低通气性,改善振动特性和低频侧的吸音特性。作为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例如可以例举日本专利特公昭46-27250 号公报中记载的催化剂。作为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由于具有高聚合活 性,较好是以六氰基钴酸锌为主要成分的配合物,更好是它的醚和/或醇配合 物。作为前述醚,可以例举乙二醇二甲醚(甘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甘醇二甲醚)、乙二醇单叔丁醚(METB)、乙二醇单叔戊醚(METP)、 二甘醇单叔 丁醚(DETB)、三丙甘醇单甲醚(TPME)等。其中,由于制造时配合物容易处理, 特别好是METB。作为前述醇,可以例举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叔丁 醇等。其中,由于可以获得高活性催化剂,特别好是叔丁醇。作为多元醇(A),为了使不饱和度不足0.04meq/g,较好是下述的多元醇(Al) 或多元醇(A2):多元醇(A1)通过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使环氧丙烷开 环加成聚合在引发剂上,再使环氧乙烷开环加成聚合而得,具有氧乙烯基末端 结构;多元醇(A2)通过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使环氧丙烷开环加成聚 合在引发剂上,再使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无规地开环加成聚合,再使环氧乙烷 开环加成聚合而得,具有氧乙烯基末端结构。作为在分子末端开环加成聚合环氧乙烷时的聚合催化剂,可以例举氢氧化 钾、甲醇钾等钾化合物,铯金属、氢氧化铯、碳酸艳、甲醇铯等铯化合物等碱 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磷腈错化合物催化剂等。多元醇(Al) 、 (A2)中的氧乙烯基的总量在多元醇(A) (100质量%)中为10 30质量%,较好是10 25质量%。通过使氧乙烯基的总量在10质量%以上,所 得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初始强度升高。通过使氧乙烯基的总量在30质量% 以下,所得的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它是使多元醇化合物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整泡剂、发泡剂和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而得到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多元醇化合物,使用包含聚氧化烯多元醇(A)、聚氧化烯多元醇(B)和聚合物分散多元醇(C)的多元醇化合物;所述聚氧化烯多元醇(A)通过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使烯化氧开环加成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具有氧化烯基,不饱和度不足0.04meq/g;所述聚氧化烯多元醇(B)通过使用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使环氧乙烷和碳数3以上的烯化氧无规地开环加成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孝之波田野茂夫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