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酯交换法制备的互穿网络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09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位酯交换法制备的互穿网络及其应用。其特点是将至少含有两个羟基的羟基单体和至少含有两个硅氧烷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反应形成的骨架作为互穿网络的组分之一,其中,烯类单体经聚合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和羟基与硅氧烷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共同构成互穿网络。该互穿网络具有有机-无机杂化结构,是一种合成聚合物互穿网络的有效方法。当作为形状记忆材料使用时,尤其适合于智能材料自动拆卸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互穿网络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羟基与硅氧烷原位酯交换 制备互穿网络的方法及由其制造的形状记忆材料,属于高分子新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聚合物互穿网络(IPN)为两种聚合物以网络形式的互穿结合,是指一种网络在另一 种网络存在下形成,或者两种网络同步形成,它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达到"强迫互溶"和"分 子协同"的效果。其独特的贯穿缠结结构,在提高高分子链相容性、增加网络密度、使相 结构微相化及增加结合力等方面,可达到均聚物和其他高分子材料难以达到的效果。80年 代以来,在补强橡胶、增韧塑料、热塑性弹性体、阻尼材料、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及 某些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获得较大发展。IPN以其独特的拓扑结构和协同效应,为制造 特殊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开拓了崭新的途径。随着高分子合成技术的发展,通过选择和调节组分间的相容性、交联密度、组成比例 和合成方法等,IPN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目前为止,制备方法还有很大的 局限性,绝大部分的组分难以形成互穿网络结构。 一般说来,同步互穿网络的制备法一般 要求部分单体有特殊的活性基团,或者仅能制备半互穿网络,而顺序互穿网络法则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位酯交换法制备的互穿网络,其特征在于该网络含有羟基单体与硅氧烷基团形成的骨架结构,由烯烃类单体经聚合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和羟基与硅氧烷形成的骨架共同构成互穿网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朝晖李宗慧潘毅丁小斌彭宇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